從早晨的一杯咖啡,午餐時的一瓶飲料,下午茶的零食,再到晚上入睡的床,我們每天的生活都要和很多品牌“打交道”。
有些品牌制造方便,有些品牌卻在制造麻煩,但背后都是“用心良苦”。
今天,講4個小故事。
作者:阿慕
來源:營銷有一套(ID:cbocmo)
明明可以續杯,為什么還要分大小杯?
麥當勞的早餐每天10:30前供應,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點單細節——早餐時段的鮮煮咖啡是可以續杯的,但還是設置了小杯¥9元以及大杯¥10.5元,差價1.5元。
Why?(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去過賽百味的人應該知道,在里面點一杯可續杯的暢飲汽水,服務員只會給大小一致的空杯讓你自己去加滿。
明明可以續杯,卻設置貴了1.5元的大杯,這是故意欺負有些消費者不知道可以續杯,所以薅羊毛賺差價嗎?
仔細想想,卻發現里面大有貓膩。
麥當勞作為洋快餐進入中國,除了可以快速填飽肚子,早年的麥當勞還是約會的高檔場所,現在則是等人、聊點事情、自己靜靜、玩手機的好去處。
在很多人心里,麥當勞的“用途”類似星巴克,是作為一個既非家、又非公司的“第三空間”存在的。
而在麥當勞買早餐的消費者可以分兩種:時間相對充裕,和時間相對緊促的,前者多選擇堂食,后者多選擇外帶。
時間相對充裕的人,極有可能會選擇購買小杯咖啡在麥當勞里坐上一小會,他可能會想“反正可以續杯,誰那么傻花多余的錢買大杯啊”;
但是對時間緊促的人來說,速度是痛點,這時候價格是個相對不那么敏感的決策因素,在他看來,只多花1.5元的小錢就能從小杯升級為大杯,這是劃算的。
根據不同人需要劃分中杯與大杯
(圖片來源:新浪博客)
所以你看,麥當勞用一個看似多余的設置,既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還讓兩撥人都感覺自己“這波賺了,不虧”。
賣垃圾袋的三只松鼠?
在三只松鼠出現以前,買堅果主要是去街頭巷尾的零食鋪、炒貨店,很多還是論斤稱的裸裝食品。創始人章燎原嗅到商機后,才有了今天“全網銷量第一”的三只松鼠。
很多人只看到了品類定位切入的準確,卻忽略了三只松鼠的細節體驗。
在電商平臺購買三只松鼠,除了自選的堅果,裝果殼的垃圾袋也會一并寄過來,讓你吃堅果的時候節省翻找垃圾袋的麻煩。
深入細節,各方位增加服務體驗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除此之外,還會給你準備開堅果殼用的開口器、吃完擦手的濕紙巾、吃不完暫時先封起來的密封夾等等小物件,就是為了打造極好的場景體驗,扭轉你過去認為“吃堅果很麻煩”的刻板印象。
便利店的飲料柜常常變位置
我是7-11、全家便利店的常客,其中買得最多的是飲品,尤其是在夏天。
作為“忠實顧客”的我發現,飲料的購買決策成本低、購買率極高、面向的人群廣泛,但便利店常常都會把飲料冰柜設置在門店最里面。
每次口渴要進去購買飲料的時候,就必須穿過一排排貨架來到飲料冰柜前選購,再穿過貨架回到靠近門口的結賬臺。但就在這個短短的過程中,我們很可能瞄了一眼貨架上的零食,順手捎上一盒糖果、一包薯片去結賬。
無形中就促使我們多買
但同時也發現,車站附近的便利店卻大有不同,不僅不會放在店的最里面,還會把飲料冰柜直接面向來來往往的人流。
想了一下,車站便利店的消費者一般都很趕時間,每個人都是行色匆匆,一排放滿飲料的冰柜直接擺在路邊,仿佛就是在說“買瓶水也就是十幾秒的事情”。
當我們路過猶豫“要不要飛速拿瓶水結賬再上車”的時候,這一排冰柜就已經在發揮“敦促我們快點決策、降低決策成本”的作用。
一個小小的細節,卻為不同黃金地段的便利店默默地發揮效用,提高業績。
“制造麻煩”的障礙式包裝
這是我在看《冷啟動 ——零成本做營銷》這本書中發現的案例。
作者高臻臻提到一個叫“巢趣”的美式家居品牌,老板是一對夫妻,很多產品的設計靈感都源自于他們生活中實際遇到的問題。
如妻子在床尾穿拖鞋,有時候會不小心一腳踢到床底的木板,心疼妻子的丈夫就讓公司員工在設計家具的時候,都要注意家具底部和地面之間要留出一定的間距。
但是這些體現設計師心思的小故事,要如何無縫傳遞給消費者呢?答案是做“障礙式包裝。”
把這些小故事印在家居包裝的硬紙殼套上,說明“為誰設計、為什么要如此設計”。這樣一來,消費者要拼裝這個床的時候,因為怕錯過重要的信息提醒,所以即便不看說明書,也會會心一笑地把包裝上的小故事讀完,再撕開,進行下一步。
在設計中增加“溫馨提示”
有些設計,其實是刻意給你制造“不看完不能繼續”的“麻煩”,通過障礙式包裝的小心思,讓消費者感受到了產品背后設計者的用心良苦,進而也會對品牌生出好感。
這些“只做不說”的小心思,當被顧客察覺的那一刻,都會放大成好感倍增的品牌力量。你還有哪些類似案例,留言分享一下!
識別圖片二維碼,了解更多內容
手把手教你注冊/保護商標:
水果茶的爆款打造(4講):
— END —
統籌:啡姐 | 編輯:政雨 | 視覺:JIRFEI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營銷有一套(ID:cbocmo)。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