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傳統茶飲品牌扎堆升級。
快樂檸檬出了茶閣里的貓眼石、蜜雪冰城開了蜜雪Plus、CoCo都可升級了240平的體驗店。
就在這個月初,古茗也開出了8年來的首家升級店——零氧化。
這時候升級,是跟風還是蛻變?我找古茗創始人王云安聊了聊。
日出700杯:古茗XR零氧化之初體驗
終于按捺不住了。
曾立志做茶飲界“優衣庫”、在三四線城市風生水起的古茗,如今也瞄上了二三線城市的白領們。
10月5日,籌備4年的古茗XR“零氧化”正式營業,和以往古茗25平米的街邊檔口店相比,這家店選址在一流商圈、設計感明朗、帶50平米的客座空間,產品客單價是古茗的一倍。
開業前幾天,每天早上十點多,開在溫州萬象城的零氧化店就排起了隊,雖然不能和喜茶的排隊盛況同日而語,但在前有星巴克,后有一點點,斜對面開著鹿角巷的情況下,實現日均700杯的銷量,成績不俗。
剛剛開業,店內生意熱鬧非凡
從空間上看,零氧化外觀整體采用通透的玻璃幕墻,店內空間設計用“露天廣場”的理念,吊燈和客座區相呼應,營造出一種圓形社交舞臺的氛圍,讓顧客的交流多了一絲儀式感。
零氧化店內實景圖
在動輒幾百平的茶飲店中,這家店的空間并不出眾,但營業額卻很驚艷。“現在每天營業額約1.4萬,從出杯量上來算,已經超過了附近的星巴克和鹿角巷。”王云安說。
零氧化的產品以時下流行款水果茶、奶蓋茶、冷泡茶為主。其爆款產品:滿杯莓莓,一杯22元的高售價,點單率占到了20%以上。但王云安表示,“零氧化目前沒有主打產品,我們還在實驗階段,要根據數據反饋來確定產品體系。”
爆款:滿杯莓莓
零氧化的產品風格除了延續古茗的高性價比之外,把重點放在了凸顯新鮮,古茗品牌負責人王明成透露,零氧化有一個秘而未宣的Slogan:舌底回香才新鮮,就是想給新鮮一個定義,告訴顧客什么才叫新鮮。
“在常識里,飲品自然是新鮮的好,但我們認為新鮮具象化的表達是:舌根回香,流水線的工業品只會讓人覺得膩、掛喉、工業感,只有新鮮的食材,前中后段的味道才會比較飽滿,下咽的時候會有香氣沖上來,達到舌根回香的境界。”王明成說。
據王云安介紹:古茗是在三四線城市發展的,零氧化未來要在二三線城市的一流商圈布局,是古茗“農村包圍城市”戰略的試水,目前零氧化品牌定位和消費者畫像也還在測試階段。
開在小城市里的古茗門店
談及零氧化未來的規劃,“未來運營成熟了,形成標準化體系了,會考慮直營、合作經營等模式。接下來會在不同的商圈多開幾家店,近兩個月會在浙江開一間100平米左右的新店,店型會做一個改變。”王云安說。
南方市場空間尚存的古茗為什么要推出零氧化?
在采訪中了解到,古茗的門店已經拓展至1600多家,以浙江和福建分布最多,相比于幾千家店的蜜雪冰城、CoCo都可,古茗的體量還有上升空間,南方乃至全國市場還大有可為,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來做零氧化呢?
想賺更多的錢
“古茗都是25平米的街邊店,投資20萬-25萬,一年的利潤大概在20萬左右,走的是一種低投入低產出的模式。零氧化切入的市場和古茗不同,店型也有差別,是一種高投入高產出的新模式探索。”王云安說。
在高鐵站中也有古茗的身影
盡管今年古茗門店的營業額已經到了近25億,未來2年的增長勢頭也可預期,但再好的市場,總量是有限的。不斷布局新的市場,找到新的增長點,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商業版圖,是商業的本質。
想要更高的品牌溢價
國茶實驗室創始人羅軍說:“ 在去年《咖門》的萬有飲力峰會上,我和王云安聊天,當時有一個很深的感觸,古茗當時已經一千多家店了,而喜茶只有不到一百家店,但喜茶的估值已經到了30億,為什么喜茶的估值會遠遠超越古茗。”
在消費者心中打造品牌感
其實答案很好回答,就是品牌溢價,有了品牌不僅產品賣的上價,在資本眼里也更值錢。而古茗受限于高性價比的定位,在空間和體驗上都難以承受更多的審美和想象力,零氧化就是肩負這樣的使命而來。
在羅軍看來,古茗8年來積攢了充足的經驗、團隊、資金,已經能夠做一個更有價值的、在資本市場更有溢價的品牌。
想做更好喝的產品
“古茗其實可以做出更好喝的產品。”
品牌還是要落在產品上
“在日常研發中,經常會有一些很驚艷的產品,供應鏈端也會遇到一些好的原物料,但是受限于古茗的定位,成本高的我們都放棄了,這很可惜。所以希望有一個新的品牌來承載這些研發的附屬品。”王云安說。
想要提前布局一個未來
學生時期喝古茗的90后們已經進入職場了;第一批00后已經成年了。他們是被“新茶飲時代”慣壞了的人,他們要的很強烈,而零氧化就是古茗換了一個新姿勢來迎合他們。
零氧化對于古茗來說,要面對的是新的店型、新的模式、新的產品,從供應鏈到門店經營,從品牌打造到營銷推廣,都是一條要重新摸索的路。
在臺灣的開店思路里,有試驗店、培訓店、未來店這幾個區分,“零氧化就是古茗的未來店。”王明成說。
蜜雪冰城也曾推出快閃店
對于古茗來說,未雨綢繆提前布局打磨產品和品牌,迎接用戶結構的變化和消費升級的新趨勢,是個明智的選擇,不然消費升級真的來了,就來不及了。
“農村包圍城市”的品牌升級之路走得通嗎?
王云安把古茗的戰略總結為“農村包圍城市”,海銀資本王煜全曾說:創業者打敗巨頭的最佳策略就是“農村包圍城市”。在行業外,這一戰略被汽車、手機、電器等品牌驗證過多次,在茶飲領域,這個方法好使嗎?
我們先來看看古茗的基因,“古茗從浙江南部出發,在不大的范圍內,密集發育了一千多家檔口小店,太牛了,生存力極強,產品扎扎實實的抓住了三四線用戶的核心需求。”羅軍分析。
抓住用戶需求進行大規模擴張
再來看看古茗的發起之地,臺州溫嶺,雖然是個五線城市,但是有些樓盤房價已經飆升到了近3萬元/平。
在羅軍看來,江浙一帶自古富庶,茶文化的底蘊也很濃厚,萬達、萬象城等這些一線shoping-mall已經入駐到部分縣城甚至鎮上,為這個區域的人提供一二線城市同等的消費品牌。
shoping-mall的擴張為三四線城市消費者帶來更高階的品牌
這里初始的居民已經積累了相當的財富,年輕人已經逐漸進入職場,曾經外出的人也愿意回到家鄉創業定居,這批人見過世面,需要優質生活方式,愿意為品牌為審美付費。
“外在用戶結構的調整,給了古茗這樣一個機會,這個機會古茗抓的挺好的。古茗是一個務實、高效的品牌,非常的理解當地人的生活。在喜茶、奈雪的茶這些一線城市的品牌,還沒有能力迅速規模化的情況下,給了古茗在二三線城市做一個品牌的機會。”羅軍說。
而在茶飲界采取“農村包圍城市”、從原始的小店模式顛覆式創新到大店模式,并不是沒有成功案例。
喜茶,2012年時還僅是“江門小城街邊茶鋪”,由東莞、中山、佛山、惠州一路拓展到廣州、深圳、上海、北京這些一線城市,喜茶的成功,給了大家很多想象。
喜茶完成了從小城市到大城市的進階
在皇茶時代,喜茶通過珠江三角洲的小店模式,從 12年開始,通過3年的時間完成了初期的產品迭代,然后開始布局大店走升級。喜茶的升級路徑也很厲害,先在廣州把大店模式磨合好了,進深圳的時候就一炮打響了,到上海后就直接爆發了。
“小店是最好的產品測試模式,消費者能選擇你只為一杯好喝的東西而來,古茗現階段已經完成了產品測試,已經積累了足夠的勢能,可以實現從小店模式到二三線城市大店模式的進化升級。”羅軍總結。
— END —
統籌:啡姐 | 編輯:國君 | 視覺:JIRFEI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咖門近期活動
(點擊圖片,立即閱讀)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8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