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丨餐丨飲丨洞丨察
“在今天的中國,如果有什么人生契機可以點燃一代人的激情,可以讓精英對自身和未來抱有希望,只能是創業。”
這是近期熱映的電影《燃點》中的臺詞。
一部描述創業者真實狀態的影片,引得無數創業者瞬間淚奔。
近3年來,小新認識的很多餐飲創業者,大多都已經消失在茫茫人海。下面這3位,也經歷過各種艱難與挑戰,失望與挫折,但仍然在餐飲行業打拼著。
四有青年趙剛:創業,要干一輩子
△ 四有青年-趙剛
“老大,我也要出去當老大!”這話從趙剛嘴中說出來,老板知道已經無法挽留。創業于趙剛而言,已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他認定,梟雄永遠是開拓者,而非亦步亦趨者。
2016年,趙剛和其他三位合伙人創辦了四有青年米粉。
“辭職創業看似粗暴,實際上是蓄謀已久的過程。”趙剛說,之所以選擇創業,一來是找到真正有默契的兄弟們太難了;二來如果能把一件事從0到1做出來,再從1到10不斷放大,這個過程太爽了。
四有青年開業48天賣出了18300份米粉。經過2年經營,如今在全國已有105家店,引發媒體多番報道。
此前,媒體的諸多報道都給他打上了“放棄百萬年薪,千萬股權”等標簽。但在餐飲創業這條路上,這些字眼顯得空洞而乏味。
原以為,做米粉很簡單:熬了湯,炒了碼,澆上去,收了錢,賣出去……每天就能開心數錢,帶著兄弟們奔向人生新的輝煌。
對了,做餐廳的同時研發一套管理系統,既能滿足自己需要,將來還能再分拆做成一個單獨的項目……想想都讓人熱血沸騰!
現實卻是,僅僅為了考察市場,四個合伙人就輾轉廣州、江西、廣西、海南,試吃了超過300家米粉店的900多份米粉,曾經注重外表的他也逐漸肚子鼓起,身材發福。
更殘酷的挑戰還在選好門店:預算花100萬就能搞定的門店裝修,實際上卻共花了240萬;原以為單店日流水6000元就能實現盈虧平衡,事實上是日流水14000元才能保證不虧。有門店因為銷售不理想,一個月賠了18萬,不得不以關店告終。
△ 四有青年第一家店裝修時,他們在門口圍擋上做的創意設計
本以為自己和團隊用盡最大心思做的品牌和產品,會得到顧客點贊。結果,卻因為外賣灑湯、斷粉,被顧客留言打擊:連豬都不吃的東西!
原以為經過自己門店驗證的管理系統,引用到其他品牌也能順風順水。結果卻發現,系統應用又需要一套實施、售后的班子……如今,這套系統的應用范圍并沒有超出自家門店。
做餐飲的艱難和彎路,新手入局的趙剛非常完整地,一個都沒有錯過!但是在與他相識的幾年,小新很少看到他有挫敗的一面,總是低調謙遜、積極陽光。
或許,正是這些特質,讓他無論遇到什么難題,都能吸引到各方面人士的幫助,并最終從一個又一個的坑里走出來。
“做餐飲我們經歷過很多苦難和折磨,恰恰把我們折磨到極致的時候,內心反而生出一種信仰:餐飲這條路值得走,這門生意值得做。”趙剛最近跟一個人合伙人喝多了,他說:“好兄弟,咱3年一個項目,跟我干15年。”
合伙人說:“不要15年,要干一輩子。”
夸父炸串集團袁澤陸:
從頭再來,重現昔日創業一幕
△ 夸父炸串集團-袁澤陸
12月24日,一個號稱“夸父炸串集團”的小吃檔口在北京中關村正式開業。
只是看這名字,大多數人的眼睛都會多停留幾分鐘:什么大公司?
這名字,的確很袁澤陸。
△ 夸父炸串集團
近幾年關注餐飲行業的人,對袁澤陸一定不陌生。他的上個身份是西少爺聯合創始人,曾經憑借一篇文章讓西少爺肉夾饃人盡皆知,門前排起長隊。
這些年,袁澤陸因為在餐飲營銷上的特長和優勢,多次受邀在各大論壇分享心得,私下里則與很多餐飲同行切磋較多,對餐飲的未來發展有了自己的思考。
袁澤陸認為,直營的重資產模式在未來只能越來越貶值而非增值,因此提出走特許經營的合作模式。
這一思路與西少爺堅持直營的路子相左。于是,袁澤陸在2017年9月拿著2000萬,離開了讓他一舉成名的西少爺。
在離開西少爺的一年多里,他有些迷茫,先后去美國、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等地考察,想尋找未來發展方向。
這期間,也遇到區塊鏈的風口。“我花了很長時間理解,但我還是沒看懂。”袁澤陸說,最終還是決定重新做自己熱愛的餐飲。
再次上路,他坦言自己沒有上次那么勇敢。因為知道得越多,就有越多顧忌:選什么品類?第一家店在哪里開?未來向什么方向發展……
夸父炸串集團開業第一周,袁澤陸每天跟著員工親自干,從炸串、撒料到出餐一氣呵成。“若非真愛餐飲,誰會沒日沒夜親自帶著做呢?”
談到夢想,袁澤陸說,希望45歲以后能開一家米其林餐廳賣油潑面,“那個時候連鎖也干累了,就做個小老板,每天招呼客人,自己在店里抻面,有時候發發呆,時間過得特別快。”
海盜蝦飯李棟梁:
妻子和我都被“忽悠”創業,有時候我挺恨他
△海盜蝦飯-李棟梁
跟前兩位創業者主動選擇不同,海盜蝦飯聯合創始人李棟梁的創業之路屬于“被忽悠上了賊船”!
2015年,華為產品經理劉慶剛離職創立了海盜蝦飯。李棟梁作為其大學同學,因多年老黃牛般踏實做事的特點,被惦記上了。
關于這段經歷,媒體曾這樣詩意描述:因為一個創業的夢想,靠著一個長途電話,就讓曾經一個宿舍打游戲的好基友跨越天南海北又聚在了一起,把自己安逸滋潤的生活和小龍蝦一樣爆炒。
但事實上,李棟梁作出創業的決定,并不容易:自己在百度作為技術骨干,在專業領域游刃有余,正處于事業上升期。中途放棄轉做其他,顯然不符合自己的性格。
除了認定李棟梁的為人和能力,劉慶剛偶然中聽說,李棟梁的八字跟自己匹配,是能助自己成事的“財旺”貴人。于是,他打定主意,志在必得。
李棟梁扛不住死纏爛打,逐漸開始說服自己:跟朋友創業的機會比上班難得,先幫助朋友實現自己的創業夢,實在不成再找個工作也不會太難。
早在李棟梁加入之前,他的妻子已經辭去了自己在搜狐的工作,加入其中幫忙。
李棟梁夫妻加入后,海盜蝦飯穩步發展,并拿到了海底撈的投資。但他們跨界創業的艱辛一點都沒有減少:海盜蝦飯第一家店火爆后,然后開始折騰第2家店、第3家店……直到折騰第5家店,似乎開不動了。
因為連鎖餐飲是個系統工程,除了產品的標準化、研發,整個流通模式都要跑通。“但起初我們真的做不到這一點。”
在人員培養方面,曾經野蠻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需要轉變。比如:以前的店長是從服務員提拔而起,長于業務但疏于整體運籌把握。此外,產品、供應鏈、門店運營,選址都是憑借區區外行的經驗簡單選擇。
結果,李棟梁前期信心爆棚,后面越了解越充滿敬畏。而他的性格是,遇到任何困難一定要通過自己學習去死磕,從不會繞道而行。
即使這樣死磕,海盜蝦飯在2018年的純利潤不過300萬元。而此前,李棟梁個人在百度的年薪已經是百萬以上。
熟悉他的朋友不由感慨:見過創業艱難的,沒見過李棟梁這么創業難的,全家一起跳火坑。
比起業務上的不足,真正給李棟梁這個技術男帶來挑戰的還是人:曾找了很多不錯的朋友加入,但是有的人發揮不出應有的價值,有人主動離職,有些人被李棟梁“勸退”,“當初找他們來,現在卻要勸退他們,開不了這個口”。最終,他還是咬牙狠心做了這個決定。
“有時候我挺恨他(劉慶剛)的,把我們全家都忽悠過來了,我老婆如今身懷六甲還在堅持上班,也沒給我留下一個抵御風險的后手。” 李棟梁說這些時顯得很平靜。
不過他又說:“創業是鍛煉出來的,在那種環境下,最好的心態就是平穩,波瀾不驚,沒心沒肺,心里就會好過些。”
“很多創業者失眠了。
內心巨大的焦慮與恐懼,無人訴說。
沒法說給家人聽,他們會因為心疼而勸你放棄;
沒發說給身邊朋友聽,他們絕大部分只能安慰你的同時又無能為力,小部分可能還會在一邊偷笑又一遍心里罵你傻叉;
沒辦法說給手下聽,那會把他們嚇跑的。”
專業做餐飲投資的阮志勇看了《燃點》,在很久未更新的公眾號上寫下這段話:餐飲創業是一場艱難的修行。
正是因為這么難,才更需要從自我喚醒開始,用真實的初心,點燃自己、照亮他人,吸引相同價值觀的伙伴,一路披荊斬棘。
對于創業者來說,有什么比能夠在千錘百煉后獲得真實的自己,更有價值的禮物呢?
編 輯 · 雪 嬌
視 覺 · 德 同
責 編 · 雪 嬌
END
轉 載 VX · 18137395180
合 作 VX · 18301622783
原創文章,作者:新餐飲洞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0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