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餐飲經營,貌似最笨,但又最穩的方法是什么?
2.只關注菜品和顧客滿意度,如何在這個時代賺到該賺的錢?
從電焊工跨界餐飲,研發龍蝦清洗機
在蘇州,有這樣一位餐飲老板,他親手設計裝修自己的3家餐廳——隱廬居、味道私房菜館和光頭君的貝貝鍋。
其中一家“隱廬居”,入圍中國米其林——美團點評“黑珍珠餐廳指南”,另一家“味道私房菜館”,則入選美團點評蘇州必吃榜。每家餐廳年營收近千萬。
他名叫錢錢,光光的頭,一綹山羊胡,人送綽號“光頭君”。
1994年初中畢業,16歲的光頭君來到蘇州一建筑工地做小工。1996年6月,他在蘇州做了一名電焊工,從學徒工到組長、班長,再到總監、副廠長,后來又創業開了一個不銹鋼制品廠,一做就是20年。
△光頭君今夕對比
2014年9月,光頭君在廚師朋友的勸說下開了一家餐廳。10月,他們又開了一家味道私房菜館。
光頭君形容“這是我在極不理智的情況下開的第一家餐廳”。起初生意尚可,每天2000-3000的流水,慢慢營業額急轉直下,“沒業務,最差的一天營業額只有170元。”第一家餐廳由于始終不能盈利于一年后關停。
“創業有很多未知,你根本不知道下一步是深淵還是坦途,什么時候到終點。與其擔心明天,不如堅持不變——做最好的品質。”光頭君兀自沉思。對于產品,一定要把自己的情感、元素融入其中,他開始研究制作店面的特色菜小龍蝦。
小龍蝦的清洗是個難題,通常的做法是用刷子刷,而光頭君則憑借做工業設備近20年的經驗,研發了國內第一臺超聲波龍蝦清洗機。通過高效的超聲波發射原理,水分子在龍蝦殼體震蕩,震落表面的污物,清洗傳統手工洗不到的死角。
解決了清洗問題,還要想辦法推廣。光頭君想了個辦法——為到店的客人送龍蝦,讓顧客口口相傳。
專注本味,回歸食材,開放廚房
光頭君遍訪了市面上所有號稱好吃的小龍蝦,包括十三香、蒜香、鹽水口味的龍蝦,發現味道基本相同。如何做出口味不同又好吃的龍蝦呢?只有不斷嘗試。
最終,他做成了中和甜、麻辣與微辣的小龍蝦,味道堪稱一絕。
為了學習做包子,他還專程前往杭州的甘其食包子學校,跟著比自己年輕的師傅們認真學習。
除此之外,光頭君對產品口味的追求,還體現在原材料的使用上。前些年很多餐廳用重口味及其他香料掩蓋食材的本味,而光頭君要做的是回歸本味、呈現食材本身的風味。
聽說山西臨汾的醋好吃,他就驅車3000公里,花兩天一夜趕去臨汾品醋。店里的花椒和辣椒也是他專程去成都買來的——一顆放到嘴里,整個嘴巴就全麻了。
做餐飲老板,一個與眾不同的工作是試菜。試菜在別人眼里是品嘗美味佳肴,幸福感滿滿的事,而在光頭君這里卻并非如此。
光頭君認為,吃飽了依然停不下來的菜才是好吃的菜。每每填飽肚子后,試菜才剛剛開始,這導致他經過短短幾個月迅速增重至190斤。
光頭君到北京、太原、西安、重慶、武漢、長沙各地走街串巷,頻繁光顧夫妻老婆店,品嘗美味,尋找食材源頭。日徒步不低于30公里,最多時甚至一天徒步45公里。
有一次,光頭君在北京西站,一路拖著重重的行李,而繞到站臺要走好一段路,他下意識地跨過圍欄走過去。
由此他聯想到,餐廳的廚房,這些都是無人監管的地方,我們能否堅守做好自己。
牌子上書:我們邀請您先參觀我們的廚房,然后就餐。
廚房之于顧客,往往是神秘之地。而光頭君每家店的廚房都鼓勵顧客參觀。
不關心流水,只留下客人
與其他餐飲老板不同,光頭君不關心店里流水,不關心營銷、管理,甚至也不關心店里員工有多少(4年里廚師流失僅兩名),只關心客戶投訴和菜品質量。
一次顧客帶了十幾位朋友在家中聚餐,當時點的外賣,共消費1400多元。過后顧客發信息給他:老板,你看我們都沒吃完,你是不是要換師傅呢?言外之意是“你們做得還不夠好啊。”
光頭君執意要退錢給他,結果顧客反倒不好意思,最后光頭君還是免單,這位朋友也成了他家的常客。
隱廬居所在地是蘇州環金雞湖CBD,地價“寸土寸金”,附近的白領鮮少來此吃飯,反而是一些回頭客、家在3公里外的人專程指名到這里聚餐。
光頭君的粉絲以家庭為計量單位,大人、孩子一家三口都是他的粉絲。夏天小龍蝦市場火爆,他的店往往會提前3-4天就預訂出去,對于顧客來說,能夠預訂到他的店也是莫大的榮幸。
一手打造門店裝修,歲月磨礪成良才
對于不少顧客來說,隱廬居與味道私房菜館的裝修,是吸引他們前來就餐的一大誘因,而這也是光頭君引以為豪的一部分——門店裝修全部由他自己打造。
作為光頭君設計裝修的處女作,隱廬居風格低調、古樸幽雅。據光頭君介紹,隱廬居想吸引大儒來此,故將陋室銘中的詞句“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置于前廳。隱廬居共有8個包間,分別以大隱、小隱、草廬、草堂、隱廬、隱園、致善、致遠命名。
隱廬居的樓梯采用的是錯位樓梯,鋼鐵金屬材料,樓層板相對薄,因此用鋼結構做了加固。
味道私房菜館二樓也有個玻璃通道,玻璃通道下部是潺潺流水,有魚、上面有樹、有鳥,還有貓抓鳥。他認為這是設計上的舍得,當冬天有雪花飄過、當陽光照進來時,自然十分愜意。
創造猶如平地起高樓,需要全神貫注,這種專注如鬼神附身。味道私房菜館的露天臺上有個長8米的直升機模型,由光頭君歷時6個月親自設計打造,我無法想象這么浩大的工程該如何完成,“這大概是世界上第一個阿凡達直升機模型吧。”他說。
光頭君認準一件事,就沉浸到里面,不斷練習到極致。他形容這種狀態是“談戀愛”的感覺。
光頭君學做甜品,一次次打蛋白,一次次失敗。他不信自己做不到,一直練習到次日凌晨5點。5點后,超市開門,他買了5種顏色的筆和不同樣式的記事貼,邊學邊記錄,貼了整整兩頁A4紙。
在他的念頭里,沒有什么事情是做不了的。“人生有很多挫折,木頭也有挫折,而結疤越多的木頭,肌理越漂亮,這樣的木頭才會被選擇做成工藝品。”
光頭君這種執著的匠人精神也打動了更多人。他在2個月前開通了抖音賬號,把日常做菜的視頻發上去,如今粉絲已經115萬。
這就是光頭君,經得起時間和歲月的磨礪。“人生就是這樣,當你想要相信什么東西的時候,它已經在變化了。”
“《易經》中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如果有什么東西可以相信的,那就是變化。所有能夠相信的東西,都不會是別人告訴你的。所以人只能靠自己,活著就要不斷地學習和探索。”
文章轉載WX丨 331806736
商務合作WX丨 18301622783
編輯丨雪 嬌
視覺丨德 同
責編丨陳 歡
– 關注我們 –
微信丨新餐飲洞察
微博丨新餐飲洞察
戳原文,參與年度勵志餐飲人評比,傳播正能量!
原創文章,作者:新餐飲洞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0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