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速生速死的時代。在年復合倒閉率高達120%的餐飲行業,一個品牌能存活3年就不易。 在浙江紹興,成立于2009年的楊傳老廚,9年來穩步發展,經營狀況良好,目前在全國已經擁有1400多家門店。 為確保品牌牌持續發展,楊傳老廚創始人楊井經過多方比較,最終選擇美團屏芯收銀系統保駕護航。楊井是如何在9年做了1400家店?他的秘籍有哪些?
自創品牌開出全國1400多家店
楊井踏入餐飲行業,純屬意外。
由于熱愛美食,他特別喜歡到各處搜集傳統小吃和美食。在一次偶然間接觸到江西瓦罐湯,他萌生了創業開餐廳的想法。
“做餐飲,一定要有自己的‘秘方’,不然很容易被模仿和淘汰。”
楊井反復研究各地的瓦罐產品后,制作出了自己獨有的“秘方”:在產品中加入了山雞椒、牛奶根這兩款可以食補養生的中藥材,廣受顧客喜歡,引得其他品牌紛紛效仿。
有別于傳統的瓦罐制作,他開創了自己的“瓦缸”,改良后的瓦缸集煨湯、煨菜、煨飯于一體。
楊傳老廚的瓦缸,里面有好多個分層,每個大缸里面可以放150多個壇子,每一層的火候都不一樣。為了保證菜品的良好口感,操作員兩個小時內不能離開瓦缸,還要按照中火、大火、小火不同的溫度,對每一個壇子逐漸進行更換位置,從而保證每一罐受火均勻。
目前,楊船老廚與電器廠家合作研發出了內部用環繞形電子發熱管的瓦缸。
經過9年發展,楊傳老廚的煨制菜品已經成為紹興當地的特色,并在全國擁有1400多家門店。
取得這樣的發展業績,源于楊井看到:餐飲走向快消連鎖模式成為必然趨勢。
在容器上下足功夫,提高品牌辨識度
楊井深知,餐飲經營競爭激烈,企業要有持續競爭力,必須在市場上做出差異化,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
除了在口味上不斷精進,他對餐廳裝修、器皿的舒適度和美觀度也格外下功夫。
以煨制用的瓦缸為例,市面上大多數店面采用的是粗陶瓦罐,除了做工不精美外,還容易受熱不均,保溫性能上也略差。楊井經過四處尋訪,找到了一種制作精美,保溫性能俱佳的紫砂器皿,在門店推廣使用。
為了增強品牌標識,他曾經不惜花費重金,要求廠家定制化生產。現在,在楊傳老廚店面所有的器皿,都印制有“楊傳老廚”字樣,甚至連餐巾紙、餐盤,小到每副筷子上都有獨特的品牌標識。
“從品牌形象考慮,當品牌店面達到一定的規模量級時,一定要有明確、統一的空間辨識,否則對于連鎖企業也是一種巨大的損失。”楊井說。
事實證明,楊井不惜花費多于之前1倍的成本是正確的,統一的空間標識可以有效規避山寨冒仿店。而且在2015年后,隨著微博和微信的大量使用,多數顧客自發地發朋友圈和微博,為門店宣傳帶來顯著效果。
事實上,為了打造楊傳老廚的品牌標識,楊井曾經對店內裝修環境和門頭做了4次迭代。
40㎡月營業額21萬的“秘籍
門店形象不斷提升的同時,楊井對門店運營毫不放松。
“翻臺率和人效是最重要的,”楊井透露,在人流量大的位置,一個40㎡地的門店,月營業額能達到21萬。
為了提高翻臺率,減少顧客等菜時間,楊井對流程進行優化——店員對店內一些熱銷菜品和湯品提前做準備,把部分菜品做成半成品,確保菜在顧客點餐后5分鐘內上桌。
為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楊井把員工工資和營業額掛鉤,提前根據店內營業情況設定既定值,一旦店內營業額超過目標,他將5%~10%拿出來作為獎勵,但是一旦低于既定值,就沒有獎勵。
政策實施后,店內大多數員工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不久后就創造了40㎡月營業額21萬的佳績,甚至在所在區域排名第1。楊傳老廚開業第一年,楊井就輕松賺了100萬。
9年,唯有不斷變化才能生存
楊井的餐飲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
“餐飲看似門檻很低,實在很高,在這條道路上我嘗到了‘甜頭’,也吃盡了‘苦頭’!”用楊井自己話來總結。
餐飲市場近些年來一直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四高一低”愈演愈烈,各行各業開始跨界“打劫”,各種業態不斷的涌現,餐飲的利潤不斷被壓縮,競爭也更加激烈。
回想9年創業之路,他感觸頗深。
最開始走連鎖道路時,由于不懂加盟商的統一管理,吃過苦頭;
隨著加盟店的增多,被市場推著走,他探索標準化道路,從一些配方方便的調料著手,制定了Q/YCH的食品標準;
市場競爭激烈,山寨橫行,他通過4次調整定位,重新裝修做品牌標識,構筑起防護欄;
外賣成為新風口,必須順應新市場,他又開始研究外賣模式,推出外賣菜品;
為了擴大連鎖規模,統一管理加盟商,并實現數據化精細運營,他換掉了其他品牌的管理系統,最終鎖定美團屏芯餐飲管理系統;
9年來,為了保持顧客的新鮮度,不被市場淘汰,他每隔一個月左右就會推出新菜品;
…………
正如楊井所說:餐飲沒有永久的經營之道,也沒有一勞永逸的辦法,而不斷應對變化,成為餐飲人不斷進化的使命!
作者 | 張開仙
視覺 | 李德同
推 薦 閱 讀
原創文章,作者:新餐飲洞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