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價越高餐飲越活躍,連鎖優勢卻在郊區!隱藏在房價中的大數據!

    ↑點擊上方“餐飲O2O”關注我們


    在北上深這樣快節奏的一線城市,飲食文化也是“瞬息萬變”,這既是商機,也是不確定性。在眾多的餐飲招牌中,哪些品牌可以突出重圍成為人氣之選,并擁有最高的集中度呢?


    來自克而瑞地產研究數洞小組的數據俠們通過千萬字的詞頻分析,為我們展現了一線城市餐飲品牌間的競爭態勢。




    對于匯聚了3100萬外地人口,4000萬戶籍人口的3個一線城市來說,有關餐飲的信息流更是時時刻刻撲面而來,外來飲食與本地餐飲對撞出了更多的“融合菜”、“創意菜”,也促成了喜茶等一眾網紅“熱詞”。

    那么在一線城市街頭,我們在餐飲招牌中最常見到的會是哪些詞語呢?我們對一線城市餐飲店名文本進行了詞頻分析。


    出乎意料的的是,陽澄湖大閘蟹(0.28%)居然以微弱優勢(0.0005%)超過了星巴克,成為店招文本中最常出現的詞語,想想大閘蟹真正肥美的也只有農歷9、10兩個月,并且北京的店鋪數量(713家)比上海(681家)還多。


    接下來的排名就比較符合一般認知了,肯德基、麥當勞、重慶雞公煲、喜茶、沙縣小吃等基本都是印象中常見的餐飲店名。


    一線城市餐飲店名詞頻分析

    注:因數據源改版,廣州數據有一定缺失 


    但是詞頻分析結果包括了一系列非餐飲品牌名詞,以 “大閘蟹“、”重慶雞公煲“、”蘭州拉面“等詞語。做連鎖餐飲分析顯然有失偏頗,因此對于詞頻分析結果盡力做了二次篩選,將2599個關鍵詞減少為1734個連鎖品牌名稱,從而更精確地進行餐飲品牌研究。


    01

    餐飲品牌集中度不到房地產1/10

    星巴克、來伊份位列前兩位


    首先看品牌集中度,TOP20品牌共有9464家分店,占所有餐飲店鋪數量的2.6%,TOP10共有6242家分店(1.71%),TOP5則有4052家分店(1.11%)。


    除了前六位品牌數量優勢比較明顯以外,其余各大品牌差距均相對較小。在前六名中,星巴克、來伊份以較大優勢形成第一梯隊,占比均在0.25%以上,肯德基、麥當勞、絕味、必勝客、巴比饅頭等快餐、零食、早餐品牌形成第二梯隊。


    一線城市餐飲品牌TOP20


    與房地產行業前20位32.5%的集中度相比(2017年前三季度),一線城市TOP20餐飲品牌2.6%的集中度還是太低了些,而星巴克0.28%的首位度優勢也并不突出。


    即便考慮到正餐、快餐與點心之間的區隔,餐飲品牌很少會“跨界“經營,集中度乘以三倍也遠遠低于房地產行業。


    即便從更細的菜系分類來看,在星巴克、COSTA兩大品牌帶領下,咖啡廳TOP20品牌集中度也不過18.6%,而集中度最高、相對小眾的臺灣菜, TOP20集中度也只有21%。


    所以說在吃這方面,品牌的話語權并不高,只要別太過于挑食某幾樣菜系,一線城市居民的選擇面還是非常廣的,因為我們平均要走過354家餐飲店鋪,才能看見重復的品牌連鎖(星巴克在所有店鋪中的分布密度大約是1/354)。


    02

    小吃門店數量最多

    北京是久久鴨、深圳是煌上煌

    來伊份制霸大上海


    分城市來看,上海TOP20集中度更高,達到了5.02%,北京其次4.11%,深圳最低3.06%。



    有趣的是,北上深排名前兩位都是國內外帶小吃+國外堂食連鎖,北京:久久鴨+肯德基,上海:來伊份+星巴克,深圳:煌上煌+麥當勞。


    其中上海來伊份的店面集中度達到了驚人的0.77%,平均每130家飲食類店鋪就有一個來伊份,分布密度幾乎趕上某綠標房產中介的一半了。


    其他具體品牌也明顯的地方特色,如北京的呷哺呷哺,上海的巴比饅頭,以及深圳的五谷漁粉,這些品牌的店面數量均遠遠領先于其他城市。


    分菜系統計,快餐、甜點、西餐、咖啡廳成為北上深TOP20中最常見品牌,而快餐和甜點更是以絕對優勢居于前兩位,面對高頻+低客單價的消費特征,連鎖餐飲最容易形成品牌優勢,但現狀競爭也更激烈。


    而躋身TOP20的其他菜系,似乎更能代表城市的飲食文化,如北京的火鍋、東北菜和烤魚,上海是酸菜魚和小龍蝦,深圳則是一家粵菜入榜。

    注:廣州部分數據缺失,故未列出;北京市場的久久鴨(武漢)和上海久久丫不是一個品牌


    03

    連鎖品牌的服務、經營情況更優

    消費定位較為大眾化


    對比品牌與非品牌餐飲的各項指標,可以看到品牌連鎖餐飲在服務(1.02倍)、環境(1.03倍)、口味(1.03倍)、活躍度(2.7倍)上均優于非品牌餐飲。


    其中活躍度指標優勢更加顯著,達到了非品牌餐飲的2.7倍;但在平均消費上,品牌餐飲(64元)卻低于非品牌餐飲(80元)店鋪。


    憑借品牌、管理和營銷方面的優勢,連鎖餐飲確實在大多數指標方面優于非連鎖餐飲,如一線城市新疆菜、西北菜的人氣、活躍度均明顯優于非品牌菜系。


    但在人均消費方面,由于品牌餐飲需要更廣的受眾面,在行業分布上更趨向于高頻次、低消費的快餐、甜點等餐飲類型, 且大多數西餐、自助、甜點、日韓料理的連鎖品牌是定位在大眾消費,譬如如薩莉亞、豪客來均是如此,只有王品等少數連鎖能夠上高端消費的門檻。


    品牌餐飲與非品牌餐飲差異

     

    04

    與區域價值相關性:

    連鎖餐飲看經營活躍度

    非連鎖餐飲看客單價


    對應各區域的價值差異(房價),分別對連鎖商家的活躍度,以及非品牌連鎖商家人均消費進行了相關性分析。


    由分析結果可見,二者與各區域房價確實有比較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其中連鎖餐飲的活躍度與房價的擬合優度更是達到了0.76,相關系數也達到了0.86。


    譬如品牌連鎖店鋪活躍度領先的上海黃浦區、盧灣區、靜安區以及北京的西城區,其相應房價都超過了10萬元/平方米,均處于各行政區的前四位。


    至于人均消費方面,還是非連鎖餐飲和房價的相關性更高一些(0.68),擬合優度也達到了0.46,尚算不錯的水平,而連鎖餐飲由于要保證同城價格一致,且定位偏大眾,所以人均消費與房價的相關性明不明顯,只有0.24


     

    05

    當板塊處于發展初期,

    品牌連鎖競爭優勢最大

    為了進一步將區位信息和品牌店鋪的指標特征聯合起來,從品牌店鋪優勢最大的活躍度指標切入,在北上深進行了1KM*1KM的柵格化分析。


    在連鎖店鋪經營優勢最大的20個柵格中,按中位數計算,這20個柵格的活躍度和人均消費分別達到了北上深的6.74和1.07倍。但房價中位數僅有4.56萬元/平方米,相比北上深平均值仍稍有不如,諸如深圳布吉、石巖,上海惠南、九亭等板塊均是相對偏剛需的板塊商圈。


    其中僅北京十八里店、草橋、舊宮等板塊的少數柵格板塊房價超過了6萬元/平方米,堪堪進入了房價的中高檔區域,但距離一線城市8萬元/平方米以上的高檔或學區房標準仍有較大距離。


    連鎖店鋪經營優勢明顯的板塊,似乎更多的還是房價處于中低檔的剛需、首置首改居住區域。


    注:此處活躍度、人均消費均為相對于其他商鋪的倍數


    聯系圖形化分析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這一點。以各柵格品牌店鋪的活躍度優勢為圓圈直徑,在地圖上標出了北京、上海、深圳各市的品牌店鋪優勢分布情況。


    數據可見:在北上深的市中心區域,品牌店鋪的優勢并不明顯,反倒是在上海的外環沿線、北京的五環外尤其是昌平、深圳關外的東西兩翼等新興居住區域,品牌餐飲連鎖反倒具有更的競爭力。



    – END –


    作者 |  數洞老表哥

    來源 | 克而瑞研究中心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選址 | 運營 | 產品 | 定位 | 營銷 | 組織

    外賣 | 快餐 | 茶飲 | 燒烤 | 日料 | 小吃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行知研習社

    西貝 | 九毛九 | 胡桃里 | 松哥 | 老板戀上魚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1603.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2月22日 22:30
    下一篇 2017年12月22日 22:4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