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超一體成趨勢!一個餐飲人預測盒馬鮮生、超級物種交叉業態前景

    ↑點擊上方“餐飲O2O”關注我們 


    如同便利店是商超的縮影一樣。十年前,餐飲的零食、便當就已經走進便利店,零售與餐飲二者交叉,有如變形金剛,從早到晚,根據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時段需求,可以雙管齊下。


    最近火熱的盒馬鮮生和超級物種就是二者交叉的代表,未來餐超一體勢必將成為新的趨勢!



    兩兄弟門頭照片,面相一般,氣質雷同,也不知道是誰抄誰的~



    我理解,超市與餐飲天生的是一對孿生兄弟,只不過失散多年,各干各的行當。


    近年來日子蕭條,哥倆一合計,干脆報團取暖算了,最不濟的拉點人氣,各自分攤點費用嘛。


    當然啦,現在湊在一起,如果還像過去一樣各干各的那可不行,現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干好了是雙贏,干不好,對雙方都是拖累。

     

    如同便利店是商超的縮影一樣。十年前,餐飲的零食、便當就已經走進便利店,零售與餐飲二者交叉,有如變形金剛,從早到晚,根據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時段需求,可以雙管齊下。


    將零售與餐飲客戶一并收入囊中,對周邊餐飲業也是一個很大的觸動。餐飲的有效融入,使便利店有了新的增長點,成本費用化解了,綜合競爭力增強了。

     

    當然,直到今天我仍然認為,二者的交叉是粗糙的,是不夠精致的,也是有很大提升空間的。為什么?因為餐飲版塊只是作為便利店的附屬,投入資源不夠,專業度不足,應有的價值還沒有完全的體現出來。


    便利店只是從零售的視角,把餐飲作為輔助角色來布局于店面一角。所以,餐飲版塊的貢獻率還沒有達到最佳狀態。

     

    便利店與商超一脈相承,我們由此及彼的來談談超市+餐飲的交叉業態。


    在這方面已經有了很多的專題報道,這些文章更多的是從新業態、從020、從超市破局的角度來看待二者的交叉,而從餐飲專家的角度來研究的并不多,我想就這一話題嘗試探討一下。


    01

    餐超一體成未來主流模式


    近年來,大型綜合體不景氣,餐飲成為救命稻草,餐飲的體驗感、聚客能力和粘著度是其他行業所無法替代的。


    當然,餐飲落戶商場,就好比是新生兒投胎,投對了,商場人丁興旺,大家皆大歡喜。要是投錯了,商場賣貨的比買貨的多,那也是常有的事,這種情況算你倒霉。


    任何一個孤立的餐飲商家如果沒有商場大客流的支撐,靠自身的聚客能力是遠遠不夠的。


    這幾年,綜合體越建越多,競爭也就越來越激烈。就算在人氣尚可的商場中,一眾餐飲商家望去,幾家歡喜幾家愁,哭的比笑的只多不少。


    因此,要想活得好,首先要選擇好商圈和賣場,其次,要讓自己全副武裝、身強力壯,在同行中具備強大的市場競爭能力。

     


    應該說,餐飲真正進入超市,二者嘗試融合只是這兩年才剛剛開始,目前的幾間示范店只是雛形。這當中,盒馬鮮生和超級物種是走在前面的佼佼者。


    餐飲進超市,其實我理解理由很簡單,就是要把超市人氣造進來,把年輕客群拉進來,把產品毛利提起來,把關聯產品帶動起來,把o2o的業務全面盤活起來。


    但是,超市+餐飲玩好了是加法,二者相互拉動,相得益彰。玩不好有可能是費用疊加,相互拖累,兩敗俱傷。


    二者的交叉絕不是簡單的行業共存、共生的關系,而是要在真正讀懂兩個行業特性和規律的基礎上,從產業鏈的角度對原有商業模式做徹底的顛覆和創新。


    二者的融合,要依據超市原有優勢和定位,通過現場體驗的餐飲手段,將優勢品類進行放大和增值,以餐飲人氣來帶動關聯產品銷售,以掃碼支付來實現線上引流。


    在規劃和運營的過程中,單純的商超團隊或者餐飲團隊都會難免的帶有片面和局限性。比如,我們通過細節觀察到,盒馬鮮生帶有著很濃重的超市氣息,而超級物種無疑是餐飲團隊的底子。

     


    以上是“盒馬鮮生”的實景拍攝,品類有點多,不夠聚焦,酒吧設計老土,小火鍋的做法過時,超市、加工廠的味道還是蠻明顯的~

     

    與此同時,我們的關注點也必須要看到,既然整個行業和消費者普遍認同“餐超一體”是未來高端商超的主流模式。


    那么,“一窩蜂”就成為下一步行業走勢的必然,可以預見,在這一領域當中,藍海演變成紅海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我認為,面對戰場無所謂誰先誰后。未來比的是誰的基因優良,誰的規劃合理,誰更具有前瞻性,誰掌控供應鏈優勢,誰的商業模式更具差異化,線上線下的資源整合能力更強,誰的營運、營銷能力更專業,相信,誰就能笑到最后!


    02

    餐超一體如何運作?


    關于如何把握節點,使“餐超一體”的交叉業態運作得更到位,更精彩,我想提出以下觀點供業內參考:


    一、必須要明確角色定位,餐飲與超市不是平行關系,餐飲是龍頭。


    餐飲是拉動超市人氣的決定因素,其他都是輔助和配套。人氣上不來,一切都是零!因此,相應的規劃和資源配置要與之相銜接。

     

    二、餐飲項目的導入不僅僅是食材由生變熟的行為,而是聚焦核心優勢,引爆消費熱點的過程。


    入場的餐飲項目不求多,求精,求差異化。要與商超的供應鏈優勢相對接,針對高價值的特定品類,將之做精、做全、打通,與商圈內的餐飲項目形成區隔并建立口碑,要在同行競爭當中取得品類差異和性價比優勢;

     

    三、餐超結合要盡量避免大而全、管理松散、大眾化的美食街模式。


    這將誤入歧途,淹沒在低端消費的殘酷競爭中。要把引流目標鎖定在商圈內的餐飲客群身上。

     

    四、盒馬鮮生與超級物種打法不同,各有側重。


    我更看好后者。因為前者運營太糙、品類規劃太泛、對餐飲的理解尚屬初級。后者有餐飲的資源和積累,在品類的選擇方面更懂得有舍、有得,懂得聚焦優勢,形成差異。


    當然,在現場體驗的很多細節方面也仍然有待完善。

     


    以上是“超級物種”的實景拍攝,餐飲部分的場景呈現和精致度更到位。品類規劃聚焦,出品質量達到一定專業的水平。

     

    五、我理解的新業態當中的餐飲呈現,應該是“輕餐飲模式”。


    是以蒸、灼、焗、鐵板、刺生、撒拉為主的原生態、環保健康、智能化的消費場景。


    現場應打破餐超布局界限,將二者融為一體,顧客消費能感受到有主題、有氛圍,有品質,追求高性價比和極致舌尖味道。

     

    六、專業產生價值。


    要意識到二者的結合不是餐超拼湊,不是權宜之計,而是要產生好的消費體驗和顧客滿意度。


    因此,“專業”至關重要。


    運營團隊要專業,各個版塊的出品要專業,消費場景要有主題,臺凳、器皿、服務要對得起那100好幾的人均消費。


    七、要提高意識,轉變觀念,把過去商超工業化、被動僵硬的銷售模式轉化為更具價值感、富親和力的餐飲體驗氛圍當中。


    這就要樹主題,造熱點,借力社群,善用網紅和粉絲經濟。


    03

    結語


    餐超結合就是要把前端門店和后端供應鏈融為一體,將之打通、吃透,廢掉中間環節,建立起強有力的成本優勢和競爭優勢。


    聚積大人流,引進新人類,引領新時尚,創造新生活,是餐超一體的神圣使命,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是競爭的新常態,是代表未來的新餐飲!


    在當今傳統商超模式老化、弊端重重的時刻,急需要有新的元素來融入和激活,使之煥發出新的活力。


    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行業在洗牌重塑,商超零售邁出變局的關鍵一步,一切都是剛剛開始~


    – END –


    作者 | 孫旭(餐飲O2O特約作者、資深餐飲經理人、中烹協休閑簡餐委副主席,微信s13509622118)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愛學習的老板都會點的圖片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巴奴 | 胡桃里 | 云味館 | 松哥油燜大蝦 | 老板戀上魚

    九毛九 | 遇見小面 | 西貝 | 海底撈 | 外婆家 | 桃園眷村

    行知研習社 |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選址 | 創新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1820.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0月24日 23:01
    下一篇 2017年10月24日 23:4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