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中國的產品主義究竟是什么?
商業已從一個交易的時代,進入到一個關系的時代,商家可以在實體店上大動手腳,從而營造出一種無與倫比的消費場景。
如今,業態邊界越來越模糊,更成為實體店發展一大趨勢!
想象一下這種場景:
在一家性冷感滿滿,逼格滿滿的雜貨鋪買菜;
在出差、旅游所居住的酒店能買到日用品、家具;
在等待電影開場之際,可在影院大堂里看書、購物;
在咖啡館享受下午茶的同時,順便把臟衣服拿去清洗……
這些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元素混搭,正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實體店開發體系中,業態邊界發展越來越模糊,正成為實體商業發展的趨勢和逆襲的標簽。
只有想不到,沒有不敢想
1、在嚴選酒店里購物
8月8日,網易嚴選和素以人文情懷著稱的亞朵酒店合作,在杭州開設首家酒店。酒店房間內植入了不少嚴選出品的商品。
客人入住后,不僅可以體驗房間內網易嚴選的產品,還能在線下單購買,或者直接在酒店前臺完成購買。
準確來說,這并不是簡單的線下體驗店模式。網易嚴選并沒有打算只做電商平臺,而是一直致力于打造一個知名生活方式品牌。未來,網易嚴選還會染指書店業務。
2、在橙天嘉禾電影院里看書
以往電影院總是充斥著可樂與爆米花的味道,到處是電影的宣傳視頻,聲音嘈雜。
但位于北京鳳凰匯購物中心三層的橙天嘉禾影城則把書店橙嘉書屋開在電影院里,無論是售票廳、等候區,還是觀影大堂,都售賣著與當季電影相關的書籍。
在這里,顧客可以見到后浪電影學院系列書籍,這是一套電影專業讀物,涵蓋了當今世界上最前沿、最經典的教材。
同時也為廣大影視愛好者提供基礎入門級讀物,如《認識電影》、《電影攝影照明技巧教程》、《電影簡史》等,在這個環境下,看看電影,翻一翻與電影相關的書籍,相得益彰。
3、在咖啡館里洗衣服
丹麥哥本哈根的The Laundromat Café,可謂是“自助洗衣咖啡館”的鼻祖。這間咖啡館,外表無異于他處,內部卻提供完整的洗衣服務。
“洗衣服順便喝杯咖啡吧”的想法,打破了顧客原有對洗衣枯燥等待的想象。
▲The Laundromat Café
而在臺北松山機場附近巷弄內,也有全亞洲首間洗衣咖啡館“Wash Coffee”。洗衣服務和咖啡館,兩者在同一家店,區分于不同空間,互不干擾, 卻可以同時進行。
只需要一杯咖啡的時間,就能將10公升的臟衣服洗脫烘完畢,還重新整理好送回客人手中。
▲Wash Coffee
與其他自助洗衣店不同的是,Wash Coffee的洗衣服務并非由客人自己使用機器,而是交給工作人員再送入清洗。這也是為了與坊間的自助洗衣做區隔。
4、在無印良品里買菜
除了餐廳、書店和酒店等“副業”之外,無印良品要開始經營菜市場了……
最近,無印良品售賣生鮮食品的計劃“MUJI marché” 正式啟動。
日本東京有樂町旗艦店在經歷了擴建改造后于7月28日重新開業,最大賣點就是在旗艦店一樓增設了面積約40平方米的蔬果賣場。
這家蔬果賣場堅持產地直送、純自然蔬菜的概念;并與二樓的餐廳Café&Meal MUJI聯動,消費者能在二樓嘗到用一樓賣場蔬菜制作的季節濃湯,這種舉措吸引消費者直接購入原材料。
未來,無印良品的蔬菜賣場將會擴張到更多門店。
為啥會出現業態邊界模糊化現象?
1、實體與電商零和博弈的偽命題
不少人會有這樣的疑惑:為何實體商業在電商的沖擊下,暫時敗下陣來?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隨著“新零售”這個概念普及,實體商業與電商之間的關系更多是“共存”與“融合”。
2、互聯網的特性下電商的自帶缺陷
互聯網的特性決定了電商發展的短板,即無法保證客戶體驗、品牌度不足、價格競爭激烈;
與之相反,用戶忠誠度高、購物體驗得以保證仍然是實體商業不可替代的優勢。
尤其是對于國內新中產階級崛起,他們對消費過程中優質體驗有所要求,因此對于實體商業依賴性比電商更強。
中產階級消費行為更精明和成熟,更愿意為產品品質支付溢價,并且在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費占比越來越大。這些“新中產”已逐步成為中國消費經濟的中堅力量。
3、“新中產”的崛起,也面臨著三大消費痛點
品牌選擇:缺少帶有明顯的中產符號或階層區隔意義的品牌
產品品質:對生活品質有更高要求,對自我生命本身和生活體驗有更高要求
產品同質化:“物美價廉”不能說服新中產,私人定制成趨勢
這些消費痛點,直接或間接讓今天實體零售業的發展,業態與業態之間的區別已經越來越模糊,業態之間的壁壘或者圍墻已經低到可以隨意穿越。
串亭創始人丁一則認為:“中產階級一共就那么多人,天天被人鎖定來鎖定去多累啊。”普通青年也有消費升級的需求和消費能力。
串亭的客人中產階級居多,但客單價僅有90元,他覺得,如今,普通年輕人和中產80后在消費能力上并無高下之分。
丁一認為,細分市場、顧客畫像、品牌勢能、審美情趣、公關套路,正在遭受時代無情的顛覆,很多時候,頂尖商學院的知識也難逃迅速過時的命運,迷茫是創業者的常態。
跨界融合的底層邏輯
目前,商業業態正在創新,或者說正在發生變化。這種“形”的變化,刺激著消費者的感官,讓消費者有一種體驗的快感。
這種創新融合,小超人Mike認為:跨界的底層思維模式是什么呢?垂直思維+水平思維的結合。
任何一個行業要做好,必須要做的足夠深入。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類似于:“把一個點做透,垂直細分”等這些個概念。
拿餐飲來舉例,就是要想把餐飲做好,你就必須要在:口味,運營,服務,供應鏈上面下足功夫,否則是很難做好的。
在目前的社會競爭態勢下,把行業往深里面做就是一種“垂直思維”,是自上而下的。
而平行思維,就是跳脫開本行業,去判斷其它行業的一些核心店是否可以為我所用,并且用了以后,可以加速我的發展。
這個,就是橫向思維。
歸納總結一下:垂直思維針對本行業,平行思維是發現并且利用其它行業的優勢。而餐飲的跨界思維,就是由這2個基礎模型演變而來的。
可以說,你只要掌握了“垂直思維+水平思維”的思考模式,那么這個思維方式在很多行業是基本通用的。
“跨界”這個詞,其實就是把這2種思維模式的組合“形象化”了,讓這個概念變得更加“易懂”和“接地氣”了。
當品牌商經營實體店,以“單一服務”或“單一業態”發展模式打破后,業態與業態之間邊界模糊化,在經營形式上也許二者始終存在差異,但發展趨勢會相互趨同,關系也將融合。二者的變化都在圍繞一個對象進行,那就是消費者。
因此,服務好消費者才是贏得市場的王牌。實體商業只要用心關注消費者需求,豐富自身業態發展,才能贏得消費者用鈔票的投票競爭。
– END –
來源 | 新店商研習社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愛學習的老板都會點的圖片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巴奴 | 胡桃里 | 云味館 | 松哥油燜大蝦 | 老板戀上魚
九毛九 | 遇見小面 | 西貝 | 海底撈 | 外婆家 | 桃園眷村
行知研習社 |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選址 | 創新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2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