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餐飲O2O”關注我們
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時間成本的提高等諸多原因,使得快餐行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傳統正餐行業因為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國家政策以及消費升級等影響,競爭加劇、利潤下降而越發不難做。
于是,一些正餐老板開始向快餐轉型,然而,很少有人能夠沖出重圍。正餐如何轉型如何輕快?
根據數據分析,2015年中國快餐行業的銷售規模達710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5.32%。
2011-2015年中國快餐行業銷售規模情況
▲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快餐業在全球餐飲中占據的比例包括美國35%、歐洲30%、日本 20%、香港10%等。
而在中國,即使在北京、廣州、上海,這一比例也僅有5%。
另一方面,整體經濟下行,中國餐飲業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增速繼續下滑,降幅進一步擴大,正餐
餐飲更是受挫嚴重。
隨著餐飲的下滑和服務經營的全面轉型,中國餐飲業的發展將聚焦在快餐、團餐、休閑餐及簡餐市場。
探尋紅海中的藍海市場
2016年的餐飲界,如果用一個詞形容,那就是“軍閥混戰”。各種跨界老板、資本、互聯網人、明星踏入餐飲市場。
然而在全球經濟下行、餐飲界混戰的背景下,仍然涌現出了如“樂凱撒”、“云味館”等新銳品牌,并且都受到資本追捧。
餐飲O2O君判斷,正餐快餐化或許是未來餐飲界的新方向。
正餐品牌如何轉型快餐化?
不少正餐品牌企業雄心勃勃地投向以大眾消費為主體的快餐領域。按說正餐企業做快餐不容置疑,但從多年來的實踐效果看來,習慣于正餐經營的企業者做成快餐的還真的不多。
究其原因,正餐和快餐發展在經營理念、運營模式和發展思路等方面存在較大不同,如果一味地憑借正餐經營的經驗與傳統,恐怕難以實現快餐夢。
因此,餐飲O2O專門成立行知研習社,每周周五舉行茶話會與餐飲老板交流互動,前兩期就未來“正餐如何快餐化”這一主題展開深入討論。
“云味館”、“蠔門九式”、“老碗會”、“珍味湯館”、“蛙來噠”、“派派諾”、“撈廚好面”、“松哥”等企業創始人參與了討論。
遲渙濤:快餐化首先解決標準化
與正餐不同,快餐要想做連鎖,必須要保證出品速度、和出品質量的一致性。而正餐菜品千變萬化,若保證質量就不能要求出品速度,若要速度就不能保證質量。
因此,要盡量把菜品做小做精,小而美的單品正是這樣的趨勢。
1、商業模式創新
任何產品做小以后,質量上的區別就會縮小,因此正餐快餐化也要找到自己的差異化。
也就是解決基因問題,做好創新是有必要的。
2、組織力
連鎖餐飲的系統性要求比較高,云味館的成功與遲總系統化的先進思維是離不開的。只會做餐飲的餐飲人未來是會被淘汰的。
3、護城河
做好以上事情,你就形成了你自己的商業模式,也就形成了護城河。
蠔爺:用事件打造品牌IP
用事件增加曝光度、體驗感,增強客人粘性,蠔門九式的近期活動:
1、稻田晚宴,概念移植。以前帶客人去汕尾稻田吃蠔,這次把稻谷從汕尾搬到店里,打造原生態場景。
2、開蠔大賽。秋冬是蠔的豐收時季,順應時勢讓客人參與開蠔比賽。
3、與餐飲O2O聯合主辦日本仙人煮飯。匠心文化的傳承、一生都在做這一件事。
4、千人蠔宴
每年蠔季,都做尋根之旅,持續做了十多年。憑借“千人蠔宴”刷爆朋友圈,先后被廣東衛視紀錄片《老廣的味道》和央視創業欄目《致富經》采訪報道。
去年,汕尾兩天一夜行(含1晚,4餐)870元,以不盈利為目的,給客戶回饋。一個蠔季加做了十多場活動,每次都是我親自陪同講述。
老碗會:合理縮小店面
1、店面縮小
老碗會店面投入成本一平米1.3萬,面積最大的店:150平方左右。
現在租金上漲,只有將單店面積縮小,選址能力才能上升。
店面面積縮小后,客流量并沒有減少,品質和價值上升,顧客還是愿意排隊。
但排隊就會給管理增加難度,對廚房的要求就高了,所以這一部分就是接下來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
不過從結果上來看,面積縮小了,回報卻上升了。
2、不要一味減小店面面積
節省面積對我們投資來講是有利的,但對于長期經營是不利的,因為這樣做員工的工作環境不好,不便于操作,我們從小店做到大店也是基于這個前提。
現在做小店,在招人、留人、管理方面是有難度的。因為現在人不好招,培養人才不容易。而且特別小的店本身就沒幾個人,團隊就鏈接不起來。
這種對人的要求更高,員工素質的好壞,包括你的接客的能力,直接影響你的營業額。
產品越少,可能這樣簡化越好。
3、回歸商業模式
我們每個店都在不斷地嘗試和摸索、不斷的迭代,最后回歸到商業本質:產品是基礎,其次是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才是你的核心,商業模式背后再往上升華就是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
顧客看到的永遠對外的,商家只有把對內做好,才能去對外。很多跨界做餐飲的,覺得餐飲門檻很低,當然確實很低也很好復制,但只有把內功做好,才能盈利。
蛙來噠:專注聚焦提高業績
1、品牌定位很重要
蛙來噠源于長沙,一個最不缺創意和明星效應營銷的城市。
2009年嘗試4個品牌,5種不同類型的餐廳,其中3個品牌虧損,但是沒有放棄,而是復盤找虧損原因。
2014年開始認定了“單品“趨勢,聚焦做蛙來噠,今年單店業績上漲40%!
定位正確才能確定企業發展的方向,西貝曾3次更改定位,從西北菜到烹羊專家最終定位在西貝莜面村這個品類。
2、管理是內功
內部管理對于企業很重要。我們企業對于培訓非常重視。特別消費升級的今天,優質的服務能讓企業在競爭中占有先機。
對于員工,我們會從以下方面進行培訓
①企業文化
②標準化管理
③樓面標準化
④廚房標準化
⑤危機處理
我們企業推行教練員制的輪崗晉升機制,能說會道后,才能晉升。
3、運營思維
我們比起更關注普通到店消費者的感受,所有營銷圍繞到店客戶來做。
如等位時候小活動:
①送水果,并有折青蛙等小活動,
②人特別多的時候做游戲(下蹲、轉圈、霸王餐等)
③翻花繩活動,翻得越大,折扣越大
正餐快餐化需要過5關
正餐快餐化是未來的一大趨勢,但仍有很多路要走。正餐想要快餐化,需要闖過以下5關:
1、洗腦關:要用快餐的運行規律做快餐。
正餐企業做快餐,必須依據快餐的本質特征,了解快餐的發展思路和模式,越是成功的正餐企業經營者越要擺脫以往的正餐運作經驗,充實和彌補快餐的理念思維。
2、標準關:實現快餐產品的標準化。
快餐連鎖一定要標準化,只有完成標準化,快餐才能從單店往多店發展、從小型企業往大型企業發展,否則無法形成規模的連鎖經營,企業也難以生存。
中華餐飲博大精深、口味多樣,這反而成了標準化的阻礙,如烹飪的溫度、過程、技術都無法量化,全憑廚師掌握火候,做出來的菜肴也就千人千面。
3、模式關:重新打造市場商業模式。
正餐企業的成功不能完全替代快餐企業的成功,其中成功的市場商業模式是開店的基礎。中盛聯成投資顧問專家提出,企業的商業模式包括:顧客定位、盈利模式、資源組合、系統流程和價值增值等要素。
4、系統關:打造連鎖管理體系確保成功。
正餐企業的管理系統和快餐不完全相同,做快餐需要結合快餐模式建立,特別是前期必須建立起營運支撐體系才能復制發展。所以,正餐企業做快餐還要闖的“系統關”。
5、價位關:降下身價和經營的檔次。
正餐企業經營者從上千、上萬經營平米的店面,轉向一、二百經營平米,總會認為店面太小,不值得一做,所以往往喜歡開大店、七、八百甚至上千平米,產品也是多多益善,裝修不能太簡單,否則有失體面和檔次等。
正餐企業闖過這“五道關”,不一定就說明快餐連鎖的最后成功,也許還有許多關卡要闖,其中,最關鍵是要明白一點:不能完全以正餐的思路和經驗去做快餐。
– END –
作者 | 羅華山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2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