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餐飲O2O”關注我們
明星當老板看起來頗為風光,但做餐飲是標準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的行業,不少明星小看了經營餐廳的難度,最后落得砸錢打水漂的下場,即使有粉絲加持,也逃不過關門的命運…
都市快報10月27日報道,在杭州“很高興遇見你”餐廳門前,圍著十幾個人,拉著一條討債的橫幅,很晃眼地寫著“很高興遇見你,還我血汗錢”。
一個三十出頭的小伙子說,他們都是寧波過來的,‘很高興遇見你’之前在寧波開的店,前段時間倒閉了,他們都是跟寧波店有生意往來的,都被餐廳欠了錢。”
年輕人旁邊一個女人,還帶著兩個兩三歲的孩子。她跟孫先生說,她是蔬菜供貨商,
她于是下了血本,前前后后為那家餐廳供應了價值幾十萬元蔬菜,對方雖然陸續付了一些賬,但還有50多萬欠款。
另外,現場其他人也紛紛說,有的是給餐廳提供調料,有的是裝修的等等,欠款都是幾十萬元。
“很高興遇見你”寧波店處在市中心,2015年8月10日試營業,挨著奢侈品一條街,地段很好,但餐廳卻在一個地下室里,周圍環境一般,而且還不好找,除非特地為了這間餐廳找過去,一般很少會有逛街和路過的客流。
另一方面,一些去吃過的市民普遍反映,餐廳餐品口味一般,對不上寧波人的口味,性價比也不高,再加上之前無證經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餐廳生意每況愈下,到上個月已經關門歇業了。
“很高興見到你”怎么了
無獨有偶,蘇州也有一家“很高興見到你”因涉嫌違法經營被查處。
6月,這家餐廳來到了蘇州就引起了一大波粉絲的尖叫!為了他,排隊N個小時也覺得心甘情愿…
但畫風突轉,最近卻爆料出一則新聞:韓寒“很高興遇見你”餐廳涉嫌違規經營!!!
今年8月份,蘇州的另外一家“很高興遇見你”遭遇裝修公司討薪,有人怒氣沖沖鎖了韓寒蘇州餐廳的門。
“國民岳父”沒有承擔起“國民”品質,為何韓寒的餐飲事業頻遭危機?
明星開餐廳陷入怪圈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餐飲行業自古以來就備受歡迎。
餐飲業的投資成本可控、資金回籠快、回報率高、入行門檻比較低,吸引了眾多投資者,明星們也紛紛跨界開起了餐廳。但結果如何呢?
趙薇曾在北京三里屯開了一家占地1000平方米的“樂福餐廳”,不到一年就倒閉了;
郭德剛的“郭家菜”餐廳,主理北方菜,吃飯還能聽相聲,但沒能熬過“三年之癢”;
胡歌曾因不懂經營,經常給來捧場消費的朋友亂打折扣,投資500萬元的“匚Fount”餐廳一度虧損嚴重。
至于在餐飲業屢敗屢戰的成龍,只能說他可能真的是“懷揣”著美食夢吧!
明星開餐廳具有兩大優勢:一是人氣旺,二是資金充裕。人氣是明星的最大優勢,僅靠明星的個人知名度和魅力就會吸引大量的媒體和粉絲的關注與光顧。
按道理,明星開餐廳成功的幾率很大。但是,依然有很多明星栽在了餐飲界。
明星為何難圓餐廳夢?
如果你以為有了明星站臺就能玩轉‘粉絲經濟’,那就大錯特錯了。一個又一個的明星餐廳開了又死,粉絲效應沒有把餐廳推向繁榮,反而成了死亡的加速器。
明星餐廳的粉絲效應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粉絲經濟’是需要經營的。說白了,開店和娛樂圈一樣,沒有好作品,所謂的名氣都是一時的。
1、倒店三大原因:太貴、難吃、服務差
一家餐館只靠粉絲的支持可以撐下來嗎?答案是否定的。經營餐廳最重要是口味、口味、口味。一家餐廳要能生存,味道才是吸引客人回流的主因。
顧客對經營不善的明星餐廳評價多半是:價格太貴、性價比低、口味不地道、服務也不好,除了名氣沒有其他的……
多餐飲品牌經營的周杰倫頗有感概:“起初由于明星效應上門的歌迷、影迷都是暫時的,餐廳要經營下去關鍵還是靠食物的美味。”
其實,所謂的“難吃”或許是顧客的心理印射,可以用到這么一個公式:
顧客滿意度=產品真實品質/心理預期
一個開在繁華地段,如此高大上的明星餐廳,因為講求“高翻臺”而難以做到菜品口感上的極致,再加上顧客對高大上版明星餐廳的高心理預期,兩兩相加,滿意度自然低,評價自然更差。
其實,還有一個公式:顧客能否再來=以產品為導向的顧客體驗,請注意!產品是前提!如果產品本身的打磨不夠,越大的名氣,越多的明星自帶粉絲加持,反而對餐廳品牌有越大的反作用力。
2.明星并不懂得餐飲管理
在這個品牌效應至上的年代,餐廳最重要的就是管理。但是明星們沒有任何經驗,同樣也沒有任何時間進行有效的管理。
餐飲行業的經營中存在太多財務方面的漏洞,明星在完全不懂經營的情況下,很可能真的會出現那句笑話,也就是:被合伙人賣了還給別人數錢。
現實中,絕大多數明星開餐廳最后的失敗,其實根源就在他們找到了一個不靠譜的管理合伙人。
3、多維度營銷牌:選址、服務、口碑
多數倒閉的明星餐廳都存在管理混亂、價格虛高、食物難吃、服務差等各種問題,這些不是明星餐廳才有的問題而是失敗的餐廳的通病。只是出現在明星餐廳身上,由于明星自帶的熱點光暈才讓事態得以擴散被多數人知道。
所以利用自己的明星效應加強多維度的推廣宣傳,最大程度的利用自身優勢造勢之余也要妥帖的管控好餐廳的選址、服務等附加方面。
這些就是餐廳除了口味之外立足的關鍵法門,沒有一個食客愿意吃一頓不開心的飯,而海底撈這種餐廳之所以如此火爆也是有賴于自身的服務。
餐飲,是一個落地的產業,顧客最本質的需求是口味,但口味在今天或許已遠遠不夠成為顧客粘性的保障。餐飲品牌被認可,除了口味,還需要自成IP—有價值、有內容、有個性。
明星開餐廳經歷了從野蠻生長到試錯到探索商業模式的三個階段。我們不難發現,其實他們最大的優勢:粉絲加持,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有用。
因為,僅僅依靠明星粉絲就能養好的,不過是一間野蠻生長階段的小店。
如果要做品牌餐飲店,明星的IP效應和粉絲反倒成為了餐廳的絆腳石,因為在品質恒定的前提下,顧客對明星餐廳更高的預期會使滿意度降低,從而導致口碑差、復購率低。
最終我們發現,不管是明星開的餐廳,亦或是普通人的餐廳,想要形成穩定的商業模式最關鍵的是你所打造的餐廳能否自帶吸粉能力!
明星餐廳其實不過就是一家宣傳省心一些的普通餐廳,到頭來如何經得起食客的考驗,如何持續的經營下去,仍舊沒有什么捷徑可走。
– END –
作者 | Lilo
來源 | 餐飲O2O
編輯 | 小貝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3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