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餐飲O2O”關注我們
市集營造了一種消費氛圍,但對小品牌也提出了挑戰。它們得提高產品完成度,品牌的定位要更清晰,知道商品要賣給誰,還要在工藝上把它生產出來,通過合適的渠道把它銷售出去,僅有一個好看的淘寶網站是不夠的。
你聽說過在購物中心里游走的集市嗎?你聽說過只在商場里停留3天,就消失的美食跳騷市場嗎?
伍德吃托克(Woodstock of Eating)這樣一個北京民間集市,大家可能還不是很熟悉。
在購物中心里,它每天的客流量等于其他門店的兩倍,剛開業就創下了每天2萬人次的客流量以及100萬銷售額的記錄。
和其他的主要賣服飾和小飾品的集市不同,伍德吃托克集合了美食達人、音樂和潮人,是一個翻版的布魯克林夜市(Brooklyn Night Bazaar)。人們可以一邊吃一邊逛,看看有意思的東西,現場還有DJ或者樂隊給集市制造輕松、歡快的氣氛~
“這不是價值觀、美學、情懷的問題,說到底,市集終歸是門生意。”
它的產品是來源于幾十個品牌商家,與獨立冰激凌品牌 Vivi Dolce、茶飲品牌 Smash a Cup、糖果品牌“甜牙齒”等品牌合作,同時與500 多家小微餐飲企業合作,并在購物中心的某一個區域,不定期地為來往消費者舉行美食之旅。
其中,外國的餐飲品牌占 30% 。從這點也可以看出,商家入駐到這里,既能做到產品的營銷功能,也傳播了自己的品牌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想到伍德吃托克體驗,一定要交門票,門票價一般是50元/位。在這里,顧客可以瞬間變成吃貨。
目前已經走過了北京三里屯、鄭州等城市的商業購物中心,2015年3月,伍德吃托克推出了3場集市體驗,分別是春天、夏天和秋天。
但和商場、購物中心這些傳統的零售業不同,市集并不是一門成熟的生意。
在商品經濟不發達的時代,人們會在一個特定的地點進行商品買賣,也就是“趕集”。在這種周期性的市集里,人們除了買東西,還可以逛吃逛吃、看看雜耍。現代市集有了更專業的運作方,也有了更多的傳播途徑,但本質上還是提供一種聚合式的消費體驗。
在世界各地,混雜著新鮮玩意兒的美食市集并不少見。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紐約布魯克林夜市了。
線下市集就像是一種即興存在的實體店
對于選址,伍德吃托克用商業地產的思維模式做運營,他們認為,一樓入口處是最吸引顧客目光的地方。因此,伍德吃托克決定將每次的活動都放在商場的一樓進口這一黃金地段。
伍德吃托克 2015 年活動現場
線下市集就像是一種即興存在的實體店。
單場活動銷售 200 萬后,會碰到哪些問題?
最終,這個小團隊在 2015 年做了 3 場活動,分別在春天、夏天和冬天,每場活動的主題各不相同,一場比一場來得人多,到了11 月份,單場活動銷售額升至 200 萬。
問題也就隨之而來,如何保持活動的可持續性?要以何種頻率組織這樣的美食市集?
三位創始人都是離職出來創業的,如果活動頻次不高,他們的收入也就缺乏可持續性;但他們也不愿意一味地提高活動頻次,認為這樣會抑制“伍德吃托克”品牌的生長曲線。換句話說,年輕消費者們很快就會覺得不新鮮了。
其余的問題還包括,租金在上漲,門票卻不能漲得太快;來參加市集的大多是小品牌,它們的存活狀況也未必穩定。
“伍德吃托克”的活動規模在擴大,租金、場地搭建、內容采購、現場音樂和互動等成本讓團隊的營收壓力也在增大。他們不得不提升了門票,從 2015 年初的 30 元漲到現在的 50 元,還試圖與更多贊助商洽談。唯獨沒有上漲的是商戶的攤位費,去年,攤位收費兩天 500 元,今年最低價則是三天 700 元。畢竟小商戶是他們眼下最需要維護好的資源。
看起來,市集的模式挺適合這些小商戶。獨立品牌的定價通常比銷路廣的大品牌要高,品類更新也很慢。與其說通過市集提升銷量,倒不如說,線下活動是一種不錯的推廣方式。
“我們對營業額沒有預期,就是覺得好玩。現場的價格也會比我們正常的售價要便宜一些,大家開心就好。重要的是結識了一幫有意思的品牌,很多品牌我們還一直保持聯系,還有了合作的契機。”永璞咖啡的創始人鐵皮說。永璞是成立于 2011 年的上海咖啡品牌。
現在伍德吃托克和 500 多家小微餐飲企業保持著聯系,他們把商家分為三層,第一層是有成熟產品和運營能力的品牌,在細分品類里能排到前三,比如京 A、Traitor Zhou’s 爆米花和藏紅花,他們是有實體店鋪的;第二層是那些獨立的、小而美的品牌;第三層則是興趣群體。
第一層商戶的比例在 20% 左右,中間層次的商戶是體量最大的。伍德吃托克建立了一個線上表單,以便吸納那些有實驗性、有體驗性的新品牌。
伍德吃托克市集的第一場活動辦于 2015 年 3 月份,共有 73 個商戶參加,包括獨立冰激凌品牌 Vivi Dolce、茶飲品牌 Smash a Cup、糖果品牌“甜牙齒”等等。
“甜牙齒 sweetteeth”針對市集制作的特殊試吃包裝
“甜牙齒 sweetteeth”
永璞茶包
永璞咖啡
目前伍德吃托克還是靠三位創始人的個人投資運轉著,投資人大多想讓美食市集快速擴張——如果一年做上30 場,每場來 1 萬人,就能波及到一個 30 萬人的潮流群體。
希望把美食市集做成城市品牌,就像音樂節一樣
除了把“伍德吃托克”做成平臺,投資商們還有更多的設想,比如開發一套綜合結算系統,實現小微企業在活動現場的結算;或是租下一個地點作為永久性活動場所,做商鋪的 Airbnb,在這個階段,團隊需要保證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如果急于增加場次,看起來并不是個明智的選擇。
他們也開始在其他城市參與一些商業性的活動。今年初,鄭州東潤城“伍德吃托克”開幕。鄭州東潤城是鄭東新區白沙的一個住宅項目, 2015 年 5 月建成。44 個商家參與了當時的那場“伍德吃托克”,其中 11 家是張琦團隊從北京、上海拉過去的,剩余的則在當地招募。
地產商相信,這能幫助商場在短時間內聚集起人流,抬升新盤的知名度。外地商家也樂于通過這種活動檢測產品在不同市場的反應。
在市集界,和地產商合作的做法并不新鮮。北京有機農夫市集起源于 2006 年,最開始以一兩個月一次的頻率進行,現在已經能做到一年超過 150 場。
除了選址在住宅小區附近,他們也和商場進行長期合作。“在和商業地產合作時,市集一般是不需要付場地費的。畢竟市集能帶來人流,對地產商來說,這是個互贏的事。”有機農夫市集的負責人常天樂說。
北京藍、北京灰和北京紅都是軟質奶酪
伍德吃托克 2016 鄭州活動
這種做法讓“伍德吃托克”找到了另外一個盈利點,這種模式有點兒像是“京城博名、京外博利”。今年他們會變得更有規劃性,營收會更多元一些:計劃做 6 場活動,4 場在北京,1 場在上海,還有一場在其他城市。這意味著每 2 個月,“伍德吃托克”便會曝光一次。
“先把名聲做起來,下一步才是利潤的收割。”張琦說,他希望創造下一個像音樂節一樣的城市品牌——現在的“伍德吃托克”距離這個目標,還有點兒遠。
除了這些選址吸引顧客又敏感的位置,再加上伍德吃托克的美食與新奇的集市逛街方式,消費者能夠感受到一種聚合式的消費體驗。
其實,在這樣注重體驗的時代中,對于伍德吃托克來說,如果他們的活動頻次不高,收入也就不會持續性;當然,如果不一味地搞活動,年輕消費者很快產生厭倦感。
– END –
綜合網絡 | 整編:餐飲O2O-小貝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3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