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長沙米粉發跡于20年前的深圳,我記得最早的兩家是在華發路上。門對門,中午飯市時,馬路兩邊排隊的長龍是一景。別家飯市都過了,他家還在排隊,非飯市大家的店里都空空蕩蕩的,他的店里還有半成座~
家家米粉最拿手、最有口碑的應該是香菇菜心粉,牛腩粉面,湖南豆干等等招牌品種~
他的分店大部分處在二三線社區商圈或者當時的城中村。百八十平米的小店,簡單而略顯粗糙的環境,七八個粉面品種,一二十塊錢吃得飽飽的。湘味十足,非常受歡迎。特別是相對于川湘一帶的人,就好這口!
我記得,身為那個時代的快餐一線品牌,大家私下里經常議論,言語當中感覺酸酸的,不屑里又帶著幾分羨慕~
你說就那么一破破爛爛的小店,里邊黑乎乎的,七八個粉面品種,幾個老大媽在那忙活著,要什么沒什么,空調還沒有電扇涼快呢,怎么就每天吃飯的人烏央烏央的,都跟不要錢似的,真的想不通~
我們曾經派人私下跟蹤過,他的食材是怎么加工配送的?他的湯底是勾兌的還是濃縮湯?他的供應鏈是如何保障的?
經過幾天摸黑臥底,探子來報:每天天不亮,老板親自開著面包車,赤膊上陣。將頭天晚上剛剛煲好的濃湯,裝在一個個大大的保溫桶里,鹵好的大塊牛肉和各種食材散發著熱氣,一間間挨個送到遍布城區的9間分店里~
摸底的結論是:別想的太復雜,人家就是土辦法,常溫配送,專心,務實,勤力,貨真價實,沒什么捷徑可走,賺的每一分錢都浸透著汗水,都是人家該賺的~
一晃,到了2013年,圈內傳出了爆炸性新聞,家家米粉被湘鄂情收購了!聽說小一個億呢,這下老板可發了~
要知道,當時的湘鄂情可不像現在,雖然談不上是鼎盛時期,剛剛有點掉頭朝下的跡象,但仍然屬于財大氣粗,屬于高高在上的上市公司,花幾個小錢,收購幾個小兄弟,純屬撒撒水啦~
自那時開始,東家易主,游擊隊搖身一變成為正規軍,家家米粉在短短的兩三年間,由9間店迅速的擴張到50多間分店。然后,又開了關,關了開的到了今天的20多間店。
從收購之日起,龐大的職業經理人團隊陸續進駐管理層,家家米粉全新的、鳥槍換炮、改朝換代的新時代到來了~
但同時,家家米粉的噩夢也就從此開始了~
說起來應該不算是馬后炮。自收購起,從新開的幾個門店表現來看,我當時就預言,家家米粉在誤入歧途、在不堪重負、在重蹈覆轍、在把自己懸起來、在脫離市場和經營規律,結局已經是注定了~
罪魁禍首是湘鄂情,是湘鄂情的高高在上、自以為是、賽道混亂導致小企業患上了“大企業病”,從現在來看,病情還遠遠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仍然在急劇惡化中~
為此,當今江湖第一神醫孫大夫想給大家好好的掰扯掰扯:
1
第一點、自大到爆棚,敢搶一線,敢和銀行叫板!
從二三線社區商圈的草根定位直接搶一線,新開的門店赫然的出現在商業旺地和寫字樓商圈,其租金和轉手費敢讓銀行咂舌,氣魄可嘉,但誰難受,誰知道~
您可是賣米粉的,不是開銀行的,你的產品承載力夠不夠?利潤空間有多少?掏出的錢猴年馬月能賺回來呢?~
2
第二點、店型擴大,營建費用陡增
從之前七八十平米的小店一躍開到一兩百平米,一二十萬的投入變成了一二百萬。店里裝修得富麗堂皇、披金戴銀,農民做地主我看也只有這樣了吧~
別說是賺錢,五年折舊能不能折得回來,還真不好說呢?~
3
第三點、產品大幅擴充,門店不堪重負
店大了就得往里面塞產品,我們看到,木桶飯系列上了,各類小吃飲料品種增加了,什么醬骨架了~臭豆腐了~糖油粑粑了,不管合不合適,只要市場追捧我就上。
但是你的廚房功能滿足不了現場制作的要求,只能是工廠的成品預制或者二次加熱,這樣的品質有競爭力嗎?
另一個角度,增加產品就要增加操作環節和工作量,就要擴充人手,就要給供應鏈增加難度,就要導致浪費,就要精力分散無法聚焦,就有可能顧此失彼,造成管理水平降低,顧客滿意度下降,而這些舉動到底是在做加法呢還是在添亂呢?~
4
第四點、品質大幅下降,離市場越來越遠
之前賴以生存的品質嚴重下降,多年與顧客建立起來的互信關系大打折扣,這還是之前大家所熟悉的家家米粉嗎?
湯底為什么醬油味十足呀?
牛肉小塊小塊的,味同嚼蠟,一點脂肪感沒有~
外賣收到后成粉餅了,怎么還有頭發呢?
營運狀況的不佳導致員工收入的下降,引發管理渙散,漏洞百出,消極怠工~
從美團和大眾點評的留言中不難發現,各種質問和不滿似乎預示著,你們已經自亂陣腳、自抬身價,你們離市場和顧客漸行漸遠了~
結語:
黃粱美夢乍醒,好好的一草根的、貼地氣的民生品牌,換上新衣服后找不著北了,眼看著被自己活活的給糟蹋了~
可能當初的黃老板會想,我就一草根出身,做單品小店,靠務實勤力,貨真價實,口味第一,低成本運作;我只求穩健經營,創連鎖規模效益~
怎么換到你們的手上,仿佛是一夜之間得了一場大病,變得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呢?
– END –
作者 | 孫旭(餐飲O2O咨詢部門合伙人、資深餐飲經理人、中烹協休閑簡餐委副主席)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7大現象級餐飲品牌深度解析
餐飲O2O案例式新書熱售
▼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