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 Evans是在1963年就成功在美國上市的老牌連鎖餐飲企業; “餐飲+零售”的標桿案例:在2017年完成餐飲業態到流通食品企業的戰略轉型,將餐飲業務打包出售,集團戰略聚焦在流通食品的零售業務
01
Bob Evans的集團業務由哪幾方面構成?
● 集團2016年營收主要來源于兩塊:餐飲業務和零售業務;
● 餐飲業務占比72%,零售業務占比28%,Bob Evans是美國市場頭部的冷藏及冷凍食品生產商。
02
Bob Evans 餐飲的定位是怎樣的?
● Bob Evans餐飲品牌是針對家庭群體的正餐定位,包含堂食和外賣業務,全時段經營,從早上6點到晚上10點;
● 2016年年營收9.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1億元);
● 截止到2017年,品牌在全美共有523家門店,高峰期間曾達到過600+門店;
● 堂食人均消費9.44美元(約60元人民幣),每日到點客流穩定在500人次。
03
零售板塊的經營情況如何?
● 零售板塊年營收連續五年增長,2017年達到3.95億美元(折合25億人民幣)
● 銷售渠道分布在全美3萬多個零售店。
04
Bob Evans的零售模式具備什么核心優勢?
● 規模優勢:以其中一條產品線冷藏小食系列為例,Bob Evans在整個市場占有率達到50%,占據絕對No.1地位(Note: 不像高度分散的餐飲模式,零售模式下的產品一旦具備了品牌認知,將會收獲極大的規模優勢,快速滲透目標市場);
● 客戶粘性:復購率達到64%(Note: 注意其他競品的復購率也都普遍在50%上下,可見零售化產品的用戶粘性相比于餐飲要普遍更高)。
05
從餐廳到零售,Bob Evans的戰略轉型
● 2017年4月,Bob Evans將餐廳業務整體打包出售給私募基金,價格為5.65億美元(人民幣35.5億元);
06
Bob Evans轉型的4大原因
1. 餐廳業務停滯不前
● 餐飲業務,止不住連續下滑的頹勢;
● 從質和量上,都有問題,單店業績和門店數都面臨很大的壓力。
① 堂食萎靡,單店業績下滑
② 連續關店,門店數下滑
2. 消費者需求的變遷
● 方便快速+質量有保證+口味多元化
● 消費者購買預包裝食物的意愿更加強烈:
3. 機構冗余,定位聚焦到成本結構更優的商業模式
● 零售業務的運營凈利潤達到18.3%,對比餐飲業務只有3.7%;
● 餐飲業務出售后,人員規模由33000+人縮減到1000+人;
4. 來自資本市場的壓力
● 傳統餐飲行業的估值倍數僅有8xEBITDA,相比之下,快消屬性的預包裝食品估值達到14xEBITDA。
相同的企業經營盈利狀況之下,預包裝食品的零售模式,相比于傳統餐廳業務,要獲得更高的估值;
07
四條產品線,四個發展策略
08
提前做好3年戰略規劃
● 2張表分別是2017年,和2020年,四條產品線銷售量的預估;
● 對機構的2B業務比重增加,更高效利用的現有產能。 Tips: 餐飲企業有多少能對自己未來3年進行合理的規劃,沒有規劃,你的產能都是沒辦法提前安排的。
09
工廠的產能優化
● 5家自有工廠,負責不同產品線的生產;
● 20家生產外包合作伙伴,在需求高峰的時候形成有效補充,在17年這些外包生產占到整體產能約17%。
– END –
作者 | Lilo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7大現象級餐飲品牌深度解析
餐飲O2O案例式新書熱售
▼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4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