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以來飲品下降15%以上 商場明年還是好戰場嗎


    12月19-21餐飲連鎖加盟營銷大課


    在商業體,最好是當地最繁華的CBD有一家旗艦店,是很多茶飲品牌的流行玩法,其用心所在,要么是C位出道玩資本;要么就是建模定標塑造品牌形象,以擴大影響力。


    但這種畫風2019年要變了,而且是大概率事件。


    在說清楚這個問題之前,必須要看上幾組數據:


    第一組數據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1月PMI數據顯示,非制造業增長有所放緩。非制造業PMI的分類指數中,從業人員指數位于臨界點以下;非制造業投入品價格和銷售價格指數環比均出比大幅下降。


    分行業看,道路運輸業、餐飲業、房地產業、居民服務及修理業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于臨界點以下,業務總量有所回落。


    ▲PMI數據顯示圖


    第二組數據


    進入11月份以來,茶飲行業景氣普遍下滑,與往年同期相比,銷售額降幅多達15-20%左右,其中北方及中西部區域市場尤甚,華南稍好。


    ▲2018年茶飲行業銷售數據顯示圖


    第三組數據


    據贏商大數據中心監測,2017年,錄得購物中心首層平均租金638元/㎡/月,同比增長1.4%。分季度來看,第4季度新增供應集中入市,加上多個節日的拉動,其錄得的租金水平最高,為642元/㎡/月,環比增長0.8%,同比上漲了2.2%。


    2018年前三季租金整體水平水漲船高。一線城市好商場,月租金逼近30元/天/平,二三線城市也10—20元/天/平。



    第四組數據


    大多數餐飲,10%—15%是一個合理占比,但在商場,大部分已經超過20%,超過30%紅線的,比比皆是。

     

    “業態不夠餐飲湊”,在幾乎所有的商業綜合體,這幾乎是每個招商人員的口頭禪。自2011年起,餐飲的比重從過去的占值10%,到如今平均占值40%以上。近年來,由于毛利高、對租位相比要求不算太高,茶飲尤其受青睞。



    但是,瘋狂進入之后,供大于求,很多餐飲的日子并不好過。有些商場的餐廳短短一年就關了一半,原因是周一至周五客流量太少。


    業內人士透露,在大多數一二線城市,能盈利的商場餐飲只有20~30%,其余要么等待租期到期撤離,要么在苦苦支撐。

     

    01

    開新店,基本不太考慮商業體


    “我現在開新店,商業體基本不太考慮了,如果有合適位置的路邊店面,我寧愿考慮這類店址。”類似這樣的選址觀念,目前在杭州餐飲經營者中日趨普遍。



    事實證明,商業體在漸漸失去人口紅利之后,其競爭力還是難及多年前開店盛行的“金角銀邊”選址法則。


    最近這段時日,記者多次考察杭城各個區塊的商業體,普遍印象是客流稀稀拉拉,曾經作為商業體的“票房良藥”,很多知名餐飲商戶也是門庭冷落,營收遠不及預期。


    “裝修一家店動輒一兩百萬,三百方左右的營業面積普遍用二三十個服務員,這已經很省了,這些支出加起來結合每天的營收想要實現兩年回本還是有點困難,就算兩年半回本了,接著又要投入裝修……”



    還有一些經營者告訴記者,現在有部分餐飲店是以扣點的方式取代一部分租金,“雖然房租減少,商業體要收取營業額10%-20%的扣點,如今餐飲業毛利率低眾所周知,所以算下來基本還是難賺錢。”


    而很多商業體對業態的規劃和布局同樣值得思索,以新近開張的IN77為例,今年開始爆紅的“海鮮量販+堂食體驗”模式,同時出現在地下一層和地下二層,茶飲店并排著開,相似業態的接近位置直接造成客人分流。

     


    02

    溯因:商業體幾宗罪


    商場強勢,沒有安全感。雙方地位嚴重不對等,餐飲商家在業主面前沒有話語權。賺錢,商場高抽成,不賺錢被強制退出,極沒有安全感。


    一個餐飲朋友在某商場開業一年多,投資還沒收回,商場就以規則調整為名強制搬出,補償費只有20多萬一點,真坑爹!



    品類同質化嚴重。一家商場,有10多家茶飲店、2家烤魚、2家相同價位的海鮮自助,這是福建某商場的真實寫照。固定的客源下,同品類廝殺已經成為商場常態。


    死商場越來越多。第一波進城市綜合體的餐飲,都吃到了紅利。現在,商場數量已經飽和,冷場、死場越來越多。


    關系復雜,疲于應付。做商場餐飲的同行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和某商場某總關系很好……



    談話間,顯露一絲隱秘的微笑。不搞好關系,一進不了場,二進了也日子不好過。有餐飲同行,為了進場,被威逼利誘拿出8%股份給商場某總。


    資源被大品牌占據。好位置被大品牌先占,就不用說了,現在最難的是連商場的廣告資源,一般餐飲也很難拿到。


    投資成本高。為了在一大排餐廳中吸引眼球,商場餐飲越來越比拼裝修。家家追求個性,投資成本越來越高。外婆家火的那段時間,一餐飲同行的一家商場店,400平投了600多萬,猴年馬月才能回本。


    被綁架。因為進了某商場一個黃金位置好場,此商場又在一四線城市開場,商場暗示你:必須得跟著。如果不跟,這個場的位置也保不住。


    03

    應對:依然有20%—30%餐企盈利


    在大家紛紛撤出購物中心的時候,卻依然有20%—30%餐企實現盈利。現實的困境是客觀存在的,但并不是沒有出路。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漲價。這確實是個簡單粗暴又有效的辦法,但沒有強大的品牌支撐,商場餐飲客單價走高很難,即使高品質也難匹配高價格。同時,為吸引客流,商場餐飲通過各種優惠比拼價格,導致利潤微薄。



    除此之外,不得不提黃記煌,他們一直在嘗試新玩法,順應市場不斷求變,包括菜品設置、視覺形象、選址等。


    憑借極符合新商場風格的玩法、有噱頭的特色,黃記煌反而把過去的街邊店,都開進了購物中心。


    同時,不少新開業的商業綜合體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餐企的關系,對餐企的免租金或補貼裝修等促銷活動正逐漸增多。



    可以預見,當餐企洗牌基本完成,而地產慢慢趨于市場化,天平雙方力量漸漸對等,購物中心會在硬件(人流動線設計、上下水等)、軟件(活動推介、優惠力度等)上,將給予餐企更多支持。


    – END –


    來源 | 中國飲品快報(id:zgypkb)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選址 | 運營 | 產品 | 股權 | 營銷 | 組織

    外賣 | 快餐 | 茶飲 | 燒烤 | 日料 | 小吃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行知研習社

    西貝 | 九毛九 | 胡桃里 | 松哥 | 八合里

    大腕鰻 | 姚酸菜魚 | 黑白電視 | 蛙小俠

    餐飲法律:餐飲法務官 | 餐飲投資

    杰夫與友:智能營銷墻 | 臻選空間設計

    全案策劃:熊貓設計 | 管理系統:食通寶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4891.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2月10日 23:00
    下一篇 2018年12月11日 07:2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