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的中國餐飲業品牌發展論壇在上海國際商業年會上隆重舉行,會上,中國餐飲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餐飲研究院院長吳堅發布了“2017年全國商業中心top50餐飲品牌分析報告”。
該報告分析了2017年商業中心及其餐飲品牌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并從四大維度,用八大指標詳細分析了全國商業中心top50餐飲品牌品牌熱度、品牌張力、品牌美譽度和品牌活躍度以及各業態菜系、人均消費、地域分布、熱銷菜品等。
報告中大數據來自上海辰智中國餐飲大數據研究中心數據庫,目前研究中心沉淀了2700萬+網點數據、30萬+居民消費數據、600萬+餐廳數據、100萬+食客數據、60萬+菜品數據等,為商業中心招商、地塊評估及智慧運營提供大數據分析服務,精確制導,有效招商,為餐飲品牌開店選址、網點規劃等提供數據評估服務,為餐飲上下游企業渠道進入、拓展和精耕、精準營銷提供決策支撐。
報告中指出傳統成熟的知名品牌仍占市場主導地位,具備鮮明文化特色、生活方式創新的餐飲品牌,在如今的體驗式商業中心比較受歡迎,商業中心您了解餐飲品牌的發展態勢嗎?了解餐飲品牌的喜好嗎?那么如何快速全面了解并實現快速招商呢,“大數據精準招商”的時代到來了!
本報告由上海辰智餐飲中國大數據研究中心與中國烹飪協會聯合發布;由上海辰智中國餐飲大數據研究中心提供大數據與數據分析;最終解釋權歸中國烹飪協會。
1
2017年商業中心及其餐飲品牌發展概況
我國商業中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趨勢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止 2016 年底,全國大中型購物中心項目數量已超過4000 家。2016年全國新增大中型項目為551個,比2015年多143個,增幅高達35.05%。增速過高使得商業中心供應過剩風險正逐步積聚。
中西部地區餐飲行業將迎來快速增長
從總體來看,購物中心在東部發達地區占比較多。但隨著東南沿海地區商業中心的不斷飽和和中西部地區國家政策的加強,我國購物中心增長重心開始向中部、西南等地區轉移。2017年除華東地區購物中心增加明顯外,西南、華中地區新開購物中心增加明顯。
商業中心餐飲品牌“洗牌”加速
截至2017年6月,我國省、市、縣(區)商業中心內共計餐飲門店300198個,占商業中心內所有門店的24.7%。
商業中心內餐飲門店的增加促使餐飲“洗牌”開始加速。商場餐飲淘汰期從5年到3年到1年,甚至更短。30%的餐飲企業成為“炮灰”。餐飲品牌應該慎重選擇商業中心進駐。尤其是不太成熟的商業中心。
商業中心體驗式業態的增加
帶動其休閑餐飲產業的快速發展
隨著消費者購買行為的變化以及零售業態的多樣化發展趨勢,商業中心的功能早已經不再局限于購物,消費者開始在商業中心內尋求休閑、娛樂等體驗式服務,如兒童家庭消費、休閑娛樂消費、運動健身消費等。
作為集娛樂、休閑、購物等功能為一體的商業中心,其休閑餐已經成為餐飲業態中三大業態之一。
休閑餐和國際美食在商業中心餐廳的占比
高于全國餐廳平均水平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快餐/簡餐/小吃餐廳的占比高于中式正餐。
作為集娛樂、休閑、購物等功能為一體的商業中心,其休閑餐已經成為餐飲業態中三大業態之一,并且高于該業態在全國餐廳數量的占比。而火鍋、國際美食在商業中心餐飲業態的占比較少。
商業中心餐飲門店增速高于全國餐飲門店增速
作為餐飲品牌轉型升級和從區域品牌走向全國品牌的較好方式,商業中心餐飲業盡管競爭慘烈,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還是選擇進駐商業中心。據辰智餐飲數據庫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餐飲門店數達5813339個,比上年下降3.48%。商業中心餐飲門店達300198個,比上年增長185%。增速遠高于全國餐飲門店增速。
商業中心餐飲品牌發展特征
餐飲品牌主體:傳統成熟的知名品牌仍占市場主導地位。
發展路徑:
(1)商業中心己成為餐飲企業從區域品牌向全國品牌發展的重要路徑,但商業中心內高租金、高競爭、多機會,使得中小型餐飲企業對是否進入商業中心出現兩難選擇。
(2)商業中心為初創品牌和轉型餐飲企業創造了良好機會,如爐魚、外婆家,但隨著商業中心餐飲品牌競爭的加劇,商場留給餐飲企業的培育期和淘汰期越來越短。
品牌文化:具備鮮明文化特色、生活方式創新的餐飲品牌,在如今的體驗式商業中心比較受歡迎。
消費主體:商業中心的多數餐飲品牌價位比較親民,趨向大眾化餐飲,成為普通工薪階層的選擇;
發展趨勢:隨著商業中心餐飲競爭的加劇,部分餐飲大佬開始撤離商業中心,轉向社區商業,如呷哺呷哺,星巴克。
2
2017年商業中心
TOP50餐飲品牌大數據商業分析
2017年商業中心TOP50餐飲品牌
大數據分析指標體系
圍繞商業中心餐飲品牌的發展環境,根據各餐飲品牌的發展實力(品牌張力)和消費者印象,我們最終確定了四大維度和八大指標所構成的商業中心餐飲品牌測評指標體系。
2017年商業中心TOP50餐飲品牌
大數據分析測評方法
為真實反映商業中心餐飲品牌的發展情況,確保數據準確、有效,根據各項指標在餐飲品牌測評中的重要程度,我們對構成綜合熱度值的品牌熱度、品牌張力、品牌美譽度、品牌活躍度四大維度設定不同的權重。最終得出商業中心餐飲品牌的綜合熱度值。
2017年商業中心TOP50餐飲品牌數據來源
以行業大數據為基礎,在廣度上,包括全國160個主要城市,4000個商業中心,30萬個餐廳和5萬個品牌,數據覆蓋范圍廣。
在深度上,從餐飲品牌,餐飲品牌分類,到不同類型的細分業態,以及品牌的人氣指數、好評度、創立時間、人均消費等不同層次進行了分析。
2017年全國商業中心餐飲TOP50品牌榜
TOP50餐飲品牌業態分布特點
中式正餐、休閑餐、快餐仍然是商業中心餐飲的主流業態。
Top 50餐飲品牌中,中式正餐占比最高,達28%;面包甜點、簡餐快餐等非正餐品牌占據第二梯隊,咖啡廳、小吃、燒烤等特色餐廳也有所上榜。
Top 20餐飲品牌中,休閑餐上榜8個品牌,反映出近年來休閑餐飲快速發展的勢頭。品牌實力較強的西式快餐在TOP20餐飲品牌中上榜3個。
與2016年相比較,變化顯著
業態分析
與2016年相比,商業中心TOP50品牌的業態變化非常明顯。中式餐館、國際美食、火鍋的數量均有所下降。而快餐/簡餐、休閑餐的數量明顯增加。體現出商業中心以購物為主向以休閑娛樂為主的轉變。
排名升降分析
2017年商業中心TOP50品牌中有31個品牌是2016年的TOP50品牌。
從排名變化來看,與2016年相比,排名下降的品牌較多。而排名上升的品牌較少。
2017年在前6個品牌中,除麥當勞從2016年的21上升為2017年的第四名外,其余排名變化較小,表明實力較強的公司發展比較穩定。
除此之外,漢堡王、滿記甜品、味千拉面和呷哺呷哺、周黑鴨、港麗餐廳等在這一年的排名也直線上升。而望湘園、阿香米線、小輝哥火鍋、云海肴云南菜、太興餐、蓉李記成都名小吃、外婆家的排名與去年相比下降明顯。
區域分布分析
與2016年相比,商業中心TOP50品牌中國際品牌的數量從2016年的14個上升至2017年的17個。而國內品牌(含臺灣)從2016年的36個減少至2017年的33個。體現出國內餐飲品牌的不斷強大。同時也反映出我國餐飲南強北弱、東多西少的區域差異。
新上榜品牌分析
新上榜品牌排名均靠后,表明知名老品牌的地位和競爭力比較牢固。
新上榜品牌中休閑餐的占比達42.11%,體現出休閑餐的發展勢頭較好。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快餐/簡餐/小吃等特色餐飲在商業中心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多。
Top50餐飲品牌四大維度和各業態Top50餐飲品牌詳細分析數據報告內容包括以下幾點,如若需要詳細報告,請在后臺留言索取!
了解更多精彩報告,請點擊以下圖片
中國餐飲大數據研究報告行業趨勢篇
中國餐飲大數據研究報告食客行為篇
2016年度新疆餐飲大數據研究報告
2016年度烏魯木齊餐飲大數據研究報告
2016年度廣東餐飲大數據研究報告
2016年度廣東湛江餐飲大數據研究報告
2016年度火鍋消費市場大數據研究報告行業趨勢篇
辰智科技-大數據應用專家
長按二維碼關注公眾號:辰智
轉載聲明:
1、如果您喜歡本文,轉載請申請白名單
2、歡迎您留言、提問
點擊“閱讀原文”,體驗大數據選址
原創文章,作者:辰智,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8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