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在開始,強行來個硬廣!
哈哈哈哈
以下是正文
“做出這個決定,我們考慮了很久。”不久前,高銘離開了工作生活12年的北京,舉家回到故鄉重慶。“重慶房價比北京便宜得多,孩子上學的問題也好解決。”
高銘的經歷并非個案。最近幾年,“逃離北上廣”成為經久不衰的熱門話題。除了高房價和子女教育問題,逃離理由還有霧霾引發的健康問題、戶籍門檻帶來的不公平感等等。
實際上,長期以來作為“人口抽水機”的一線城市,已隱現人口拐點跡象。據官方統計數據,2015年北京城六區、上海城區常住人口均由正轉負,去年北京城六區常住人口再度同比下降3%。
隨著一線城市人口疏解工作步入深水區,“逃離”不僅是主動告別,也包括了被迫離去。逃離者到底都去了哪里?
圖1-北上廣深人群遷徙圖
圖2-北上廣深人群流入城市TOP10
從北上廣深人群遷徙圖和北上廣深人群流入城市TOP10圖可看出,逃離一線城市的人群,主要流向了重慶、杭州、成都、廈門、蘇州等地。
重慶成最受青睞城市
那么逃離人群分別流向了哪些城市呢?
圖3-北京人口流向城市TOP10
圖4-上海人口流向城市TOP10
圖5-廣州人口流向城市TOP10
圖6-深圳人口流向城市TOP10
圖7-人口流入TOP10城市人口來源和弦圖
從圖3-圖7可以看出,在流入城市中,重慶對北上廣深流出人口均具有較高的吸引力,流入總量占比最高,成為最受逃離人群青睞的城市,其次為杭州、成都、廈門、蘇州、南寧、南京、長沙、武漢等。從整體上來看,逃離人群流入地區仍以周邊潛力城市為主。
這些城市大部分為我國GDP萬億俱樂部成員(GDP超過萬億的城市),經濟發達,就業機會多,被譽為“準一線”城市。
幸福指數高于一線城市
到底是什么吸引“逃離北上廣人群”流入這些城市?
房價和就業是已知的最關鍵因素。盡管本輪樓市上行周期房價漲了不少,但相比北上廣深,大多數人口流入城市的房價仍相對較低,“置業夢”更容易實現。
以2017年1月為例,據中國房價行情網數據,人口流入TOP10城市的房屋均價分別為:重慶7431元、杭州21821元、成都8808元、廈門38897元、蘇州15418元、南寧7535元、南京24936元、長沙7675元、武漢14381元、西安7152元。
這些城市工作機會也不少。近幾年,隨著金融、互聯網、通信等產業的迅速發展,世界五百強企業紛紛搶灘二線潛力城市,創業氛圍、總部經濟等直追北上廣深,催生出大量高學歷、高技能人才就業崗位。
圖8-人口流入TOP10城市及北上廣深擁堵指數、平均通勤時間、人均消費對比
在人口流入TOP10城市,除了房價低、工作機會較多以外,還擁有城市擁堵指數低、通勤時間較短或消費水平相對低等優勢。上述因素綜合在一起,意味著在這些人口流入城市工作和生活,人們的幸福指數要高于一線城市。
逃離的究竟是哪些人?
圖9-北京流出人口年齡分布
圖10-上海流出人口年齡分布
圖11-廣州流出人口年齡分布
圖12-深圳流出人口年齡分布
如圖9~12所示,逃離北上廣深的人群中,26-35歲、36-45歲這兩個年齡段的人最多,占到總人群的66.01%~77.21%。他們正值年富力強、為事業打拼的年紀,同時也是面臨安家置業和子女教育等問題的一群人。因此,在留守一線和奔赴二線之間,他們必須做出選擇。
逃離后買房還是租房?
在逃離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對北上廣深(尤其是北上深)高不可攀的房價感到絕望。那么,來到新城市,他們是選擇買房,還是租房?
通過對逃離北上廣深人群在移動終端對房產的關注行為(包括但不限于搜索、瀏覽等),用大數據對逃離北上廣深人群在新落腳城市的居住情況做了初步分析。
為了更準確地反映逃離人群對居住需求的趨勢性,在逃離人群關注行為的基礎上(圖13標注為地理逃離),疊加分析了有逃離意愿人群關注行為的大數據計算結果(圖13標注為移動關注)。
圖13-“逃離人群”在流入城市的居住情況
圖13告訴我們,逃離人群在流入新城市后,有買二手房意愿的占比55.18%,有買新房意愿的占比40.68%;有租房意愿的占比為43.62%;也就是說,多數人有意愿在新落腳地買房,實現安家置業夢。
然而,居者不易。隨著本輪房價普漲,很多人口流入城市的房價也都創下新高。對于剛畢業不久、又無法啃老的年輕人,買房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帶著置業的希望先租房,或許是更加務實的選擇。
人才爭奪戰打響
隨著人口流動的幅度加劇,人才爭奪戰在各大城市上演,送房子、送戶口、送錢,這些城市搶人籌碼一個比一個牛。
你的城市送錢了嗎?送錢跟你有毛關系,你又不是頂尖人才!(哭死)
感謝90度地產、全球人工智能的內容提供
辰智科技-大數據應用專家
長按二維碼關注公眾號:辰智
點擊“閱讀原文”,體驗大數據選址
原創文章,作者:辰智,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8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