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的營銷顧客越來越不買單,而很多餐飲大牌看似離經叛道的營銷卻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今,消費行業已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
在這個信息過剩的時代,不管內容本身、產品形態,還是運營策略,想要有好的傳播效果,“深諳用戶心理”都是關鍵。
那些效果卓越的營銷,大多基于以下4種心理效應。
01
波紋效應
波紋效應指石子投入水中,波紋由中心向外圍擴散。
在心理學中,這種現象大多表現為,中心人物依靠自己的人脈、社會地位等,可以對周圍人產生重要影響。
運用到營銷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新世相”的丟書大作戰。
該計劃發動黃曉明、徐靜蕾、張天愛等明星在北上廣的公共交通途中丟書,號召關注內心世界。
張靜初為“丟書大作戰”宣傳
這種明星帶動的讀書創意得到了廣泛認同,新世相公眾號發布的《我準備了10000本書,丟在北上廣地鐵和你路過的地方 | 丟書大作戰》3小時即獲10W+閱讀量,微博話題超2.3億閱讀;
基于“波紋效應”,餐廳若想擴大營銷影響力,可以尋找KOL做背書,提高流量變現的幾率。
比如:姚酸菜魚每年都會在一個固定的節日邀請國內知名的5星總廚來店內評測產品和分享,通過這些權威名人的效應,一方面提高餐廳流量,另一方面也為產品做背書。
再比如:作為現象級油燜大蝦品牌,松哥油燜大蝦邀請明星在店內做活動,并在之后設置明星專位,店內明星專位需要消費者提前預約,吸引了大批消費者。
02
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強調正向激勵的重要作用。
品牌對用戶的夸贊與認同,可以增加他們的自信心;為了達到他人的高預期,用戶會努力完成目標。
Keep是一款健身App,它就用到了羅森塔爾效應。
主頁面就打出“自律給我自由”的Slogan,在用戶使用過程中,可以收到粉絲或朋友的加油語音;同時App也會在適當節點給予用戶鼓勵,如“您已跑步4公里,用時40分鐘,加油哦”!
Keep的激勵性文案無疑提高了用戶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也助力該應用吸引更多粉絲,上線一年半獲得3000萬用戶。
Keep文案屬于心理暗示情景,這種激勵方法應用的比較廣泛。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選擇“關注性情景”“共勉性情景”。
“關注性情景”可以讓用戶獲得更多關注,比如曾經刷爆朋友圈的“小朋友畫廊”,用戶購買殘障兒童的畫后分享到朋友圈,塑造一種高尚形象;“共勉性情景”營造一種相互監督的氣氛,比如各App上的學習小組。
餐飲企業如何運用?
一些餐飲企業會在外賣的包裝盒上繪制顧客一些精心設計的頁面,附上正能量的文案。
03
錨點效應
誘餌效應
這兩種心理效應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為了引出真正的賣點做鋪墊。
具體來說,為了降低用戶對某種營銷方式、產品的抵抗情緒,可以先拋出一個“誘餌”,在讀者心里定下一個標準,繼而引出真正的賣點。
這種營銷方式的巧妙之處在于,誘餌一定沒有真賣點實惠,這樣兩相對比,用戶自然覺得“撿了大便宜”。
比如很多訂閱套餐都會標注原價,這種折扣營銷方法就應用了“錨定效應”。
除了在價格上設置錨定外,還可以從產品特色、產品性能等方面下手。
因此,要想加強某個選項的吸引力,就要制造錨定,形成沖突,給讀者留下一個“標準”的印象。用戶通過自行比較,提升了對某個產品的認可度。
04
稟賦效應
稟賦效應應用在營銷中,多指人們會給予已經擁有的、即將失去的東西更高的評價,極力挽留那些即將失去的機會。
“再有XX人,價格就上漲到XX”等話術可以制造緊張感,用戶害怕錯失優惠,紛紛購買分享。
此外,還可以通過限額的方式,比如王菲演唱會的宣傳,強調“4年只開一場”,制造產品稀缺感,增強人們的“損失厭惡”。
星巴克就深喑此道,其推出的貓爪杯一經過推出就遭到瘋搶就是利用這個原理!
每天店內限量銷售多少只,只在某些地區的店內進行銷售,從而引起消費者瘋搶。然而,等消費者瘋搶過后,產品上線電商平臺,前面的人群事實上也白搶了。
因此,運用稟賦效應,運營人可以及時設置“損失”提醒,刺激用戶的損失厭惡,增強粉絲轉化率。
05
小 結
注意力稀缺時代,強推強賣早已沒人買賬,好的營銷都善于攻心。
深諳讀者心理,于無形中滿足、甚至制造需求的作品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 END –
來源 | 網易H5(id:wangyih5)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 | | | |
| | | | |
| | | |
| | |
|
珍意美堂空間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9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