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心系美術,留學追夢 郭明忠祖籍廣東潮州,生于新加坡一個勤苦家庭。小時候,家境貧困,他被父母放在遠房阿姨家寄養。 寄人籬下的滋味不好受,盛多一碗飯都要忍受他們非議的目光,上頓吃完愁下頓,他的童年就是這么餓過來的。 那個年代,受英文教育比較容易找到工作,郭明忠找不到工作后來就去當兵。當兵很辛苦,在文萊的叢林里訓練,28天隨身帶的只有一些罐頭餅干,要學習怎樣野外求生,怎樣在陌生的環境生存。當兵的磨練,讓郭明忠也成長為一個剛強的男人。 臺灣國立藝專學費不菲,郭明忠父母用全部家當湊足了2000新幣(約9544人民幣),然而,這2000塊除去機票的幾百塊,剩下的1000多塊很快就用完了,他就沒有去上課。 自尊心極強的郭明忠沒有腆著臉皮回家要錢,而是選擇留在這個陌生的地方打拼,不做到衣錦,絕不還鄉! 顛沛流離,被迫創業 想想看,一個一窮二白的大學生,花光了家里的錢,又沒有學到什么真本事,人在異鄉漂,心是該有多孤獨、絕望。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在朋友的介紹下,郭明忠放下尊嚴,老老實實地開始擺地攤。 1982年郭民忠借了點錢,租了輛花車開始賣龍須,并從此與餐飲界結緣。 看人擺過地攤的都知道,起早貪黑,風雨無阻,既要主動攬生意,又要防著城管來趕人,一天下來累得成狗。 他發揮自己的美術水準,在小花車上畫了條活靈活現的長龍,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街頭生意越做越好。 有了擴張的資本,他拿著錢到百貨商場租店面,連續開了好幾家糖鋪子。 后面,年輕人吃膩了龍須糖,他又當機立斷賣起冰淇淋和南洋美食。 1991年,郭明忠的“新加南洋小品”小吃店已經開到了21家! 情牽故土,二次創業 1993年事業日漸起色的時候,郭明忠突然想回家了,濃烈的鄉愁驅使他做出一個“沖動”的決定:轉手臺灣生意,衣錦還鄉! 郭明忠原本想著當畫家,向齊白石、李可染、黃賓虹等大師看齊,可沒想到的是,往后他將和“經商”命運相系。 那時,新加坡經濟日益發展,商業氣象欣欣向榮,在臺灣闖出點名堂的他,見狀又不淡定了,尋思著拿著賺下的錢踏入餐飲行業。 郭明忠回到新加坡后創立了“Food Junction”美食廣場,其內囊括周邊很多東南亞一帶有名的小吃,好比現在的地鐵站、美食街一樣,性價比相對高、又富有創意,吸引了很多吃貨的駐足。 那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能有這樣的商業模式,也是足夠創新了。 無疑,郭明忠在餐飲行業開了一個先鋒,第一個吃螃蟹,賺個盆滿缽滿也不足為奇。 1997年,名為“大食代”(Food Republic)的美食廣場在中國悄悄出現。 靠著幾年的跌打滾爬,郭明忠在中國已經建立了50多家大食代,平均月流量多達百萬人次。 玩完餐飲行業,他又不安分地開始想著搞自有品牌。 賣啥占地面積小、回頭客多、又能快速增長?郭明忠想的答案是,面包。 歷經三年,成功上市 剛開始提出這個想法時,大伙兒不理解,他們覺得面包行業是夕陽行業,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會被時代淘汰的。 郭明忠不以為意,他認為沒有真正的夕陽行業,只有不入流的夕陽產業。 2000年7月,他和幾個老友再次創業,第一家面包新語在新加坡誕生。 為啥叫面包新語(Bread Talk)? 此名稱緣由于郭明忠骨子里的藝術細胞,他將從攪拌面粉、酵母發酵、進入烤爐的面包制作過程,看成一個新生命誕生的奇跡時刻。 既然有生命,自然就會呼吸和說話,于是這款“會說話的面包”出現了。畢竟也在食品行業闖蕩了那么多年,郭明忠對自己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成立面包新語之初,他對外公布,2年內要開出10家新店。結果剛開始的那幾個月,月營收勉強上100新幣,租金都快付不起,更別提開新店了。 為了不讓自己打臉,郭明忠又一次“文藝附體”,祭出三把斧: 1 精準定位,走特立獨行的時尚范兒 傳統的面包店以黃色的暖色調為主,裝修材料多用磚頭和木頭,用戶多是家庭主婦為主的人群,而他的面包新語不然。 它反其道而行之,主打年輕人,走性冷淡風格,使用玻璃、不銹鋼和白色大理石,無形間和年輕人追求個性、特立獨行的作風遙相呼應。 2 開誠布公,打開廚房透氣 在很多餐飲店、小吃店甚至面包烘烤店,門面雖然裝飾精美,但往往后廚“不堪入目”,最臟最亂的莫過于出產食品的廚房了。 人家是藏都來不及,郭明忠倒好,直接開誠布公,將后廚打開,讓用戶一覽面包的出爐。 消費者關注食品無非有兩點,一是性價比高,二是健康、綠色、安全。 能見證面包的誕生,人們自然都要上來圍觀一番了。 3 端得正,玩得起 人怕出名豬怕壯,面包新語火了,自然有很多跟風者入局。 碰到這種情況,郭明忠想的不是如何防止被抄襲,而是如何突破瓶頸、尋找新的創新之處。 2012年9月,他帶來第四代叫“物享其中”的新概念門店,去除前面時尚、奢華的風格,返璞歸真,實打實走自然的蘋果風。 除了風格多變,面包新語還喜歡蹭熱點,比如《臥虎藏龍》電影一出來,他就做了款“臥虎藏寶”的面包,還有什么接地氣的“蝦米袋子”(閩南語啥事的意思),“上海儂好”、“北京你好”等。 面包新語(BreadTalk)集團上市后,郭明忠積極展開多元化經營步伐。 如今,郭明忠的集團旗下已經有900多家門店(包括面包新語、大食代等),員工遍布全球17個國家,單拿面包新語來說,一年就賣出2億個面包! 小結 誰還能想得到這位上市公司老總,昔日還是位吃不飽的清貧少年郎呢? 郭明忠認為自己成功三分靠幸運,七分靠打拼。用喬布斯的話來說,大多數年輕人不是沒有成功的條件,而是沒有成功的行動力,懶惰和拖延讓他們和成功擦肩而過。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餐人餐事(ID:canyinfuwuye) 作者:佚名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Shane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