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廳開店第一個月營業額達50萬!只因為調整了這5步!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餐謀長?導讀:一家人均消費59元的牛扒自助餐廳,距離開業不到12天,其產品、團隊和管理都存在嚴重的基因缺陷,戰前注定要失敗。短短30天內,從定位到用人,用了5步讓這家店營業額保持在50萬左右。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商圈同質化嚴重,餐廳毫無核心競爭力

    去年8月底,貴陽一家牛趴自助餐廳計劃9月9日開業,請求我幫忙制定一份營銷策劃方案。

    首先我做了一個基本的商業調研,基本情況如下:

    地理位置:這是一個貴陽成熟的二線商圈,名叫世紀金陽購物中心。商圈住宅周邊3公里人口約15萬左右,整個購物中心大約有30余家餐廳。

    競爭對手:有五個同質化的競爭對手:一家烤肉自助服務、一家相同的牛扒自助服務、兩家火鍋自助服務,還一家以果木牛扒為主打的單點西餐廳。

    牛趴自助餐廳情況:主要布局以明檔的牛扒為主,壽司、披薩為輔,同時還配有小海鮮、貴陽風味菜、小吃涼菜甜品點心等,人均消費59元。整個餐廳380平,140個餐位,工業裝修風格,定位是“百老匯自助服務”。租金水電分攤等約一個月5萬支出。員工28人,加上所有人員工資等各種攤銷下來在一個月13萬多。

    1

    商圈同行大打價格戰,商鋪都處于虧損狀態

    當我深究數據,做進一步調查時,發現這些自助餐廳一直都是明爭暗斗打價格戰。這是虛假的繁榮,賺不賺錢老板心里比誰都很清楚。他們中的許多家甚至在中午,把原來的價格從50多降到30多。

    通過計算其客流量和單價發現,整個商圈的許多商鋪都處于虧損狀態,每天坐滿加翻臺的店不超過5家。

    2

    菜品出品標準要求高,但員工卻都是“娃娃兵”

    常規操作來講:自助餐廳產品品類越多,優勢就越大。

    自助餐廳往往很多都涉及一兩百個品種,很多產品都需要深度技術加工。它不像火鍋,一個鍋底打天下,它是每個檔口都需要一個能扛旗的技術人員啊!這些牛扒、壽司、披薩、熱菜等出品都如此講究高標準,不是你想的隨便找個初中畢業生學一禮拜就能標準化上桌的。

    再摸查門店自身內部,我發現整個隊伍就是一群娃娃兵——廚房里有17個人,其中11人剛初中畢業進入社會。毫不夸張地說,絕大多數在廚房里都沒有動過刀,而其他6個人所謂的技術嫻熟,最高工資只有2800一個月。

    3

    無培訓、無制度,餐廳缺少標準化管理

    老板的意思是 ,他只需要找一個專業的經理,因為他的產品不需要技術,就完全可以做到標準化。并且派了這些娃娃兵去其他人的店鋪里學習了一個多星期。

    公司30多名員工,沒有技能培訓,每天只是唱歌跳舞,本末倒置。

    顧客進門不是用唱歌跳舞就能接待的。沒有制度,沒有標準,沒有分工,沒有定責,一群散漫的新兵蛋子,如何打贏這場仗?

    4

    餐位布局不合理,坪效低

    與其他人的自助餐廳相比,380平的自助餐廳面積本身更小,相應的自助餐品種也更少。140個餐位都是4人座——來8位顧客還不能坐一起,得分兩張桌子,來兩人還浪費,整個前廳的布局資源就是大大地被浪費。

    根據70%的座位率,即便140個座位坐滿了,也只能接待100人。不打折的情況下,單價59元,營業額只有5900元。不管這個商圈生意多好,絕大多數商鋪中午都有幾張桌子,這是商圈屬性和消費習慣的問題。

    就算自助餐的毛利頂天了也就45%-50%。而你的固定攤銷額超過13萬,所以這家店的月營業額必須超過28萬,才能達到持平線,更不用說折扣了。換句話說,每天必須超過9000元營業額,才能確保成本。

    而且即便你不打、不促銷、原價銷售,中午做個一兩千是常態。這樣到了晚上,即便坐滿也還要翻臺,只有翻到9000左右才勉強持平。

    整個商圈能坐滿翻臺的也就5、6家,憑什么你認為你是這5家里的一家,而不是其他30多家里的一家呢?

    分 析:這個商圈的自助餐已經是一片紅海市場。貿然沖進來搶蛋糕,從產品、經驗、團隊到品牌,牛扒自助餐廳幾乎沒有核心競爭力。

    開業后如果沒有生意,那么大家都會來稀釋這個市場的客戶資源,一起耗。如果你有生意,其他幾個競爭者就會反撲你。到最后除了價格戰,你還能做什么?換位思考下,如果別人來搶你的蛋糕,你會坐以待斃嗎?

    更重要的是,競爭對手的商鋪,從產品線到團隊穩定成熟磨合,到老客戶的沉淀,都比你高出兩個段位,你憑什么要打破枷鎖?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你必須給他們一個購買的理由——這里有五六家自助餐,他們憑什么選擇你,為什么不是別人?是品種更多?吃得更好?環境更好?有特色?更便宜?

    你沒有,什么都沒有。所以,消費者也不是非你不可!

    從定位到用人,5步讓營業額保持在50萬左右

    商圈是固定的,商鋪固定的,裝修是固定的,品類是固定的,就連標志和VI也都是固定的。

    餐廳老板之前的核心訴求定位——百老匯自助美食,顯然沒有任何辨識度,只是傳達了這是一家叫百老匯的普通自助餐廳。而且牛扒這個品類,在這個商圈里也沒有優勢,因為已經有兩家老司機了。即使現在從自助餐品類中再細分出另一個新的產品賣點,形成差異化,也沒有太大的區分空間,因為它已經是一片紅海了。

    對于消費者而言,也沒有太大的辨識度,無非是在原有市場的基礎上多了一個選擇而已。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從以下5個方面做了調整。

    1

    客單價直接定到88元,形成差異

    經過一夜的梳理,我終于從大量的數據和信息中找到了巨大的需求差異:雖然這些自助餐在品類上是不同的,但它們的最高定位只有59元。許多價格戰都已經打到了40多元一位,所以我大膽地把價格直接定位到88元。

    為什么?

    第一,整個商圈生意最好的這倆家店客單價都在 80 到 100 以上。毫無疑問,說明這個商圈是有這個消費能力的。

    第二,絕大多數群眾支持的,我們要舉雙手反對;絕大多數群眾反對的,我們要無條件支持。

    雖然偏激,但真理的確只掌握在少數人手里。很多人在定位時沒有詳細的數據調研,為了細分客戶需求,都是基于感覺做出決策,會傾向于選擇安全的中間。因為設置高,擔心客戶不能接受,擔心餐飲場景和經驗與團隊不能匹配;設置低,則沒有利潤。所以就一窩蜂地都賣4、50。因為這樣的定價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

    但是沒有人思考過,消費升級后,如何讓消費者真正買點好的?

    絕大多數消費者都愿意花錢買更有價值的產品。反而,定價50多的自助餐廳,價格在那,成本也在那,出品質量還在那。一定會有一部分人群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所以形成價值差異化之后:

    1.可以迅速滿足絕大多數用戶未被滿足的“如何買點更好?”的需求。

    2.在鞏固自己市場的前提下,逐漸蠶食競爭對手的客群。

    3.擴大自助餐品類的市場(以前中低,現在有高中低),并且非常高效地擠兌競爭對手。

    為什么?

    人的物質需求是有限的,但人的欲望是無限的。即便你經常吃便宜的自助餐,但總抱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吧,只是多花個二三十元,誰不愿意去嘗試下呢?

    同樣你也能感同身受,當你穿過1000塊的衣服時,再穿回100的,你會感覺渾身難受。當你用過蘋果后,你也看不上幾百塊的小米了。因為這時,人的欲望被放大了。吃過更高價、更有逼格的自助餐,如果不是真囊中羞澀,那就不會再回去吃便宜的自助餐了,委屈不了這張被欲望放大了的嘴巴。

    所以只有這樣做了,我們才能成為唯一能夠蠶食競爭對手客戶而且不會被他們攻擊的人。

    這就是高價戰勝低價的道理,這也是消費升級的必然結果。除非我們自己的產品和體驗太差,支撐不了這么高的價格。

    第三,在自助餐領域,過去消費者在品類上存在選擇沖突——也就是說,他們通常在選擇是吃燒烤自助、牛扒自助還是火鍋自助、西餐自助等等上面糾結。

    現在出現了新的選擇沖突:價值沖突——到底是吃點好的,還是吃點一般的呢?

    如果他們想帶著女朋友來,或者請好朋友來,不出意外都會直奔我們而來。他們的消費觀和目標受眾是不同的。有了護城河,其他人就無能為力了,因為商鋪降價很容易,傻子都會,但漲價很難。

    這叫錯開原有競爭對標,獨創藍海。

    第四,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原本59元的客單價必將死去,即便每天滿都是賠錢,更別提能否坐滿,到了最后只有價格戰,沒有利潤,哪來服務?只能在惡性循環的錯誤道路上愈行愈遠。

    第五,食品安全問題,低端的自助餐廳質量并不能保證,消費者都知道,就不細說了。

    2

    定位,增加“洋菜”,讓定價和價值感匹配

    接下來,數以萬計的腦細胞被燒死,一個新的口號終于被我提了出來——“環球美食自助餐廳”。

    為什么?

    首先,定位是一家餐廳的核心價值體現,是餐廳精神賣點的呈現。這是餐廳的品牌訴求,是希望能夠引導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并引起消費者的共鳴。之所以提煉這個句子,是因為大城市吃土,小城市吃洋。在那個特定的商圈,洞察到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我認為這個口號可以激發一部分消費者的好奇心和購買欲。

    換言之,它可以匹配88元價格的價值感、區分競爭對手的品牌標志。并且詮釋了現有明檔產品線的訴求、牛排、披薩、壽司等需求,因為它可以包裝成法式牛排、意大利披薩、日本壽司等。后來,又陸續增加了一些韓國泡菜、泰國咖喱等產品線。

    什么是價值感?這叫做價值感。在大陸之外,穿著洋外套的,消費者都覺得有價值感——比如日韓的化妝品,歐美的服飾等等。

    接下來,我又在某寶添置了一大批異國文化軟裝和國旗,因為環球文化和場景必須匹配。然后選擇了一些高大的自助餐具,因為價值感和視覺感要相匹配,某寶總共花費了1萬多。

    3

    試營業限接待100人,調試運營

    接下來制定了出品標準、制作工藝和飲食文化,因為價值觀念和儀式感要匹配。切掉了原有的貴陽本地食品生產線,換成了港澳小炒。畢竟吃本地菜滿大街都是,不會到你這邊來吃,自助餐是先過眼睛關,再過嘴巴關。在這個關鍵點上,本地菜沒有面值。

    高價格必須匹配高價值。高價格代表兩個極端,一個是憤怒感,另一個是幸福感。

    并且,最重要的是:如何讓這個團隊,以產品的形式輸出這種價值感,并在短時間內落地。

    我的建議是,9號試營業,每天限量接待100人,進行產品測試,再制定以留存客戶口碑為目的的經營方針。

    對于一家新餐館,如果體驗不好,消費者只會給你一個機會。所以,我們所有的工作都必須集中在“如何給客戶帶來驚喜?上面。

    我允許所有的員工都犯錯誤,但不能犯低級的錯誤,不能犯同樣的錯誤。更不能明知道產品有可能出錯,還要心存僥幸上自助臺。進來一桌,我們就要超出他的期望值,技術不夠食材來湊。

    所有的原材料必須要好——幾乎所有的食材原料都升級了標準。更多的是海鮮,我個人親自擔任產品總監,嚴格質量管控,所有的產品首先過他們自己那一關,然后再過我這一關。試營業這幾天,從其他酒店借來了兩名中餐廚師,從河北調來一名牛扒師廚師。

    在試營業初期,壽司的問題非常令人頭痛。

    壽司所有人都不會做,也不會調醋,出品質量很差,又丑又難吃。現有的廚師也都只是學了一點皮毛,整個廚房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但是一時半刻還真找不到好的壽司師傅。

    有問題總是需要解決。于是我一家一家去買著吃。當吃到第五家時,我吃了一驚,真的是一種非常驚喜的味道。于是用一套收銀財務管理解決方案和壽司店長做交換。讓他來我們店做壽司技術指導,我做了他的店鋪管理指導,立馬把我們店的壽司出品提升了好幾個逼格。最后沒有花一分錢解決超出預期的問題。

    4

    用人以結果為導向,炒掉店長,選好廚師長

    接手第一件事,就是炒掉店長。

    為什么?

    當我問他:為什么要花兩個月的時間招聘和培訓,才帶出這樣的一個團隊?他的回答是為老板省錢。我問他為什么總要拖延打折來完成一些事情,他總有千般理由。我問他關于他的領導能力,他的回答是他有五年餐飲店長的經驗。而當我再三追究責任的時候,他才老實交代,以前沒做過自助餐。

    我做事是以結果導向為原則,等不到開業后了,立馬下刀,一刻不留。

    我的理由是:

    1.你不是給老板省錢, 你是給老板省命。

    2.你不是有五年的店長經驗, 你是一個經驗用了五年, 并且還一身老兵油子習性。

    3.遇到什么事, 腦子里第一不是想方法,而是推脫找理由。這點擔當都沒有,怎么扛起這家店。

    4.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 我要的是結果,是效率,是執行力。這就是我經常說的,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選廚師長時,老板一口氣給我找了五六批廚師,一批一批試菜,我力排眾議從里面挑選了一個最不起眼的廚師。因為他非常傲。非常傲的人,要么真是懷才不遇,要么就是很傻逼。很明顯,他屬于前者。餐廳用人要以結果為導向,把后廚管好,產品線穩定好,是廚師長的職責所在。

    果然,他沒有讓我失望,帶出了一批精兵強將——把廚房從17人精減至12人,出品質量立馬大幅提高,而且人員成本還降低了。

    這就是我說的:你要下田耕地,要找一頭牛,不要試著去培養一只豬。很多時候人對了,做什么都對。

    5

    激發員工潛力,從“要我干”變“我要干”

    開業前兩天,我帶了7、8名核心團隊成員去了貴陽市一個大商業圈的自助餐廳進行了體驗:

    一是因為急于開業,沒有標準培訓,所以想讓他們想要有一種代入感,有一種認知標準。

    很多管理者發現很多工作難以落地,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在執行過程中沒有代入意識。

    下面的人都沒有做過自助餐,他們不知道怎么做才算干得好或者不好。我不能講道理,沒人愿意聽大道理。只能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增加體驗,才是最好的學習過程。

    二來也算是收買人心。

    去的時候,給大家布置了一個作業:當你們吃完后,你們必須挑出這家自助餐廳的優點和缺點。美其名曰,培養你們的領導力和洞察力。

    于是7、8個人洋洋灑灑挑了三四十條,幾乎把這家店說的一文不值。我安排了人專門錄音,然后把談話內容翻譯過來。

    這家店其實生意不錯,美團的排名也很高,每天晚上他們都要排隊。所以,我也讓他們可以再談談這家店做得好的點,相信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然后我們又圍著這個店翻了一圈,憋了好久,七八個人也就憋出五六條。我看實在也憋不出什么,就鳴金收兵了。

    試營業后的第三天,召集所有人拿著本子開會,然后就一個一個地開始打臉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嘛。既然你們都知道,從顧客的角度來看問題——說人家這店這也不好,那也不好。那你們自己現在做成這個樣子,對得起自己嘛?一大群人低著頭紅著臉。

    接下來從一對一的交心到一天三小會,兩天一大會,這樣一個月下來,他們恨我,怕我,到服我,敬我。

    一個人的潛力是無限的,一群人的潛力是可怕的。許多員工從早上9點到晚上10點都積極搶活干。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匆忙上班,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時盡力幫助其他員工,很快形成了團結、互助和上進學習的企業文化。

    小 結

    試營業第一天,招牌燈一開,人一窩蜂地就沖進來了。加上老板的宴請,100人很快就坐滿了。在趕走許多顧客的前提下,還是差不多接待了150人。

    第二天,老板買了很多食材,想開閘放水,廣接客源,但我仍然堅持我的原則——目前最多只能接待150人。因為我非常了解整個團隊的能力,一旦接待工作超負荷,就不可避免地導致不良的客戶體驗,造就口碑流失。

    新店開業,不可能只通過開業一兩個月生意來賺錢,口碑是生存的基礎。

    這家店自開業以來就沒有進行過任何營銷活動,甚至都沒有分發傳單。團購也已經做了好幾天了,被我強制下線。

    后來,我跟老板說了“團隊越穩定,越有生意,就越要做營銷。”“做生意就是做競爭對手。對手做市場,我們做營銷”等等很多話。

    這家店自開業到現在,營業額一直在50萬元左右。每天都要翻臺,周六和周日都要排隊,并且什么營銷也不做,業績還很穩定。現在有來吃飯的顧客,有跟他交流要入股的,還有幾個在談加盟的,這家店已經完完全全成功地進入了良性軌道。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源:職業餐飲網(ID:zycy168)

    作者:壽文彬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Shane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040.html

    (0)
    上一篇 2019年7月24日 20:15
    下一篇 2019年7月24日 20:4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