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頂部勺子課堂關注 領取200個餐飲必備工具包
作者 |K先生 西貝,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家餐飲企業。 賈國龍的千億夢 雖然此次疫情給眾多的餐飲企業造成了巨大沖擊,但似乎對于賈國龍在未來十年達成千億營收,和讓全球每一個城市每一條街都開有西貝的雄心壯志,沒有影響絲毫。 4月5日,西貝董事長賈國龍在正和島《每周一播》直播節目中提到:“通過這次疫情,我們開始想大事了,形成了十年戰略,希望到2030年,能做成千億銷售的西貝。” 話音未落,西貝卻陷入了漲價和迅速道歉的輿論風波中。正如很多網友所“譏諷”道,實現千億營收,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提價。 那么,千億銷售對于西貝而言,究竟是什么概念? 公開資料顯示,西貝2019年營收60億左右,基本已經是中餐行業第二,正餐第一。 其實,60億左右營收的西貝已經很優秀了,但離1000億的偉大愿景,卻還足足差了15倍。 而要實現這15倍以上的增長,西貝靠什么? 通常來說,有種方法是靠西貝莜面村的持續復制擴張拓店,和單店營收的增長。 據公開信息,截至2019年年底,西貝莜面村在全國共開設門店367家,實現年營收60億左右。 也就是說,要想實現1000億營收目標,在維持目前門店營收水平的情況下,西貝莜面村也至少要開到6000家以上。 6000家是什么概念? 餐飲業標準化程度最高的火鍋品類中,排名規模第一的呷哺呷哺干了20多年,門店也就1000家。 此外,我們也可以看到,快速擴張固然能為企業帶來營收,但當新店尚未在服務理念上與成熟門店相匹配時,新店分流的成熟門店客流量,將有可能造成穩定客源流失。 比如目前開到了768家門店的海底撈,最新的財報顯示其翻臺率下降,同店銷售增長率大幅下跌,一二線城市同店銷售增長率甚至出現負增長。 讓我們再從另外幾個關鍵維度分析下: 1、目前,西貝的員工大概在2萬人,如果門店再增長15倍,員工人數將達到幾十萬人,這其中的管理壓力之大令人難以想象。 2、西貝的發展享受了過去十年我國購物中心發展的渠道紅利,而如今全國是否還有這么多的Shoppingmall,供西貝莜面村開店呢? 據麥肯錫《2019年中國數字消費者趨勢》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全國所有購物中心數量也就5666家,而且中國建設購物中心的狂潮顯然已經過去了。 3、西北菜品類的天花板不高。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2018年,西北菜營收達到1682億元,在中餐市場中占比不足5%;而西北菜品類中,前三名市占率合計也僅有4.3%,西貝作為西北菜龍頭,占比僅3.2%。 這意味著,在西北菜整體無法實現規模突破的局面下,西貝的菜品品類也將受限,規模擴張極易遭遇天花板。 4、此外,配套供應鏈的食材供應等,都將極大地限制西貝莜面村的進一步復制擴張。 因此,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西貝莜面村肯定無法承載賈國龍的千億營收夢,西貝急缺第二增長曲線。 而且,第二增長曲線不僅事關十年后的千億營收目標,更會嚴重影響短期內的上市戰略。 我們都知道,如果沒有子品牌“太二”的成功,九毛九的上市之路必將黯然失色許多。 那么西貝的第二增長曲線在哪里? 正如賈國龍在接受采訪所言:“一個是快餐,一個是線上美食零售化。” 而從過去經驗來看,賈國龍本人似乎更傾向于通過快餐,來實現第二增長曲線。 西貝式快餐創業 經過數十年的堅持和奮斗,西貝儼然已經成為國內正餐里的領頭羊,志得意滿的賈國龍不禁感慨,“下棋得找高手下,正餐里高手不多啊”。 于是自2015年起,西貝就不斷地推出快餐項目,從西貝燕麥面到西貝麥香村,從超級肉夾饃再到西貝酸奶屋,幾乎每一年推出一個子品牌。 模式上,從大店到小店,從快餐店、外賣店到新零售店;產品上,從燕麥面、油潑面、肉夾饃、到各類點心,也全部折騰了一遍。 結果,所有的嘗試都在一年左右后叫停,壽命最短的西貝麥香村,僅幸存了3個月。 于是,市場上一度都是嘲諷西貝和賈國龍的評論,認為賈國龍這輩子或許也只能做好西貝莜面村了。 然而,西貝的快餐探索之路,為什么會如此坎坷? No.1心態浮躁 事實上,每次新品牌快餐項目剛開出來時,賈國龍就喊出3年1000店,甚至10萬+的雄偉目標。 但我們都知道,餐飲經營是一個復雜的體系,需要考慮品牌定位、選址裝修、產品研發、運營管理、供應鏈管理、組織管理等一系列問題。 西貝莜面村自己也是享受了時代紅利,并經過持續數十年的“折騰”后,才獲得今天在正餐界的江湖地位。所以,為何在高手更多的快餐賽道,就能求速勝了呢? 據說,有一次賈國龍找華杉交流時說到:“我坐高鐵從北京南站來,到上海虹橋站下,高鐵站全是快餐。我就想西貝怎么能開一家店,把所有快餐‘秒殺’?現有快餐都是單品模式,各賣各的,如果出一個食堂,通吃,體驗超好,吃啥有啥,味道一流,這件事是不是西貝可以干?” 華杉心想,再“炮轟”賈國龍怕是真撕破臉了,便只是客氣地提醒道:“世上沒有通吃的生意啊,賈總。” 其實,賈國龍本身的性格是屬于快意恩仇的俠客精神。當年有人問“西貝不上市,為什么非要加上‘永遠’兩個字”,賈國龍答復,“加上‘永遠’兩個字是必須的,就是要把話說絕,斷了人們的念想”。 對比之下,海底撈的快餐項目卻推的如此低調,直到近日才被媒體曝光。其旗下快餐項目“十八汆”品牌,于2019年5月成立,2019年10月在北京悄悄的開了一家店,店內沒有任何的宣傳語或海底撈logo。 No.2過去的成功路徑和大店基因的干擾 一個創業團隊的基因和過去的成功路徑,會對商業決策起到很大的影響,而西貝身上的正餐烙印就非常深刻。 比如當初的“麥香村”快餐項目,這名字完全是內蒙古一個做正餐的百年老字號。而且,在賈國龍看來不過是“小貴”的產品定價,實際上在快餐里已然屬于高端定價。 此外,西貝幾乎所有的核心高管都是在莜面村項目上,一路摸爬滾打下來的,他們的精力、經驗和感情幾乎全在莜面村上。因此,每次賈國龍有所動搖,高管投票表決的時候,超過一大半的人都會支持繼續全力優化莜面村,而不是推進什么快餐項目。 于是,屢屢受挫后的賈國龍認識到:西貝一直是高舉高打,優質優價,但在‘小西貝’探索上,這一套不好使。 當然,在麥香村項目失敗后,賈國龍曾經自我總結道:“在麥香村中,我已經是運動員了,今后我再也不親自碰具體業務。我的任務就是搭平臺,打造西貝的人才生態系統,把資源配給他們,讓他們去干。” No.3大公司的“軟肋” 為什么很多所謂的巨頭,在一些新的細分賽道,往往干不過一些小型的創業公司? 因為創業公司其實并不是在和一個大公司PK,而是和這個大公司的部門,甚至是小組PK,因此力量對比上并沒有非常的失衡。相反,創業小公司非常靈活、反應迅速。 同時,大公司還會因為有所謂的“主業”作為退路,始終不具備創業公司那種破釜沉舟的勇氣和決心。 沒有退路的的“弓長張” 有人說,西貝新快餐項目的品牌名字“弓長張”,是賈國龍夫人姓氏“張”的拆解,如同西貝是賈的拆解一樣。據說,如此選擇是賈國龍不給自己的快餐項目留退路了,畢竟夫人的面子應該要比自己的面子還大。 根據目前公開報道的信息,新項目“弓長張”的特點是: 1、菜品上,不再局限于肉夾饃、莜面等大單品,而是牢牢抓住“下飯”倆字,只要是下飯菜,無論什么菜系都做; 2、定價上,告別“小貴”,選擇真正接地氣的價格,早餐5元能吃,正餐15元也能吃; 3、主要賣點是“現制、現炒”。 從弓長張項目上,我們似乎看到了西貝對過往的糾錯、迭代和優化。 與以往快餐項目高調推出所不同的是,賈國龍這一次選擇了低調和謹慎。或許是因為選擇了低調,也或許是因為之前該踩的坑都踩了,這次市場上普遍看好的聲音比較多。 然而,在我們看來,同時追求“多快、好省”,永遠是一個偽命題。比如這次海底撈新推出的快餐品牌,定價很便宜,據說出品也很快,那么被吐槽工業化氣息很強,我想是必然的了。 其實,對于任何企業而言,在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道路上,都充滿了困難與挫折。我們看到九毛九成功孵化了太二,但被我們忽視的,是無數個折戟的“太二”,比如不怕虎牛腩煲、一間椰語堂餐廳、咧嘴餐廳…… 如何做好門店成本管理?如何提升商圈線下曝光?如何管理門店大眾點評?勺子課堂推出《商圈經營能力提升營》,4月27日-4月30日,連續4天線上深度直播,課后群內落地方案指導,陪伴式學習幫你全面提高經營能力,補齊短板,帶你打造高績效團隊! ?安裝勺子課堂APP,系列課程免費學習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4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