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在中國,沒有什么事是一碗牛肉面解決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換個品牌再來一碗! 這也是在蘭州牛肉面占據大半江山之后,其他如李先生牛肉面大王、霸蠻牛肉粉、福牛客的蹺腳牛肉湯等創新品牌,仍能穩健發展的直接原因。 據統計,2018年,中國人在面食餐廳的人均消費為37.4元。 隨著消費升級, 相信這一數據會更高,有臺灣 “牛爸爸牛肉面”為例, 最貴的一碗要賣到2000元人民幣,還需預約;最便宜的一碗也要100元人民幣。 因此,牛肉品類的中式快餐品牌,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必將掀起一場品類革命。 最不濟,全國2.7萬家的蘭州牛肉面館,在消費升級的當下,隨著食材的高漲,已難維持低定價的利潤優勢,未來至少有80%以上的市場,會被新興品牌瓜分。 現在下手搞牛肉面,是個好機會,但牛肉食材似乎不允許…… 比小龍蝦還早,早就被吃到斷貨漲價 自2015 年中國賣出超過 1000 億元的小龍蝦開始,即便2017年創歷史新高:1000 萬畝的養殖面積,100 萬噸的產量,仍難滿足廣大吃貨的需求。 中國人對牛肉的供不應求,比小龍蝦早。近十年來,中國人均牛肉消費量保持了3%的年均增長速度,從2006年的4.35公斤上升到2014年的5.25公斤。 因此,在2018年冬至前后及2019年元旦,連續五周,(生)牛肉價格直線上漲,價格波動在45~56元之間。 一天一個價的另一個罪魁禍首——火鍋! 2017年全國火鍋店數量穩定維持在30萬左右;2018年前兩季度全國火鍋店數量持續增長達到近40萬。 40萬家火鍋店,哪怕每天只是消耗一盤牛肉,數量也是很可觀的。 據統計,一家普通的潮汕牛肉火鍋,一個月要吃掉2萬多斤牛肉,一年要吃掉700多頭牛…… 供需缺口持續擴大,短時間內不會改變 2017年,我國牛肉年消費量798.5萬噸,牛肉胴體基礎總產量為707萬噸,進口牛肉達62.06 萬噸,市場規模超過3600億元。 總體來說,中國內部的牛肉供給量小于國內牛肉的消費量,即使大量進口仍難滿足國內的消費需求。 在漫長的農耕時代(即使現在偏遠地區仍是養牛耕地),中國人養牛主要是以役用為主,牛的后軀普遍不發達、產肉率較低、生長速度慢;使得牛肉生產面臨著許多問題: 1 品種雜亂,優勢品種缺乏配套體系 雖有豐富的黃牛品種資源,但地方黃牛普遍體型小、出肉率低、生長速度慢,特別不適合規模化生產,也不適合高檔優質牛肉的生產;已經改良,但良種化程度仍然較低,整體生產水平不高。 2 成本高昂,養殖規模化水平低 據一份2016年統計數據顯示,10 頭以下肉牛飼養規模的小型經營仍占據主流,多達95%。因此,風險抵御和資金承受能力差,導致中國肉牛養殖戶急劇下降,缺口更大了。 3 屠宰分散,肉質保鮮及深加工有待挖掘 據一項中國十省肉牛屠宰企業宰前管理現狀報告顯示,屠宰企業牛源大部分需要異地長途運輸,且運輸管理存在較多不合理情況。特別是宰前靜養,由于技術不過關,使得活重明顯有所下降,屠宰率和凈肉率有所降低,給企業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 4 受非洲豬瘟影響牛肉消費上漲 自2018年8月初以來,非洲豬瘟在國內多省市出現,“一些消費者放棄豬肉消費,轉而使用牛肉等其他肉類,導致需求量增加,勢必牛肉價格上漲的趨勢將持續一段時間。 對于牛肉漲價趨勢,你怎么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聊聊!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餐飲界(ID:canyinj) 作者:Robin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Shane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