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最近10年的中國餐飲百強名單,你會發現有很多曾經顯赫的名字已經泯然眾人。跟不上時代潮流、不適應客群更迭是這些企業沒落的重要因素之一。就連麥當勞近年的業績下滑原因,也被歸結到董事會老化,不再能了解年輕人的偏好。特別是相比數年前,這個世界變化得更快。這包括技術創新正在帶來更多破壞者,也包括消費者的喜好正在發生更多變化。這讓大公司看起來“老得更快”。不僅是在中國,麥當勞在美國本土也流失了越來越多的顧客,尤其是年輕人。這個社會變化太快了,而年輕人恰好是最敏感的那一群人。因此,比爾·蓋茨主掌微軟時,每年都會聘請兩名十幾歲的少年作為公司的潮流顧問,定期向微軟公司的高層管理者講述近期青少年群體中的流行話題、熱衷的游戲、感興趣的玩具等。巴奴的“毛肚火鍋專家”戰略,一大特征就是用三大舉措“重倉年輕人”。90后特別是95后,正在成為餐飲消費主力軍。用戶群的快速更迭,正從底層改變行業生態。而代溝讓許多餐飲老板找不到北。2015年3月,在一些企業大搞“形象年輕化”,讓員工傻乎乎地跳《小蘋果》時,巴奴毛肚火鍋已經開始進行“大腦年輕化”,不請經管專家,不請勵志大師,而是取經95后,請高校小鮮肉給高管上課,了解95后的文化。來自鄭州大學西亞斯學院的大二學生劉成龍主講的課題是“致青春時代的選擇”,他用“跳蚤式”“僵尸式”和“處女式”三種狀態,描述了95后復雜、多彩的生活觀。來自鄭州大學管理工程學院的講師段培培分享了95后的消費觀。已經畢業一年的90后講師倪順,則從品牌營銷的角度進行了詳盡的闡述。90后們的演講,為巴奴高管們上了精彩的一課。一名高管在聽完課后,豁然開朗:“我們日常精力大多花在內部事務上,這樣的活動,讓我們了解了新生代群體的需求,避免了閉門造車。”而巴奴毛肚火鍋掌門人杜中兵,更是看到了跟年輕人打成一片的急迫性:到2015年,95后最大的已經20歲,最小的也已經16歲,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認,再過兩年,他們將像潮水一般“掩殺”而來,接管所有的文化、消費行業,成為市場的主力消費群體和新員工。“不了解年輕人的所思所想,不和他們溝通交流,不和他們打成一片,企業就會錯失未來。”正如杜中兵所說,對于任何享受市場福利的公司來說,忽略市場的變化會是未來最大的成本。有數據統計,2013年以來,餐飲品牌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2.1年。原因有很多,業內專家認為,消費者的更新是餐飲企業被淘汰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年齡階段的消費者,需求必然是有區別的。如果你不能理解自己的客戶并為之做出改變,再強大的品牌也會轟然倒塌。在餐飲業,我們前天鼓勵狼性,昨天推崇感恩,但今天,你必須要鼓勵年輕人釋放天性。巴奴“取經95后”,是向外部學習,讓企業充滿活力。而在企業內部環境上,巴奴一直在營造年輕化氛圍,比如,讓90后員工自發組織策劃“男神女神”評選、在各個門店舉辦“好聲音”大賽,甚至,2015年10月,巴奴還舉行過“員工發型大賽”,接受員工彩色頭發和炫酷墨鏡。一個發型的改變,本來是一件小事。但這種對年輕人的“認同”,帶給了員工尊重和自信,也帶給企業活力。這種活力,更激發了企業文化的“創新”。年輕人已經成為餐飲企業有沒有“活力”的一個顯性指標。正如馬云所說:“這世界誰也沒有把握能紅五年,誰也沒有可能說你會不敗、會不老、會不糊涂,保證你不敗、不老、不糊涂的唯一辦法,就是相信年輕人。因為相信他們,就是相信未來。”麥當勞在進行全國招聘時,絲毫不掩飾對年輕人的“溺愛”——“瘋狂也好,任性也罷,我們就相信年輕人”。而巴奴的重倉年輕人,還體現在對大學生人才資源的“搶奪”上。早在2010年,巴奴就開始到重點大學招聘,巴奴門店訓練處經理陽光回憶說,當時到鄭州大學招人的時候,只有兩家餐飲企業在場,巴奴和鄭州的一家高檔酒店西花園。“旁邊的大公司都嘲笑我們,你一個餐飲企業還來211院校招人。我就很不服,餐飲企業怎么了?一定得讓你看看餐飲企業的魅力!”所以,別的企業的人都坐著,但巴奴的人都站著,在現場講起了巴奴是個什么樣的企業,價值觀是什么,結果現場招聘的效果最好,收到了420多份簡歷。2013年,南京大學社會學專業的碩士生高俊歌辭去一家研究院的輕松工作,跳槽到巴奴,成了一名管理培訓生。因為所有的管培生都需要從服務員做起,“南大碩士跳槽當飯店服務員”一時成了媒體紛紛報道的熱門話題。挖苦的人說,名牌大學碩士當服務員,是“讀研讀傻了”,屬于人才浪費。支持者認為,服務業在高速發展,餐飲行業正缺高學歷人才。經過基層鍛煉積累經驗后,高俊歌說不準哪一天會成為五百強的企業家。一切的爭論都源于,大學生進餐飲企業,當時還是不大般配的稀罕事兒。而到了2015年,經過系統化的品牌運營,巴奴已經成為火鍋界黑馬,企業勢能大大提升,大學生占比已達到19.16%。之后,巴奴有計劃地向全體員工提出了“筑巢引鳳”計劃,2016年,大學生在門店的占比已接近30%。杜中兵想要的,就是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進入巴奴,加速團隊更換新鮮血液的速度。為此,杜中兵明確了原則:“不要考驗人性,直接用高薪吸引人才。”對于為什么要高薪招人才,華為的任正非也說得很直接:“不能用一種教條的方式衡量什么是人才。我看最典型的華為人都不是人才,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了人才。”對比薪資表,巴奴給大學生的工資普遍高于本地眾多知名大型企業。通過表格可以看出,同樣學歷,巴奴給出的學歷工資,全部都要高出1000多值得注意的是,與普通企業薪酬制定辦法不同,巴奴對引進的大學生給予“特殊優待”——工資都由底薪和津貼兩部分構成,根據人才起點不同,給予不同程度的學歷“津貼”。同樣的錢數,不同的發法,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把學歷“津貼”這一項獨立出來,從一開始就讓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們感受了價值感和認同。這樣的高薪資讓人吃驚。但是,杜中兵想得很清楚,企業要發生戰略性轉變,就需要在人才上下力氣。“先把大學生吸引進來,他們來了,自然就能給企業帶來積極的轉變。”除了這種“搶奪”,巴奴為了穩定獲得大學生的生源,還加大了校企合作院校開發,目標實現至少在兩所學校建立企業的就業基地。04
《產品主義:火鍋黑馬的超越之道》真實還原了巴奴的發展路徑,深刻解讀了其獨樹一幟的經營理念,重新詮釋了“以產品為本”這個樸素的道理。
限時團購價只需32.0元/本,快來搶購吧!
?點擊閱讀原文,獲得餐飲新知!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5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