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廳“好看”卻不“賣座”,你有可能陷入這3個誤區…

    作者 | 高云鳳

    口述 | 唐云(瀚唐設計創始人)

    來源|掌柜攻略(ID:hejianpin795213)

    編輯 |Neo

    每次去商場里逛到大片的餐飲區時,我都會發現一個規律:在人們吃的熱火朝天的館子里,總是有那么幾家是冷清的,而它們的顏值卻偏偏不是最差的,甚至可以說是整個區域的中上等。

    看到這些我再也不相信美貌了 烏云冰激凌 VS Coco都可

    你可能會說了,是它們的產品、運營、管理等等很多方面有問題咯……我也這么覺得。不過,我更希望可以從設計本身去探探究竟。

    因為我一直相信:即便是無形的美,也應該遵循著一套無法逾越的底層邏輯。而看清楚這些,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美”與“生意”的關系。

    為什么那些長得好看的餐廳,顧客總是嘗嘗鮮之后就算了呢?這些餐廳到底栽進了什么坑里?針對這些,我跟設計師唐云聊了聊,在她看來,那些看起來很美,但顧客卻還是不愿意再去的餐廳,很可能是陷入到了這三個誤區。來聽聽她怎么說。

    |美,不等于美好|

    很多時候,我們都把“美”理解的太片面了。

    在星巴克出來之前,我們覺得上島咖啡的環境是美的,幾個人坐在那里,聊聊天,喝著咖啡吃點東西挺小資。可一旦星巴克出來,大家會覺得咖啡應該是這樣的,可以這么喝,這體驗太好了,上島咖啡就被拋棄了。

    你喝星巴克的時候,咖啡香會飄來,你和朋友可以邊聊天邊欣賞咖啡制作過程,陽光會灑過來。這種感覺連接的越好,品牌就越受歡迎,它的管理,效率,營業額等等也就都有了。

    一杯咖啡的美好

    所以我認為,餐廳一定是先建立好美好關系,再有機會市場——要慢慢快。“慢慢”指的是你去尋找食物真正的價值,“快”指的是你找到之后的發展速度。慢慢是你需要做的事情,快是別人來找你的事情。如果你一開始你能慢一些,想不快都不可能,因為市場需要你。

    理解了餐廳的意義,就更容易理解美。餐廳都在干嘛呢?其實所有餐廳無非在做一件事,連接人與食物的美好關系。而美,就是幫助食物更好的連接人與食物的美好關系,它是助推這件事的。

    我們之所以對高顏值無感,是因為它鏈接人與食物的關系不夠準確,不美好。比如我們剛做的一個品牌“長安記.酒肆” ,它之前是一家陜西面館,名字叫“安記秦面”,人均消費45元左右,很難再往上走了。它店里是什么樣子呢?大花布和兵馬俑。為了消滅這種不美好,在品牌的升級過程中,我們弱化了陜西,突出了唐朝文化。比如桌上插花的鐵器我們了唐朝的馬鐙,強調唐朝的濁酒……它里面每一件事物都在告訴顧客這是唐朝,而不是陜西。

    前后對比

    同樣是在用空間去鏈接,前者鏈接的是陜北的窮和落后,顧客看到之后只會覺得哦,這樣啊,吃碗面吧。而后者則是連接了盛世長安和消費者的美好關系。它以前也有裝修啊,但這只能讓人低估了它的產品,助推不了人與食物的美好關系,因為它代表了窮,在中國,窮是原罪。所以同樣是鏈接,兩種力量是難以企及的。

    現在,重新開業后它的人均可以賣到 75 元左右,這是什么概念?一個店的純利潤每年可以增加150萬。

    美的推力

    |挑剔”的人才會有匠心|

    沒有產品,你是沒資格談美的。

    就像汽車一樣,產品就是一個發動機,沒有產品怎么驅動的了呢?設計公司的角色頂多是個渦輪增壓。但前提是車的性能本身要好。你要試一下,走一走,拉一拉,然后再去改裝。我做設計這么多年發現,凡是那些在產品上花了幾年、十幾年的老板,他們在接入渦輪增壓后就會蹭的一下跑出去,并且很穩。相反那些網紅餐廳,即便渦輪增壓配置再豪華,也因為產品的缺失而很快灰飛煙滅了。

    改裝車也需要好性能

    在設計過程中,我始終會在場景端去思考,那個食物在什么地方,它的魅力是最佳的。

    比如楊記興,鱖魚是淡水魚中的高級品種,而微微“臭”的口味,不像天真無邪的甜,反而需要到一定年齡才能懂,剛好賦予它了一種歷經滄桑的味覺。而從產品代表的意義來看,一條臭鱖魚連接的,是北京 2100 多萬人口里面 100 萬安徽人的鄉愁。追溯徽商的歷史去看,從古至今,他們都有在外經商漂泊的過程,對于 家鄉美食,他們更多了份復雜情感。

    如何因它而美好?

    圍繞“鄉愁”,它的場景就不能打造成小清新,老派的感覺雖然出入不大,但容易讓人感覺呆滯古板。所以我把它歸為隱士高手的感覺,中國人心中有仙界,這會更容易產生共鳴。既對傳統保持敬畏,也不乏隔離心,這會讓自己的客群不局限。

    當源頭的價值被挖掘,黃山、煙霧、白墻黛瓦,菜單、餐具、燈光、桌椅擺設,服務員說什么、穿什么、什么動作……才有了最基本的規則。

    食物與空間的相輔相成

    因此,你所有的場景美,都是為了表達、烘托出食物的魅力,如果沒有臭鱖魚,就沒有它的美。同樣,如果它的場景很具象,啰嗦,同樣是這個臭鱖魚,你也會感覺臭鱖魚沒價值。

    所以你應該也跟我有相同的感受:那些重新煥發生機的老字號的美,是遠遠超越那些初出茅廬的小崽子的。

    |表現,不等于表演|

    餐廳就像人與人的接觸一樣,顧客很敏感,他會包容你的不完美,也會無法原諒你的不真誠。

    現在的你,還會常常光顧那些夜店風、工業風餐廳嗎?為什么呢?你可能說是它們的體驗不好,相反,我倒覺得他們設計挺精心的。在我看來,它有個初心錯了:表演,表演就是不真誠、不高級,像是馬戲團。這也犯了設計的大忌。

    這樣的

    用廉價的方式表演,是不會長久的。跟人一樣,十年前的殺馬特現在幾乎見不到了。環境一表演,人們就看不到食物本身,這又恰恰是餐廳吸引力法則的靈魂所在。

    那你可能會說了,不表演,我怎么吸引消費者呢?這就有了一種東西叫做“表達”,表演和表達是兩碼事。Muji 風,北歐風,它都是不表演,而是用高級的手法表現。不表演不代表不表達。

    這樣的

    如何界定表演和表達?

    表達是為了幫助顧客,表演是為了取悅顧客。顧客不愿意被困在一個方盒子里,所以為了幫助他們沖破束縛,你做了很多的自然景觀甚至led顯示屏,以期達到這種感受。表演則是討好,就像你看的很多特效電影或者馬戲團,一通打完了你什么都記不住,這是視覺表演。

    水袖是為了更好的表達昆曲 圖:游園京夢

    表達是有故事想要講給你聽,你看到最后會流淚,久久不能忘懷,表達是最后能打動人心,留下回憶的,所以你會一次次的去看。但表演你不會,一個是往上走的,一個是往下的,用人心去界定。

    所以,為什么你會常常去那家街頭的大排檔呢?大排檔的老板也許不懂得設計什么,但他態度很認真,食材新鮮,不當街洗碗,不會用收完錢的手繼續做飯,對消費者來說,這就是最能打動人的表現,不為了表演而表演。

    本文授權轉載于掌柜攻略由勺子課堂重新編輯整理,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為什么顧客購買以后卻沒有復購?

    為什么顧客給了五星評價之后卻沒有留言?

    面對顧客眾多的評價,怎樣去分析他們的需求?

    勺子課堂新課來襲!

    帶你深挖顧客那點“小心思”!

    點擊“閱讀原文”

    下載勺子課堂APP與500萬餐飲人一起學習餐飲干貨!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7029.html

    (0)
    上一篇 2018年6月12日 18:00
    下一篇 2018年6月12日 20: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