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餐網(ID:hongcan18)
2月12日夜,中央發布了針對疫情防控的“糾偏令”。
政治局常委會在通稿中提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實事求是做好防控工作,對偏頗和極端做法要及時糾正,不搞簡單化一關了之、一停了之,盡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
如此一來,很多渴望復業但是被堂食禁令一刀切的餐企,有望迎來轉機。
1
財政部、稅務總局表態了
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免征增值稅
疫情新政:餐飲住宿、旅游娛樂、文化體育,等生活服務收入,疫情期間免征增值稅!
為減輕疫災對納稅人帶來的損失,財政部聯合國家稅務總局出臺臨時性稅收政策《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8號)
(圖片來源:小穎言稅)
餐飲人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同時,微信公眾號“稅政第一線”整理了6個大家需要注意的問題。
1、納稅人提供生活服務免征增值稅應如何開具發票?
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只能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
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時,稅率選擇“免稅”。
2、納稅人提供生活服務已經開具的專票用發票和帶稅率的普通發票能否免征增值稅?
納稅人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可以退回換開增值稅普通發票,則享受免征增值稅;如果不能退回,此部分專用發票不免稅;
納稅人開出的帶稅率的普通發票,也可以享受免稅;如果申報比對不符,由稅務部門解除異常。
3、納稅人提供生活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對應的進項稅額能否繼續抵扣?如果需要轉出應該如何計算?
1、《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和《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1:《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第二十七條均規定:用于免征增值稅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因此,納稅人免征增值稅的收入對應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需要作轉出處理。
2、免征增值稅收入對應的進項稅額轉出金額按以下方法計算:
《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對于無法劃分的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按照免征增值稅銷售額占全部銷售額的比例計算轉出。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月無法劃分的全部進項稅額×當月免稅項目銷售額、非增值稅應稅勞務營業額合計÷當月全部銷售額、營業額合計。
4、納稅人在實際執行中,由于月度之間的購銷不均衡,按規定公式計算進項稅額轉出額,會出現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不實的現象,對此,應如何處理?
對由于納稅人月度之間購銷不均衡,按規定公式計算出現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不實的現象,稅務征收機關可采取按年度清算的辦法,即:年末按當年的有關數據計算當年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對月度計算的數據進行調整(來源于稅務總局官方解答)。
5、納稅人提供生活服務免征增值稅政策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納稅人無需提供任何資料,可以直接享受免征增值稅政策。
納稅人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對免征增值稅收入和征稅收入分別核算,如不能分別核算不同收入,則不享受免征增值稅的政策。
6、納稅人提供生活服務免征增值稅,是否屬于長期政策?
此次對生活服務免征增值稅是政府利用稅收工具對疫情期間提供生活服務的企業的一種扶持,屬于特殊時期的臨時性政策,自2020年1月1日起生效,具體截至時間要看疫情發展情況,納稅人需要隨時關注國家政策。
2
中烹協
疫情已致78%的餐企營收損失100%
疫情沖擊下,都在說餐飲行業受沖擊很大。具體有多大呢?
2月12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餐飲業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調查分析報告》顯示,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僅在春節7天內,疫情已對餐飲行業零售額造成了5000億元左右的損失。
春節期間受疫情影響,自1月21日起,很多餐廳都陸續接到顧客取消年夜飯預訂的電話。2020年春節期間年夜飯的退訂量達到94%左右。眉州東坡披露,從1月21日-30日共退餐11144桌,損失春節黃金期經營的金額大約在1700萬元。擁有60家門店的旺順閣,1月28日只有23家門店營業,客流量同比下降98.49%,營業額下降比例93.77%。
本次調研顯示,疫情期間,93%的餐飲企業都選擇關閉門店。其中,有73%的企業關閉了旗下所有門店;8%的企業關閉旗下八成以上的門店;也有7%的企業關閉了不到一半的門店;僅有7%的餐飲企業由于是團膳或者是單店,所有門店繼續進行維持性經營。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調研中,有11%的餐飲企業在武漢開有門店。其中,78%的企業關閉了在武漢的所有門店,剩下22%餐飲門店以提供團餐服務,保障醫院、機關單位等用餐、送餐等方式,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
3
門店全關、缺席外賣
外婆家和海底撈緣何“逆行”
面對這場疫情,餐企紛紛自救:轉戰外賣、等待復業或堅持開業(沒有被暫停堂食的地方)是常見的辦法。
與大多數餐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頭部餐企的海底撈和外婆家卻當了“逆行者”,不僅門店全關,連外賣也不開。
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接受CEO品牌觀察采訪時表示:“員工防疫第一,經營第二。”
吳國平接著說:“在全國多地封城之前,我們有近1/3之一的員工還留守在門店所在城市。其中,武漢就有200多人。安撫好這批‘留守員工’是當務之急。”
1月26日,海底撈所有在國內的線下門店就已經暫停營業。1月28日,集團董事會正式發布了公告,預計恢復營業時間為1月31日。但直到目前,海底撈仍處于繼續停業的狀況。
有業內人士分析:大品牌的這種謹慎非常有必要。因為本次疫情,無論外賣還是堂食環節,都有感染案例的發生。一旦有感染,將會對其品牌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撈堂食和外賣業務雖然全線暫停,但是其預包裝食品線上銷售依然繼續。
據京東平臺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海底撈線上商城銷售額從1月20日開始上漲,春節期間成交額比上月同期增長超過兩倍。
4
廣州全城禁堂食
餐廳復業遭打擊
從2月12日,廣州市越秀區和白云區餐企暫停堂食服務,禁止一切聚餐。此前,番禺、海珠、花都、南沙、從化、黃埔、增城已相繼宣布暫停餐廳堂食服務。
隨后,荔灣區也宣布暫停堂食,成為了廣州暫停的第10個區,這也意味著廣州全轄區都暫停了堂食。
很多餐飲人擔心,多數公告只說了禁令生效時間,卻沒有明確說餐廳何時可以被允許恢復堂食,這為整個餐飲行業蒙上了不確定性。
此前已經有成都、長沙、柳州、杭州、福州、昆明、珠海、中山、江門、開平、佛山、惠州發文暫停堂食。
廣州作為暫停堂食力度最大的一線城市,如今疫情尚未得到控制,后面是否會引發北京、上海、深圳的效仿,將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5
結語
本次疫情,讓服務業遭受重創,對餐飲業更是如此。
現金回流吃緊,83%的企業難逃3個月生命周期,這個異常艱難的時期,是對餐飲企業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7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