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出身農門,高中輟學,借2000元創業,如今擁有3000多家門店

    作者:魏無忌、醉美

    來源:電商觀察網(ID:guancha5), 企業家AB面(ID:bimeng88888)

    他出身農村,因家境貧寒無力支撐學費,高三那年便輟學外出打工。


    在不幸遭遇失業后,他干脆借錢創業,拿著湊來的2000元做起了販賣堅果的生意,期間不管經歷多少次挫折,他仍然堅持不放棄。


    時至今日,他擁有了3000多家門店,每年賣出的炒貨多達6萬噸。


    他就是粒上皇的創始人潘俊海。


    粒上皇創始人潘俊海


    01

    父母負債5000元

    高三輟學北上打工


    1979年,潘俊海出生在安徽阜陽的一個小村落。


    家中有兄弟三人,但父母都是農民,全家人的吃穿用都要依靠幾畝薄田。


    俗話說:再窮不能窮教育。


    雖然父母很看重三個孩子的學業,但隨著孩子讀到高中,收入來源單一的父母還是沒有辦法再支撐他們的教育了。


    高三那年,已經負債5000多元的父母,再次厚著臉向親戚們借錢。


    看著父母遭遇到的冷嘲熱諷,已經成年的潘俊海不忍心,思慮再三,他放棄了學業,出門打工。


    去大城市賺大錢,這是潘俊海樸素的愿望,因此他選擇了北京。


    圖源:網絡


    但是,大城市卻并不是他想象中的天堂。無依無靠的他每天奔波在街頭,看招工的小廣告找事做。


    當搬運工、在建筑工地當散工、在大排檔打下手。后面,潘俊海進了一家做炒栗子的飯店。他沒想到的是,從此便與炒栗子結下了不解之緣。


    大家都知道,做生意需要吆喝,尤其是在鬧市或者集市,大聲的喊出自己的銷售口號,總能吸引更多的顧客。


    潘俊海認為,讓自己干苦活沒關系,讓自己放開嗓子在眾人面前發表演講一樣,確實很羞澀。但是不下定決心走出這一步,生活就要面臨困境。


    于是,潘俊海豁出去了,從一開始小聲的叫幾下,到后面聲音比誰都大,再到后面,收放自如,還能編寫出順溜的買賣段子出來。在做伙計那段時間,自己勤奮、踏實、好學,把老板的生意當做自己的生意一樣,處處為老板著想。


    為此,年輕的潘俊海受到老板的賞識,和自己一樣,老板也是安徽人。后面,老板有新計劃,要去山東青島做生意,問自己去不去,他二話不說,就跟隨老板到青島炒栗子。


    圖源:食品代理網


    但是好景不長,由于不同市場的需求不一樣,在青島的栗子店很快就關門了,潘俊海也隨之失業。


    經過幾年的勤奮苦學,潘俊海認為,自己應該要好好拼搏一番,苦盡甘來,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自己開炒栗子店的想法一直縈繞在他的腦海中。


    02

    借2000元創業


    萬事開頭難。做生意首先需要一筆資金投入,用于原始材料的購置。對于潘俊海來說,要拿出這筆資金相當艱難。但既然要干,就必須堅定地邁出這一步。


    他的家人跑東家問西家,詢親戚問好友,東拼西湊了2000塊錢。然而,這點錢根本不夠添置設備的,只能用來采購少量原料。


    他先是靠部分賒欠的方式,向供貨商進了一批貨,又與店面房東商量,靠利潤分成的方式沖抵房租。為了能多攢些錢購買原料,平日里他總是省吃儉用,不舍得花錢,只顧拼命多干活兒。


    生意經營得有聲有色,潘俊海初次嘗到了甜頭。然而好景不長,周圍店鋪也開始炒起了栗子,后來由于不正當競爭以及房東的排擠,潘俊海黯然離開青島前往溫州。


    圖源:軟飯mp


    因為誠信守信,供貨商付清軍愿意賭一把,賒欠給潘俊海10多萬元原料。溫州炒栗子市場廣闊,潘俊海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在半年多的時間里,潘俊海和親友開了4家店,在溫州掙了人生第一桶金——3萬多元,還清了欠債,購置了機器,備足了原料。


    生活從不是一片坦途,有波峰就會有波谷。


    2000年,潘俊海進軍廣州,遇上栗子欠收,一次虧了5萬元。


    但對于從小苦慣了的潘俊海來說,創業失敗沒什么可怕的,大不了從頭再來。


    圖源:粒上皇官網


    正是憑借著這一份不怕輸的勇氣,潘俊海順利與世界零售巨頭吉之島簽訂了合同,開始向超市供應炒栗子。2002年至2005年,靠著辛勤的付出和點滴的積累,潘俊海的營收日漸豐厚。


    03

    0到3000家門店

    粒上皇的擴張秘訣


    2005年,潘俊海投資20多萬元,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栗上皇”, 寓意“每一顆栗子皆為皇家上品”。


    20年間,從1家門店到3000多家門店,它憑什么呢?


    圖源:粒上皇官網


    • 1、擴充品類


    栗上皇以賣板栗起家,單一的品類固然能占領人們的心智,但收入卻是有限的。


    以板栗為基礎,它開始向炒貨行業布局。2008年,它發展出核桃、花生、瓜子、開心果、紅松子等產品。


    由此,潘俊海覺得“栗上皇”不再適合做品牌名,遂改名“粒上皇”,“顆顆精選現原味,粒粒有情粒上皇”。


    • 2、栗史博物館


    三只松鼠、良品鋪子、來伊份,近年來炒貨品牌可謂是群雄并起。


    同樣是炒貨,消費者為什么一定要選擇你的品牌的呢?


    潘俊海給自家的產品加上了一層文化的外衣。去年10月,粒上皇在湖南長沙開了一個“栗史博物館”,吸引廣大民眾深入了解中國傳統的炒栗文化。


    “栗史博物館”分別由“栗史自然館”“栗史文化館” “栗史科技館”“栗史玩趣館”和“栗史美食館”、以及 “栗史炒制館”六個展區組成。


    展覽詳細梳理了一顆栗子的前世今生,以及它千年的文化傳承,還有板栗游戲體驗。


    圖源:頭條大播報


    除了傳統博物館擁有的科普、展覽等功能外,栗史博物館還創新的引進美食、科技、游戲等元素,以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的方式,讓大眾在了解板栗生長過程以及炒制工藝的演變歷程時能夠感受到趣味。


    這樣生動有趣的展示方式果然受到了年輕人的喜歡,短短3天時間,前來博物館打卡的人數就超過了50萬。


    圖源:頭條大播報


    此次粒上皇建立栗史博物館的舉動,不僅僅宣揚了中國傳統的美食文化,更提升了大眾對品牌的好感度。


    相比于蹭熱點、博眼球的廣告宣傳,正能量的品牌宣傳更得人心。


    它還得到了央視等主流媒體的點贊。


    • 3、互聯網思維


    2012年,炒貨品牌“三只松鼠”成立,ALL IN線上的理念使得它迅速飆升至行業前排位置。


    由此,線上平臺的爆發力令行業震動。


    圖源:粒上皇京東店


    2016年,粒上皇也向線上進軍,入駐了天貓、京東等平臺。


    在如今新零售的形勢下,線上線下充分發展的粒上皇開始爆發出后勁。


    • 4、明星效應


    所有的營銷手段都比不上口碑。


    好吃的粒上皇不僅得到了大眾的喜愛,連明星也愛不釋口。


    2017年,廣州粒上皇門店前,排隊的人群中,一位提著菜籃子的大媽和挎愛馬仕的女生發生摩擦,兩人大打出手。


    這起事件被網友戲稱為“菜籃子大戰愛馬仕”,同時也讓粒上皇火了一把。


    圖源:網絡


    此外,“鄭爽在片場偷吃板栗”、“孫儷因為吃板栗而忘記給鄧超倒水”等新聞也側面給粒上皇宣傳了一把。


    04

    小結


    自帶“網紅”氣質的粒上皇在新零售的轉型中,可以說是非常成功。


    創業20年,潘俊海從負債2000元,到建立3000家門店的炒貨王國,他以自身的經歷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寒門逆襲的故事。


    拼命努力的人沒有時間去抱怨人生的不公,更何況你所看到的成功者背后都隱藏著血和汗。


    往期文章推薦

    海盜蝦飯創始人劉慶剛 費大廚創始人費良慧

    可可藏香創始人姚巖 | 每日優鮮創始人徐正

    撻檸創始人劉綺玲 | 正新雞排創始人陳傳武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7465.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0月8日 14:16
    下一篇 2019年10月8日 16:2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