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魚、紅餐訪談小組
來源:美團餐飲(ID:mtsyxt)、紅餐(ID:hongcan18)
在成都,有一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串串店它妥妥占據了成都一霸的寶座。
排隊3小時是常事并創下了日翻臺13次的紀錄,3年時間發展了800+家連鎖店,并成為2019年必吃榜餐廳,成為串串界的一股清流。
它就是——馬路邊邊。
1
做別人沒有做過的
2016年,成都大街上,舊貨小賣部店,宿舍樓、老電視機、老街、門口排著長隊………這些構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線。3年前,創始人郭一凡創立了馬路邊邊品牌。
(圖片來源:美團餐飲)
在創始人郭一凡的記憶里,小時候在三輪車街邊吃的串串,是地道的老成都。
“我覺得這個東西可以回歸,并且別人沒做過。”所以,馬路邊邊里所有的桌椅都是復古藍色。因為很少看到餐廳桌椅用這個顏色。
(圖片來源:紅餐)
馬路邊邊的風格,首先在外觀上,抓住了大家懷舊的情懷,以及消費者愛在社交網絡上分享的心態,至少在當時的串串品牌里,是沒人走這種風格。
2
保持創新力,持續營銷,把控食材
從2016年10月至今,3年時間,馬路邊邊已經發展了800多家連鎖店。
不同城市就有不同的情懷和懷舊。比如馬路邊邊在北京的店,有兒時老海淀的風格、五道口的電影院、回龍觀的校園風……
這樣的裝修風格很吸引消費者。全國不同的店,裝修的主題和內容又不同。馬路邊邊團隊會花時間和精力去思考,每個店周圍的歷史、地域特色去構思、繪畫,做到了“千店千面。”
(圖片來源:紅餐)
餐廳排長隊、翻臺高,這些并沒有讓馬路邊邊覺得就可以了,馬路邊邊任然不斷地保持創新。
比如,要在成都新開一家店,把洗手間設計成五星級酒店的樣子,和店面風格形成鮮明反差。
與許多帶著網紅標簽的品牌不同,馬路邊邊倡導要持續性地做營銷活動。抖音、公眾號活動、小紅書、大眾點評推廣通……每個店基本拿出利潤的10%-20%去做推廣宣傳。
(圖片來源:美團餐飲)
馬路邊邊在產品上也花了很多精力,食材把控很嚴。為了保證食材的新鮮度,各地馬路邊邊,幾個招牌菜都是從成都調貨。門店對當地自采的菜品由總廚每天清晨親自去采,送到門店后由門店主廚在進行質量和新鮮度的把控,保證食材的新鮮度。
在產品上,馬路邊邊選擇簡化產品體系,選擇可以代表成都特色的兔腰、豬腦,還有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的花甲、嫩牛肉。
馬路邊邊在北方城市不設置鴛鴦鍋,只提供經典鍋、傳統鍋這2種鍋的選項。甚至在北京這所人人都愛吃麻醬的城市,馬路邊邊卻不提供麻醬,這也是馬路邊邊的特色。
(圖片來源:重慶潮生活)
與此同時,馬路邊邊通過搭配特色餐具突顯品牌特色和定位,比如飲品搭配老式搪瓷缸,用搪瓷碗盛放嫩牛肉、花甲,比如用植物編制的簸箕取代塑料盒盛放串串。
精簡的產品結構,加上品控的把握,以及特色的餐具,讓豬腦花、火鍋粉、嫩牛肉等菜品成為爆款產品,甚至豬腦花在成都是每桌必點。
3
全國第一家“場景沉浸式”串串
1、坐在室內也能在馬路邊吃飯
走進店內,你才會恍然大悟為何要叫“馬路邊邊”。
頂高6米的屋子做成了樓中樓的設計,紅磚灰瓦砌成的高低錯落的建筑、粗糙樸實的水泥墻上貼著花花綠綠的明星海報、水泥柱子上還貼著祖傳治牛皮癬的小廣告、簡易的木質老式門窗上掛著白色針織的窗簾,里面還亮著燈,仿佛站在墻角的路燈下沖“樓上”喊一聲,就會有個姑娘探出頭來。
(圖片來源:重慶潮生活)
配上1:1的3D立體墻繪,小賣部、理發店、游戲廳、花盆邊睡覺的貓咪、墻上掛著的有些泛黃的老式電話機,甚至地面上還有窨井蓋。
(圖片來源:紅餐)
明亮的色彩、逼真的畫工、實景虛景的結合,以及富有年代感的標語,構成了一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的街景圖。
且光線調得很柔和,非常適合拍照,進門的顧客都會在一瞬間有種錯覺:這是在室內,還是室外?
2、“不習慣”的小桌小凳是特色
除了VI設計的復古基調,配套的用具也還原了過去的場景,采用簡易的小桌小椅小鐵鍋。
如今,藍色小桌凳已成為馬路邊邊的代表符號,但起初藍色并不是馬路邊邊的首選。一開始想用紅色,因為紅色最顯眼,但已經很多人用了,還有黃色、綠色也都有人用了,只有藍色沒人用。
(圖片來源:重慶潮生活)
當把這種藍色放進場景里去的時候,其實第一眼的感覺有些奇怪,不過正因為沒人用過藍色,反而很快就讓人記住了,成了馬路邊邊的特色。
也有顧客不習慣小桌小凳,問為什么不用正常的桌椅。這個問題上,郭一凡堅持自己的想法:串串本來就是街頭小吃,寬桌大椅不是它的風格,消費者根據不同的社交場景來吃飯,自會愿意舍棄一些需求,他要很熱鬧很市井的感覺,就不會帶著吃西餐的心態和標準來。
3、細節里藏著無數的情懷
既然要做情懷,那就一定要尊重情懷。
除了口味也跟從前保持一致外,從視覺設計到產品開發,他們用很多細節的東西來打造情懷,比如拿來裝串的竹編小簸箕,是專門找廠家定做的;服務員穿的是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紅藍校服,衣服背面還印著當地的地名和服務員的昵稱,你可以喊新南門素芬給你加點兒湯,也可以叫一環路蔡依林幫你遞個碗筷。
4
小結
在郭一凡和團隊的努力下,馬路邊邊如今已發展到全國800多家連鎖店,成為風頭強勁的串串品牌。
馬路邊邊營造了一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馬路邊擼串串的氣氛,迎合了當下懷舊復古的潮流。
有市場的創新才叫創新,有互動的營銷才叫營銷。在餐飲這個古老而傳統的行業中,它會有非常多的壁壘及高手在,要想從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就得找到屬于自己的創新模式。
癡饃 |一碗小燙撈|海盜蝦飯
姚酸菜魚|親愛的鍋包YOU|愿者上鉤
炒FUN|面包新語|吉野家|福客FOOOK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7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