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賣10噸餃子,3年開近70家店,徐小平為何力挺它?


    音樂人跨界做餃子,2015年~2016年,12個月內連獲3次融資共5000多萬,當時估值3億,融資后1年內,門店數從6家猛增至近70家。



    這個品牌就是知名投資人徐小平都力挺的小恒水餃


    就在融資之后,小恒水餃備受媒體關注,最“狠”的時候,創始人李恒一天要趕4個采訪和2場演講。然而,我們發現在2017年年中后這個估值3億的小恒水餃突然沉寂了,鮮少出現在媒體的視線中。沉寂一年的小恒水餃是研究什么餐飲新模式去了嗎?這次又為餐飲人帶來哪些獨家秘笈?


    1



    前傳:音樂人跨界做餃子

    吃了300萬,融了5000多萬


    小恒水餃的創始人李恒是從16歲上高中就開始創業,大二起相繼開過互聯網公司、音樂公司。在2010年因為唱片業衰落,李恒賣掉唱片公司。想要尋找一個可以持續做一輩子的事情,經過考察發現,吃喝玩樂是一個朝陽行業,并且加上之前投資過一家中餐館,所以就想著深入研究餐飲業。

    小恒水餃創始人


    同時他也發現只有餃子是中國人逢年過節都要吃的,其次是吃餃子是很有儀式感的。但是為什么中國的餃子只是個配餐,并沒有當做一頓飯來吃,不像西方的漢堡可以天天吃、頓頓吃。


    小恒水餃


    研究大量的餃子品牌得知,他們做的還是一個生意,并沒有把文化傳承當做企業的使命,所以他決定要把餃子這個傳統的品類做的年輕化,讓其可以成為一道可以頓頓吃,天天吃的正餐,于是2014年8月,他在北京正式創立了“小恒水餃”,門店相繼開進望京SOHO、東方廣場、東直門銀座、萬達廣場等核心購物中心。


    在產品的基礎上,用時尚的VI設計,趣味各異的“餃子表情”,紅酒配餃子等新潮的營銷玩法,讓吃餃子這件傳統的事情,變成一件時尚的事情。

     


    2015年-2016年12個月內,資本接踵而來:


    • 2015年1月,小恒水餃獲得天使輪融資,資方為真格基金和青松

      基金。

    • 2015年7月,獲得Pre-A輪融資,資方為險峰長青。

    • 2016年2月,完成A輪5000萬人民幣融資,由競技創投領投,其早期投資方全部跟投。

    小恒水餃一躍成為了“新餐飲”品牌代表之一。然而2017年中旬之后,卻很少有小恒水餃的聲音了。


    2



    質疑:為什么突然不吭聲了?



    為什么拿了融資卻突然陷入沉寂期?小編向數位媒體同行打聽,“傳說”創始人李恒很少出席公眾場合,連朋友圈都很少發了。這樣的情況,一般人可能會有兩種反應:要么是因為太會營銷自己“作死”;要么是被資本“逼”死了。

     

    2018年8月,李恒接受媒體專訪,回應稱:“以前發聲是因為企業還在初創期,很弱小,沒有錢,CEO刷臉為自己的品牌站臺,是最低成本的營銷方式。一個品牌,就像一個人。嬰兒剛剛誕生到這個世界,一定要嗷嗷叫,引起大人的注意。此后,應該更多地思考自己要怎么成長,而不是一直叫了。等到考上了名牌大學、找了個很體面的工作,或者創業小有所成了,才會重新發聲。”

     

    經過一段時間的頻繁曝光后,李恒有了新的觀察和思考:普通消費者知道誰是星巴克、麥當勞、肯德基、雀巢的CEO是誰嗎?其實不一定知道。這些偉大的企業,都是讓消費者關注產品,而非關注CEO。如果說,上一階段消費者是通過CEO來認知小恒水餃,那么下一階段,他希望消費者是通過小恒水餃來認知CEO。

     

    因此,李恒決定安靜下來練內功。

     

    然而,一年后再面對媒體時,李恒向媒體公布了一組數據:


    • 小恒水餃在北京及天津地區共開出了近70家店,成為京城餃子品類佼佼者,并正在籌備往上海、深圳等地拓店;

    • 現在平均每天賣10噸(大概45萬個)餃子,平均每分鐘賣出312個餃子。

     

    這樣的蝶變,來自于什么?


    3



    改變:重新梳理品牌文化,

    打造品牌升級


    沉寂一年的小恒水餃,再次為品牌注入了更加精準的定位和文化,更加符合當下需求的品牌空間。


    而這次品牌升級的提出,源于真格基金的市場總監兼投后品牌負責人紀維佳,在2018年4月紀維佳正式加入小恒水餃,任職首席戰略合伙人,主理品牌和公司戰略。


    升級之后的slogan


    他認為之前的小恒水餃雖具有年輕化的基因,但是沒有性格,他認為“小恒”應該代表的一個特定的人群。有這個想法也是和創始人李恒的整個歷程有關系,因為李恒=每一個北漂年輕人,甚至是全國每一個為夢想奮斗的年輕人。


    他們可能是剛剛畢業帶著一顆騷動的心,去到大城市的“年輕人”,可能是年過40仍在為詩和遠方努力著的“年輕人”,也可能是六、七十歲心態仍然積極向上的“年輕人”。所以小恒水餃不僅僅代表的年輕,更多的是代表著一顆追求年輕的積極向上的心。


    由此他們原來的slogan“吃餃子是一件時尚的事情”,已經完成了市場教育的使命。于是,他提出了新的slogan“青春就像餃子,趁熱吃。”做品牌就像寫劇本,隨著劇情的推進總要一步步的進階。


    升級之后的小恒水餃


    所以小編提示:做品牌不能一蹴而就,文化定性不是結束而是剛剛開始。品牌文化是一個持續、精進不斷篇的故事,需要隨著品牌的壯大不斷升級填充。所以您想好如何續寫您的品牌劇情了嗎?


    小恒水餃產品


    除了文化的改變還有logo和空間的改變,升級之后的小恒水餃logo,從原來的一只呲牙笑的餃子,變成了餃子與文字融為一體。從門店到外賣包裝一切消費者品牌接觸的點都進行了升級,升級之后的小恒水餃預計將在下半年和我們見面。


    4



    策略:自我革命修煉“高深”內功


    持續迭代新品


    做餐飲最重要的就是產品功底,我們知道之前的小恒水餃是主打豬肉白菜、和韭菜雞蛋等經典口味為主的。


    沉寂一年的小恒水餃在產品創新中增加了麻辣小龍蝦餡的水餃、和八仙過海餡等新口味的水餃,篩選出和消費者見面的這些新品水餃,都是經過從研發出的三十幾種經過反復改良測試,并且經過7輪內外試吃測試,最后篩選出2-3款符合標準的呈現給消費者。


    標準化要統一


    隨著門店的增多,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就是標準化,所以想要做成世界級的水餃品牌,除了深厚的產品內功、和品牌升級、還有就是標準化、統一化、保證消費者在每家店里吃到的口味都一樣美味是非常重要的。


    小恒水餃


    所以李恒狠抓標準化,從產品研發、服務、運營等方面,都進行系統化的梳理,形成了一本厚厚的SOP操作手冊,為每家門店的標準化保駕護航。


    總結

    一個餐飲品牌要做死很難,只要產品中規中矩就不容易死。而一個餐飲品牌要做好更難,需要用時間的尺度,去檢驗產品、人才、管理、文化、用戶、系統等全方位的積累。但這些不能一蹴而就,餐飲就是死磕細節,著急不來。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8101.html

    (0)
    上一篇 2018年9月14日 13:37
    下一篇 2018年9月14日 18:1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