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以上藍色字體
2018第六屆CCH廣州國際餐飲連鎖加盟展
時間:2018年8月24-26日
地點:廣交會展館
官網:http://www.gzjc8888.com
日本:極度發達的一人食經濟
在進門之前,有個自助點餐機,買單后會獲得用餐券。進門之后,會看到墻面上有個座位表,你看到有空燈亮的地方就可以入座。
店內則設置了不少僅供一人坐的小格子間,每個座位之間有隔板擋著,彼此有自己的空間不受打擾。此外,小隔間內還配備自動接水的龍頭、杯架和餐具,面前的隔板可以打開用來上菜。
在桌子上有個單子,供你選擇湯的濃度、油膩度、是否要蔥蒜、叉燒,以及醬汁的濃度和面的軟硬度(單子有四種語言中文、日語、英語、韓語)。點好之后,服務員會從小窗口把面遞過來,并把簾子放下,讓你享受一個人的用餐時間。
而在拉面店之后,一人食模式開始在其他餐飲品類內流行開來。
東京上野的人氣烤肉店“一人”,店如其名,沒有長桌圓桌,都是一個個小隔間。專為沒人陪又想吃烤肉的顧客使用。
而在日本還有部分壽司店提供一人食服務。
圖中,顧客的座位兩邊都有隔板擋著,只留下剛好坐一個人的空間。在這里吃飯,無論有多少個人在和你一起吃壽司,都完全打擾不到你。
此外,日本還有其他的一人火鍋,一人拉面,一人學生食堂,一人咖啡,一人卡拉OK……
可以說,日本的“一人文化”衍生出的“一人經濟”,或者可以稱“孤獨經濟”,已經成為島國逐漸普及的業態。
單獨用餐成習慣
“單身經濟”即將到來?
以90后消費者為例,他們當中55%有獨立在外用餐且不超過1小時的習慣;而80后和70后的用餐時長,普遍以1小時以上的社交聚餐為主。關于90后一個人吃飯的原因前三位分別是:工作很忙碌,用餐時間不規律和享受一個人用餐的過程。
同時,網絡調查數據還顯示,18-29歲年齡層中,“習慣一個人吃飯”的人群比例為40%,“不習慣一個人吃飯”的人群比例占60%,相比其他年齡層來說,更趨于平均。
從這些數據中,我們不難發現:隨著年輕人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自我意識地不斷覺醒,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影響越來越大,“空巢青年”的人數將日益增多,這個人群正在影響經濟的變革。雖然“中產”是時下消費主流,但在中產階級中肯定有不少“空巢青年”,在未來也將有更多的“空巢青年”從“中產”的標簽下細分出來。同時,單身生活正在催生某些新現象,其中就包括眾多單身者亟待解決的“一人食”問題。
如何抓住國內一人食消費者?
隨著在大城市打拼具有獨居生活的年輕人數量越來越多,很多有先見的品牌針對空巢青年設計產品和服務,凸顯出客群精準、粘稠度高、復購率大的優勢。
2億人群的市場很大,餐飲人的機會很多。
1、提供單人就餐環境
位于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餐廳EENMAAL,態度非常傲嬌,只接受一人來就餐的食客,并且每張小桌只配一把椅子,大家各自享受自己的那份安閑。
菜單也一反歐洲食譜的昂貴單調,在這里就餐,四道菜的套餐只要大概350元人民幣,即使一個人,也能嘗試豐富的食物。EENMAAL的宗旨是讓獨行的人們聚到一起,讓他們在同類群體中感到安全與舒服。
2、提供社交機會
韓國一家單身餐廳,它想帶給獨食的顧客更多的社交。把顧客的位置做成一個一個的隔間,左邊、右邊、前邊都是木板,并且其中一塊木板上有一個屏幕。
當你吃飯的時候,屏幕會自動彈出選擇:“希望有人能與我共進美食:yes or no?如果你選擇了yes,正前方的那塊隔斷會自動拉起來,對面坐的正是一位同樣一個人來吃飯的陌生朋友。
3、消除就餐者孤獨感
單身消費者最怕是不是沒有伴侶,而是害怕一個人吃飯,總能發現周圍的顧客投來異樣的眼光。
為此,日本的某家餐館會在每張餐桌都會坐著一只胖嘟嘟的河馬朗姆,店主認為,暖心毛絨玩具可以填滿消費者內心的孤寂和尷尬。
而以極致服務聞名的海底撈,也會讓毛絨玩具陪伴單身消費者用餐,更會讓服務員與單身消費者聊天,減少孤寂感。
4、抓住外賣市場
根據天貓今年5月公布的數據,單人份食品的銷量同比增速超過200%,據FT中文網數據,美團外賣65%的訂單來自單身客戶。餐飲人做一人食可以借鑒日本餐飲業“量少”的特點,在餐食中增加內容、減少分量,或推出雙拼、多拼的特色服務,在總量總價不變的情況下做到口味更豐富,為單身顧客考慮更周到。
可以預見,“單身經濟”在未來必將越來越強勁。為“空巢青年”打造的精準化、個性化、專屬化消費場景將博得他們的好感和共鳴,成為新的商業入口。
資料來源:餐飲界
責任編輯:Shelley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8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