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最傳奇的企業家之一。
51歲,1979年,褚時健正式出任玉溪卷煙廠廠長;
62歲,1990年,被授予全國十大企業家稱號;
66歲,1994年,被評為“全國十大改革風云人物”;
71歲,1999年,被判無期徒刑入獄;
74歲,2002年,保外就醫離開監獄,開始種植冰糖橙;
84歲,2012年,褚橙大規模進入北京市場,全面開始全國銷售。
七旬老人在山上種橙子,用10年的時間“進京”,并大面積向全國銷售。本來叫“云冠”的橙子品牌被消費者自發叫成了 “褚橙”,這是對褚時健的認可,也是對他的產品的認可。
可是,褚橙在好評了三年之后,第一次遭遇網上大面積的負評,“果子個頭小”“果子味道淡”……消費者們的情緒一瀉千里地涌了出來。
2015年12月,褚時健在《北京晚報》上道了歉:今年的確沒做好。
過去一年,褚時健很少出門,基本上都是在玉溪家中和新平縣褚橙基地兩點一線活動,或者去另外幾個橙子基地看看。但今年他已經很少去了,一是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二是去年網上銷售的褚橙被消費者抱怨個頭小。他很煩惱,做了半輩子產品工作,他很少被人負評,所以他決定今年少出門、少見人,“下點力氣解決問題。”
褚時健到年底就年滿89歲,按中國人計虛歲的習慣,他算是九旬老人,可他依然在工作,目前往市場上貢獻褚橙的3200畝果林的作業長們只向他匯報工作,有關褚橙種植最重要的決定依然只有他才能決定。
“他的決定有時候猛得嚇人”,作業長們說。今年,89歲的褚時健做了一個猛過后生的決定:砍掉3.7萬棵果樹。
在《北京晚報》上公開致歉后,他自己好幾個晚上沒睡好覺,果子品質下降,果農們都說是幾場密集的大雨導致的。農業嘛,靠天吃飯,哪家沒有大年小年?所以果農、基地的技術員們都覺得情有可原。但褚時健認為果農和技術員們是給自己找臺階下,“我們天天和土地打交道,自然知道大年小年,但消費者哪里知道?人家真金白銀掏了,你交給他的產品就要物有所值。”
2015年雨水多自然是一個重要原因,另外果樹這幾年越來越成熟,樹冠在增大,密集程度在增加,也影響了果樹的受光和通風狀況。琢磨了好幾天,開了好幾輪會,他做了一個決定:砍樹、剪枝。
他給了一個具體數據:果樹間距必須達到3米,不到3米的,一律砍掉。作業長們算了一下,那就要砍掉3.7萬株樹,也就是要砍掉約2000噸的果子產量,其實就是砍掉了兩三千萬的收入。對于產量和自己收入掛鉤的果農和作業長們來說,這一輪砍樹實在砍到了心尖上。但是,沒有誰敢出聲,質量是褚老板的命,他說砍,就只能砍。
產量、質量這兩端,褚時健毫不猶豫選擇質量,而且他決定今年不漲價:“去年沒吃好,今年一定要吃滿意了。”
入秋以來,果子開始出樣子了,明顯比去年大。褚時健開春以來就堅持一周去一次果園,掛果以后,每次來都隨身帶把卡尺,隨時量量果子的直徑,看看同一片果林,果子大小和去年同期比有沒有變化。“去年的數字他都記得,不用我們提醒。”身邊的工作人員說。
到10月底,褚時健心里完全有底了,去年平均8個橙子一公斤,今年褚橙基地做到了5個一公斤。而且因為在肥料上做了調整,果子的甜酸比也更合適口感,“果子糖度在11左右,酸度在0.3左右,吃起來最好吃。”褚時健對筆者說。
褚時健在生產前端抓果子質量,后端他要求外孫女和外孫女婿要把選果的設備做到全國最先進。“只有達到一定克數,一定酸甜度的橙子,我們才會用電腦設定為褚橙,從這個分揀口出去,進入褚橙包裝箱。其它的不合格產品,會另行處理,”褚時健外孫女婿李亞鑫說。
今年在玉溪,褚橙將啟用新廠房新設備對褚橙進行分揀加工,其加工產能為1天300噸。另外,非濃縮還原果汁生產計劃也將于今年底或明年初啟動建設。將等外品加工成果汁,避免浪費,這是褚時健從種橙開始就定下的計劃。
王石問褚時健——
“你怎么看現在的創業熱?”
“創業是好事,但不要急,一錘子砸不出好結果。”
“褚橙其他基地的果子開始成熟,兩年后會到6萬噸,銷售怎么辦?”
“我們專心致志把橙子種好賣好,不搞其他雜事,只要橙子的質量在,我相信銷路和利潤都有保障。”
“褚老,今年為什么要砍3萬多棵樹?”
“我這個人,別人占我便宜可以,但我不占別人便宜。做企業最重要的事就是做人。無論對于我自己還是我的后代,我只有一個要求:別讓別人吃虧。”
王石坐在褚時健邊上,點點頭。
來源:正和島 作者:周樺
– END –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9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