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餐飲頭條,讀sir陪你嘮!
本文3790字;需8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01
最前沿
1、星巴克Q3財報:凈利潤強勢逆轉64%,數字化改革或成強力抓手
7月26日凌晨,星巴克公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星巴克第三季度營收68億美元,同比增長7.93%,凈利潤14億,同比增長64%,星巴克第三財季盈利和銷售額均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
星巴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Kevin Johnson表示:“星巴克在第三季度實現了強勁的業績增長,進一步證明了我們的‘規模增長’正在發揮作用。”
財報顯示,美洲地區營收同比增長11%至47億美元,這主要得益于同店銷售額增長7%和店面銷售增長4%。
而在中國/亞太地區,星巴克營收13億美元,同比增長9%,這得益于新開店994家,店鋪增長12%以及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5%。
另外,在歐洲,中東和非洲,星巴克總計營收2.31億美元,同比下滑11%,這是因為法國和荷蘭的業務轉為非直營業務,同時關閉了一些門店。渠道發展部門總收入5.3億美元,同比下滑6%,這主要是由于將CPG和餐飲服務業務授權給雀巢。
與此同時,財報披露,星巴克全球同店銷售同比增長6%,原因是平均客單價提升3%,交易量同比增加3%。美國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7%,營業利潤率20%,成交額增長3%。
中國/亞太地區同比店面銷售增長5%,客單價增長3%,交易額增長2%,中國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5%,成交額增長2%。
2019年第三季度,星巴克新開門店442家,截至報告期內,星巴克全球門店20626家,比去年同比增加7%,有近三分之一的新店都開在中國。
正如Kevin Johnson所說:“星巴克第三季度實現了強勁的業績增長,中國和美國是我們的兩個長期增長市場。”
今年第三季度初,星巴克中國調整了原先的管理團隊架構,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王靜瑛(Belinda Wong)升任星巴克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同時,星巴克中國將重組了兩個新業務單元——“星巴克零售” 和“數字創新”。可見,星巴克的架構調整,是將數字化建設作為企業發展的重點。
今年7月,星巴克全球首家啡快概念店在北京開店,門店結合了“在線點,到店取” 的啡快服務、專星送外送服務和到店顧客體驗三大功能。
▲星巴克“啡快”門店
就在發布財報的前三天,星巴克還宣布將收購餐廳數字化技術支持公司Brightloom,從而推進星巴克全球門店提供移動端訂購和支付服務的能力。
在美國,星巴克也在致力于擴展外賣業務,星巴克在美國的7個主要城市/地區和Uber Eats合作進行外賣業務擴展,目前覆蓋全美約1600家餐廳。
除了數字化改革,星巴克對飲品創新也十分重視。今年4月,星巴克上海烘焙工坊(下稱烘焙工坊)推出全新品類“玩味冰調”,一個月后,又推出5款“氣致牛奶”飲品。烘焙工坊在2017年開業以來,陸續推出多款創意特飲調飲品,包括橘香茉吉托、藍莓星空與酸檸浮冷萃。
星巴克的這些數字化改革與創新措施,都有望提升其業務增長。“鑒于業務增長的強勁勢頭,我們正在提高全年的財務期望,” Kevin Johnson表示。
2、好利來經營異常且多地門店更名,正牌玩得像山寨
傳統烘焙品牌好利來正通過更改品牌名稱尋找新的市場空間。7月25日,家住吉林的孟姓消費者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家附近有一家名為“好芙利”的烘焙蛋糕店,裝修風格與烘焙品牌好利來一致,該門店店員表示此門店屬于好利來。
隨后記者調查發現,不止該地區好利來門店更換了店名,其他多地都有這一動作,且名稱不一致,替換品牌多達5個,包括好芙利、甜星、心岸、蒲公英和麥茲方。
耐人尋味的是,記者發現目前好利來公司官司纏身,法人羅紅名下公司被列失信名單且旗下高端品牌黑天鵝有多家分公司被注銷。
今年3月時,網上出現了一些關于“好利來蛋糕店將撤出南昌市場”的消息,一些充值了預付卡的消費者難免擔憂,好利來蛋糕店是否會出現“跑路”的情況,預付卡能否退款?據好利來第一街區店店長熊霞介紹,好利來不會退出南昌市場,只是會在五月左右全線更名為蒲公英,屆時預付卡可以正常使用。
分析認為,好利來的更名對于品牌升級、區位升級、門店升級等會帶來一定的幫助,但多品牌戰略會形成品牌分散性,對于好利來來說在品牌建設上如何使品牌統一化是關鍵所在,究竟更名是一次可靠的升級還是一次大膽的冒險,還有待市場進一步考驗。
3、麥當勞外賣比堂食貴引爭議,這波操作餐飲人要學嗎?
最近,麥當勞同款產品的外賣價格,比門店價格高出 11 元,引發熱議。
“不算 9 元配送費,同樣的‘麥香魚套餐’,在麥樂送(麥當勞旗下外賣)點單,比在門店點單貴出了 11 元。”
最近幾天,#麥當勞外賣比堂食定價高#這個話題,頻頻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超過了 1.4 億,引發了群體性的關注和部分消費者的憤怒情緒:
“掏了配送費,不占客座成本,還得加錢,不合適吧?”
為驗證真實性,記者在北京某門店進行了測試。
店內的三種點餐方式(自助機、小程序、柜臺)得到的點餐價格一致。
同樣的產品,在麥樂送上點單,則發現外賣比堂食價格貴:
以雙層吉士堡套餐為例,麥樂送價格比堂食貴 6.5 元;外賣平臺上的售價與麥樂送價格一致,均為 39 元。
▲以上價格不包括外送費用
多地驗證發現麥當勞的外賣價格確實高于堂食,除此之外,肯德基、漢堡王也有不同程度的溢價。
但是,經過咨詢律師,從法律層面講,只要明碼標價,價格可以不統一。當然,主動提示“本店外賣價格高于堂食價格”則更好。
“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均沒有強制要求外賣價格和堂食價格必須統一;價格法規定,必須明碼標價”。
雖然不違法,但麥當勞的兩套價格體系,的確引爆了部分消費者。
主要觀點有兩種。一方贊成、接受,認為餐企只要明碼標價就行,消費者想在家做“肥宅”,就要舍得花錢,嫌貴你可以不買;
另一方則認為,自己的權益被侵犯了。同樣的商品,給你門店省了座位,付了配送費,憑什么價格還更貴了,不合理。另外,還有部分消費者看到新聞,才發現外賣花了更多錢,深感被欺騙。
4、美團點評被北京消協約談:部分外賣商家涉嫌嚴重違規
2019年食品安全月期間,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根據輿情和個案分析,對部分大型網絡餐飲外賣平臺開展消費維權問題調查。調查發現,美團外賣平臺上部分網絡餐飲服務提供者涉嫌違規經營問題嚴重。
7月23日下午,北京市消協就部分網絡餐飲服務提供者涉嫌違規問題約談美團點評。北京市消協將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向美團點評進行通報,要求美團點評及時自查整改,并在三日內將自查結果和整改情況向北京市消協進行書面反饋。
02
最奇葩
1、湖南一羊肉米粉店為提高營業額在湯中加鴉片果,店主被罰款判刑
7月20日消息,為提高米粉店營業額,吸引回頭客,竟然在熬制的湯中添加鴉片果。
湖南龍山縣人民法院日前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被告人全某有期徒刑1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
法院審理查明,2017年12月起,全某在龍山縣民安街道辦事處新建路經營一家砂鍋羊肉粉館。2018年2月,全某從外地人手中買了十幾個鴉片果,2月25日營業后,全某開始將鴉片果添加到面湯里。2018年3月15日,龍山縣食品藥品工商質量監督管理局檢測出該粉館面湯呈陽性并抽樣送檢。經檢驗,送檢面湯檢驗出罌粟堿、嗎啡、可卡因和蒂巴因等物質。
法院審理認為,全某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全某在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罪行,屬坦白可以從輕處罰。法院審理后,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2、火鍋店把酒水放進吊瓶成網紅,工商部門:不違反規定
火鍋又有新吃法,“打著吊瓶”吃火鍋在年輕人中成了時尚,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近日,不少餐飲店內推出“吊瓶飲料”。從外觀上來看,和醫院輸液吊袋十分相似,但里面裝的是飲料和酒類。
記者在南京一家餐飲店里看到,這些吊袋的包裝上寫著“忘情水”、“脫單水”、“專治窮”等字眼。餐飲店服務員說,吊袋里可以裝各種飲料,雪碧、可樂 、豆奶等,如果想喝酒,也可以罐進去。
有意思的是,吊瓶飲料不僅外包裝與醫用輸液藥水的外包裝如出一轍,還包括了輸液袋掛架、輸液袋、輸液管和流速調節器。不過,原本靜脈輸液針的位置,換成了一個普通龍頭。
記者反復詢問吊袋的材質和清潔問題,店家表示,一袋的容量是1.5升,每個吊袋只用一次。
在記者探訪的兩個小時,這家餐飲店內大部分食客都點了這種“吊瓶飲料”。有食客表示,自己就是來網紅店打卡的。
對于這種網紅飲料包裝,省工商局商標處處長徐勐表示,主要看它符不符合食品包裝的要求,有沒有按照食品或者飲料的要求標注成分、生產廠家、保質期等等。
本文編輯:小白、CJ
本文來源:紅星網、封面新聞、第一財經、西安日報、北京商報、荔枝新聞、億歐網等
掃碼加入必讀核心讀者交流群,
加好友請備注“餐飲人必讀+公司+姓名”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微信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
刷不出讀sir為您提供的第一手干貨怎么辦?
沒關系,打開餐飲人必讀公眾號主頁面,
點擊右上方的“…”按鈕
選擇“設為星標”
就不會迷路啦~
————–End—–———-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