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和茶,未來誰更有可能成為更受中國年輕人喜愛的飲品?彼此的茶認為是茶。
張子驊在2013年創立了茶飲品連鎖品牌“彼此的茶”。在決定創業之前,他針對200多名25-35歲的公司人做了一次調研,發現這些公司人平日最經常喝的飲料第一位是白開水,第二位是包括了果茶、奶茶等的茶飲料,而咖啡僅排在第三位。
但關鍵的問題在于,傳統喝茶的文化離現在的年輕人很遠。新式茶館為了吸引年輕人,普遍的做法是在茶的基底上,添加奶蓋、果汁或者牛奶。
1 年輕化的茶館思路
彼此的茶希望未來在茶上面做文章,因為一開始走的就是茶館年輕化的思路。張子驊和自己的幾位創業伙伴跑茶葉產區、打通供應鏈。雖然現在他的店內賣著茶拿鐵以及奶蓋茶,但是這只是發展到現在和奶茶店的交叉。
在他看來,奶蓋茶在當前最流行,口感介于奶茶和純茶之間,“但這種口味的流行我覺得有周期,”張子驊說。而茶更加容易建立門檻,吸引一批忠實的消費者。一旦喜歡上茶,就可能會成為茶的忠實粉絲。
但傳統茶館總是給人嚴肅莊重的感覺,而“彼此的茶”則帶給人一種親近的體驗。它有著貼近年輕人喜好的文藝店面:“輕木質”的商品架,將傳統與時尚結合;一些黑板公式的元素體現老板的經濟系情懷。
除此之外,俏皮清新的茶葉包裝令人愛不釋手,竹簡式的菜單又讓人回歸傳統,下午茶點套餐用博古架進行盛放是這里最大的特色。以茶為主角,融入其它制作工藝的飲品也可能帶給你新鮮的味覺體驗。
在這里,好茶放下身段,走入年輕人的生活中。快節奏的步調,也在品茶的時光里慢了下來。
2 和顧客拉近距離
“我認為標準化的連鎖門店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我希望做的是結合當地的社區特點,讓每一家店都可以不一樣,” 張子驊表示。
彼此的茶在上海虹口區有一家門店開在1876老站頭創意園里的一節火車車廂內,這個創意園區是為了紀念淞滬鐵路舊址而建。目前這家火車車廂里的門店吸引了很多消費者前往。
彼此的茶店內的設計很有心思。店內采用敞開式的茶飲制作空間,店長和店員都是90后,他們和顧客的距離很近,消費者可以在店內和員工隨意交流。
“我想突出的是彼此的茶的品牌內涵是很有溫度的。”張子驊說。店內還售賣散茶和茶包。這些產品的外包裝由創始團隊設計,整體顏色采用了中國傳統的水墨畫中的典型顏色,整墻的陳列方式也起到了店內裝飾的作用。
雖然傳統的喝茶器具不吸引年輕人,但是張子驊沒有完全放棄,他在店內采用了西施乳造型的紫砂拉胚壺,承擔泡茶試喝的功能,成本在100元左右。張子驊曾經和一位紫砂藝人合作開發,希望做出不同顏色的紫砂壺,比如維密粉、tiffany藍、法拉利紅、大黃蜂橙這些在年輕人中流行的顏色。但是最后燒制出來的顏色和想象的嚴重不符,在工藝上非常難達到,最后只能放棄。
3 場景式營銷
傳統茶的營銷方式是這樣一個思路:講述茶的產地、茶的香氣,該如何泡才能最大限度得讓茶葉釋放香氣、舒展葉片,從而獲得最佳口感。這種方式對于年輕人來說,可能不那么奏效。靠茶本身去推廣,是一件比較難的事。
張子驊認為茶本身不是剛需,可以喝也可以不喝,而吃喝住行是日常生活的必備品。非剛需的產品想要進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那就需要跟生活方式結合。
比如喝茶這件事可以跟讀書、拍照以及看電影結合起來,消費者看一部電影的同時也能享受一杯茶。除此以外,也要跟場景緊密結合,比如有一個廚房,然后在廚房中可以做茶拿鐵,或者做茶棒冰。隨后再去推茶。因此,彼此的茶現在也在同包括UME電影院在內的多家商家洽談合作。
資料來源|第一財經周刊
責任編輯|Penny Pong
自助餐這門生意怎么做才賺錢?
“全家”認真做餐飲了,“純正血統”餐企該怎么活?
避免”開店三月死”,六步打造持續火爆餐廳
CCH展提醒:加盟防坑你該了解這些
立即報名參加(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9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