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在轉型,產品在轉型,一家餐飲店的硬件當然也逃不過轉“形”。如何通過硬件升級取得盈利呢?
早在十年前,走進一家中餐廳,倘若發現都是長桌,絕大多數消費者都會望而卻步,“長桌子怎么吃啊?吃中餐總是圓桌來得更有氣氛。”十年后的今天,如果你足夠細心,你或許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眼下不少新開餐廳在餐桌設計上開始大動干戈,以長條桌取代圓桌逐漸成為老板們的習慣思維。
年輕消費群體熱衷交互體驗
據了解,大多餐廳的長條桌占比甚至達到了40%。一位餐廳負責人表示,決定在新開門店里廣泛使用長條桌是在進行市場調查之后,并非拍腦袋決定,“如今的八五后、九零后都熱衷社交,長條桌在社交層面的作用遠超傳統圓桌,加上這部分客群是未來消費的中堅力量,所以我們愿意在他們身上做某些嘗試。”
這位負責人反映,長條桌的效應大大超過管理團隊的預估,“很多年輕人居然還喜歡坐長條桌,因為他們覺得長條桌的交互體驗感更強,哪怕是不認識的人,吃了一頓飯或許就會留下微信發展成朋友了。”
如今的八五后、九零后都熱衷社交,長條桌在社交層面的作用遠超傳統圓桌,躍然成為餐飲店里的新寵。
包廂數量減弱 大廳散座需求上升
長條桌取代圓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包廂大幅的減少。如今國家嚴格禁止公款吃喝,上餐廳吃飯的幾乎都是百姓,所以新店在規劃包廂設計的需求已經明顯減弱,取而代之的都是大廳散桌,以四到六人座居多,考慮到有些十人甚至十人以上的聚餐需求,設置長條桌的靈活度更大。
提升餐廳逼格 緊追“革命先烈”
一家知名餐飲連鎖機構的負責人表示,長條桌的流行不僅有著隨時代進步的必然性,也有其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參照對象,最典型的例子當屬星巴克。
幾年前,星巴克也不使用長條桌,但是從去年開始,星巴克使用長條桌越來越普遍,一方面長條桌能容納更多客人同時入座,另一方面長條桌確實可以增進用戶體驗,既然有那么好的榜樣擺在面前,各大餐廳在準備重構餐桌的時候完全可以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而且小編認為這個趨勢會越來越明朗。
行業在轉型,產品在轉型,一家餐飲店的硬件當然也逃不過轉“形”。從“圓”變“方”,不要較勁。順應時代發展,跟進潮流的大河,你路上隨便抓一個人問問,大長桌上吃飯,有沒有哈利波特在魔法學院的feel?
文章轉自公眾號法制晚報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0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