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在河南餐飲圈,土房子怪味魚掌舵人杜老怪火了。 第一件事,他接手3家“賠錢店”,紛紛做到月排隊2000桌; 第二件事,超過海底撈、巴奴,在大眾點評區域排名第一; 第三件事,疫期親赴武漢26天,為300人河南醫療隊掌勺。 今兒個,我們和杜老怪聊聊這些事兒。 01 為了做魚火鍋 他跑去重慶、廣州等地“找魚” 杜老怪原名杜永闖,因為他行事怪、開店怪、規矩怪,江湖人稱“杜老怪”。 2006年,第一家店“杜師傅大盤雞”開業,雖然那時店面不大,但是味道好、價格親民(人均25元),周邊顧客也不少。 后來遇上禽流感,生意接連受到打擊,再三考慮,他認為大盤雞這個品類很難走出河南,加上當時整體趨勢是下滑的,就產生了轉戰魚火鍋的念頭。 為什么看上了魚火鍋?他說了兩點,魚本身是健康食材,烹飪方式也能保持食材的本味;魚火鍋品類火了30多年,經久不衰,生命力強。 一不做,二不休!2013年,杜永闖帶領團隊,尋訪了全國各地的賣魚飯館,也經歷了人生中第一次坐飛機、高鐵。在這過程,他收獲了兩件事。 一件事,學習到了外地的做魚技術。考察過重慶、成都、廣東等地,杜永闖發現這些地方做魚,跟本地有很大差異,他把這些技術結合,反復試驗,研發出更具融合性的口味。 另一件事,他找到了最適合做火鍋的魚。當時,他們專門去佛山跑一趟,當地的魚塘養殖規模讓他十分震撼,“那的魚塘就像天然屏障,一環套一環”。 在佛山,他更加深刻地認識了黑魚這個品種,杜永闖介紹,這兒的黑魚,生長周期長達18個月,不吃死魚死蝦,非常有個性,因此肉質也最Q彈、滑嫩。 有了好的技術,有了好食材,2014年,他在鄭州開出第一家“土房子怪味魚”。 為什么店名叫怪味魚,究竟“怪”在哪里? 杜永闖說有兩層意思:一是他對技術要求比較固執,拿中餐的標準,嚴格把控食材。二是河南話里面的“怪”,是非常、很的意思,顧客吃完都說“怪好吃”,所以被戲稱“怪味魚”。 經營過程中,杜永闖總結出門店“十大怪”,形成品牌獨有的特色,如養魚怪,不用魚缸用冰箱;規矩怪,餐前煮餐具;老板怪,老板很摳1分錢都收…… 工作人員說,工作日排隊都得排到十多桌,一到周末和節假日就更給力了,基本會排到四五十桌,每個月總計排隊2000多桌沒問題。 02 把3家“死店”盤活,大眾點評排第一 怎么做到的? 把“死店”開活,做到月排隊2000桌,并超越海底撈、巴奴,在大眾點評區域排名第一。究竟是這么做到的呢? 杜永闖說,目前土房子怪味魚3家門店,都是之前接手的“死店”,別人賠錢店,招牌一換就干。 “一方面,把死店干活,自己挺有成就感,另一方面,別人不接我接,能省不少房租。” 比如,未來路店1000多平,當時8萬塊錢拿下了,還有一家門店當時壓根沒要轉讓費,因為傳說“誰開誰死”,沒人敢接。 ▲土房子怪味魚 日常客流量都很大 回憶創業初期,一天才賣200多,房租都交不起,但他憑借著一股子倔勁兒,并堅信,“以心換心,拿出最高標準要求自己,用最好的食材,講究一個“真”字,不愁沒生意。” 這個“真”,不僅體現在好食材、好味道上,也體驗在“顧客維護、員工管理”兩方面—— 對顧客 根據消費者動態,提供定制服務 翻開土房子怪味魚的評論區,每家店都有上萬條留言,“不放過任何一條低分留言”,是他們的底線。 “在美團大眾點評上,有專人負責顧客維護,實時監測,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 第一步,平息消費者怒火,第二步,提出解決辦法,第三步,提供負責人聯系方式。 滑動查看更多 ▲超過海底撈、巴奴,登上大眾點評榜首 同時,在對老顧客的維護上,一是公眾號,每個節日,都會有福利發放;二是店長微信,根據顧客動態,提供不一樣的服務。 舉個例子,前幾日,有個客戶發了條動態,在門店隔壁的月子中心坐月子,店長得知后,專門去探望拜訪,顧客當時非常感動。 “日后,我們也會更積極了解客戶動態,進行細節化跟進與服務,在顧客維護上,也在持續改進和完善。”杜永闖說,這需要日積月累的堅持,摻不得半點水分。 對員工 成立4個小組,內部分組管理 技術組:專門負責店面的技術研發,每月對技術人員進行考核,嚴格把關; 偵查組:專門負責門店安全檢查,比如消防、安全設施,以及衛生的檢查; 6S組:督導各店的日常操作規范,比如后廚用料標準、魚的處理流程等; 服務組:主要針對前廳管理,負責服務技能培訓,對每個員工定期考核。 ▲定期員工培訓 “這四個組成立后,每個門店在辦事效率上都明顯提高了,并且降低了員工出錯頻次。”杜永闖說。 同時,組織員工生日會、安排每年外出旅游、每周把員工動態發給家長、安排員工進修學習等,也都他們企業在堅持做的事。 03 親赴武漢26天 員工“當家做主”送外賣 除了把門店管理做得風生水起,又是廚師,又是老板,親赴武漢,杜老怪是第一人。 “有天看到一則新聞,一個河南新鄉的援鄂醫護人員,父親離世了,沒辦法回來,他朝著家鄉的方向磕了三個頭,我當時就想作為餐飲人,應該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當時,拋開家人朋友勸阻,他義無反顧親赴武漢,為醫護人員掌勺。 ▲疫情期,杜永闖援鄂生活紀錄 “考慮到門店的外賣剛剛開始,這樣也能順便鍛團隊的能力,讓員工有當家做主的體驗,該放手時就放手。” 讓他意外的是,店里外賣運轉的也不錯,1天能賣10000多,“他們把外賣送到了東郊、西郊,跑遍鄭州市的各個角落,小伙伴挺給力的。” 回來以后,杜永闖也常收到這種暖心評論,“我從前偶爾會來吃,疫情期間看新聞,這個老板去武漢支援了,非常值得敬佩,這樣的人做出的魚,我很放心。” 再次堅定了他始終信奉的那句話:以心換心,菜品如人品,付出總會有回報。 疫情再嚴重,也終將過去。做生意也同樣,前期再難,只要沉下心,食材好,品質好,口味好,客人能不來嗎? 火鍋業整體復蘇情況到底怎么樣? 近期,餐見君進行的 《火鍋業二季度生存報告》 熱乎出爐了! 點擊上述藍字即可查看 往期精選 海底撈虧損9億背后,抄底開店300+ 扒了知名火鍋店1000條差評,這7個方面最易“中槍” 高考營銷季來了,4個超強攻略 去年爆紅至今,帶娃人士必點,你家有么? 火鍋配鹵味,還能火多久?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