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方人,看到西洋菜的一剎那并不覺得多么驚艷,甚至還會覺得宛若雜草,但倘若你嘗上一口,舌尖醞釀的滋味或許你便會收回剛才的話。
西洋菜屬于南方菜,記憶中北方并不常見,那西洋菜確真從西洋而來?
1
不從西洋而來的西洋菜
咋聽西洋菜這一名字,又洋又土。
洋的是脫俗,土的是隨意,一如爺爺奶奶輩取“狗剩”“孬蛋”“二丫”的小名一般。
其實西洋菜雖非來自西洋(其原產于地中海沿岸地區),但畢竟也是漂洋過海來的中國。
地大物博的中國靠著自己豐富的自然條件使得它可以“野蠻生長”——除西北干旱地區之外,其余均有其出沒,不過以港粵等地為多。
港粵冬春交替之際,天氣異常干燥冷瑟,致使呼吸道易受細菌侵襲,出現咽干、喉痛等癥狀,而西洋菜恰于此應市,被譽為“天然的清燥救肺菜”。
作為香港名菜的它曾經占據著香港人的餐桌,甚至在香港九龍的喧嘩之地還有一條以西洋菜命名的街道——西洋菜街。
如今的西洋菜街周圍被電子產品商店包圍,還遍布各種街邊小吃店、樓上書店,還走出了不少香港歌手,足見西洋菜街的繁華與喧囂以及西洋菜這個物種名詞在香港人生活中的不可取代性。
2
西洋菜的“成名史”
最早將這一物種發揚光大的其實是英國。
西洋菜性喜弱堿性水,而英國的河流又恰巧屬于這種性質,自然條件的天然優異與西洋菜“一拍即合”,使得西洋菜首先在英國實現了商業化栽培。
不過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化的栽培技術使得西洋菜的食用范圍進一步擴大。
就如同中國如今的“豐收節”,為了慶祝一年的辛勤與對自然萬物饋贈的感謝,在英國的奧爾斯福德,每年也會舉辦西洋菜節,寓意可能大致不差。
不僅如此,英國還有專門以西洋菜命名的蒸汽火車。
西洋菜在英國的推波助瀾下發揚光大,成為蔬菜界的翹楚。
要說西洋與中國的緣分,一個廣東籍名為黃生之人連接了兩者。
葡萄牙做生意的黃生,因得肺病而被驅逐野外,為充饑的他將這一野菜煮食充饑,久之,不咳而愈,后歸國將其帶回廣東,并寄予澳門、香港好友,使中國人得以飽嘗。
你看,緣分來了,西洋菜與中國便再也沒有分割。
3
西洋吃食“二三事”
西洋菜又稱為“豆瓣菜”,從外形來論,它小葉圓形,狀如豆瓣。
廣東人還有稱之為諧音“凄涼菜”,不同于夏季的時蔬,西洋菜確是秋冬季采摘。
一般分批次收割,如同韭菜一般,25天左右收割一次,好在生長期較長。
西洋菜雖然外表樸素不起眼,你別小瞧,它可是“南北通吃”。
A
西洋菜蜜
西洋菜具有清燥潤肺、化痰止咳等營養功能,買上一斤西洋菜花不了十塊錢就能熬煮上一大盆的西洋菜湯,之后放入蜜棗、冰糖、檸檬、蜂蜜等完全可依個人口味調節。
甚至你倘若懶得去做,手指動動打開某寶還可網購現貨成品,單價在14–20元不等,消費人群更是橫跨男女老少。
B
西洋菜鮮陳腎豬骨
廣東人愛喝湯,秋冬季尤甚,作為此時的時令菜,西洋菜也化身湯食,與鮮陳腎(陳腎,就是用鴨腎腌制的干貨)同時熬煮。
豬骨湯的鮮美與香甜的口感加上極高的營養價值,可以暖上一冬的胃。
不止如此,要說熬湯,西洋菜可以和各種食材搭配產生化學反應,鮮美都是第一印象。
4
西洋菜的“火鍋緣”
據《2018中國火鍋品類專題報告》分析,火鍋細分趨勢明顯,在火鍋豐富的細分品類中,火鍋店品類中整體增長最高的則是粵式火鍋,達到67.4%。
西洋菜是粵式火鍋的經典素菜。
A
潮汕牛肉火鍋
不同于川味火鍋的麻辣,廣東潮汕火鍋以鮮美著稱,尤為講究食材的新鮮營養。
作為本地蔬菜界“網紅”的西洋菜不僅在廣州當地具有很高的認同感,而且高營養價值在潮汕火鍋中也足以立足了腳跟。
鄭州有一家潮汕牛肉火鍋老店,店中的西洋菜“翻牌率”與“好評率”均高于其他蔬菜,甚至還成了店中必點菜系列。
B
豬肚雞鮮湯火鍋
西洋菜和豬肚雞湯鮮湯火鍋是絕配。
如果在鍋里先放一把西洋菜,求鮮。若不想把整鍋湯被西洋菜味帶走的,則還可留到最后涮。
豬肚雞火鍋一般燙青菜講究輕燙即吃求鮮味,據說西洋菜還是唯一一個可以常燙而不怕煮爛破壞鮮味的素菜。
C
西洋菜餃
西洋菜餃是很多港式打邊爐火鍋店中的招牌。
西洋菜的特殊香氣不同于日常的大蔥芹菜餡,所以你既不用吃完著急漱口或者礙于著急見人而只能垂涎,畢竟遇見美食飽餐一頓才是對自己的優待。
5
小結
在如今的餐飲行業,火鍋無疑是其中一大品類,隨著市場壯大,港式火鍋在培養市場,克服口味差異,主打養生喝湯的理念下定會虜獲大批火鍋養生粉兒。
隨著顧客接受度的提高,西洋菜作為粵港火鍋必備單品,說不定就是下一個網紅菜品。
統籌|巖巖
編輯丨王莉
視覺丨李青超 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火鍋餐見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往 期 閱 讀
七月末火鍋圈大情小事|“她定位”|餐墊紙
歡迎關注
【火鍋餐見】
聯系我們|18637183183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