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花生芽芽”突襲川渝火鍋成新寵
對于火鍋,似乎涮肉涮丸子涮各種葷菜才是“才子配佳人”,而素菜則像被打入冷宮遭到冷落,就連在菜單上也被放在不起眼的邊角處。
對于倡導“一切皆可涮”的火鍋愛好者,講究素菜也不能“落單”的他們發現了“花生芽芽”這一涮菜新物種。
腰片可以考驗師傅的刀功,毛肚鵝腸吃法講究,肉丸還可講究手打,但對于素菜來說,似乎切好洗凈就可以端盤入桌,沒有那么多的講究。
而“花生芽芽”以老名新出和獨特的發芽造型,更是憑借“長生芽”可抗癌的名頭,在素菜界擔起了“扛把子”,突襲火鍋成“新寵”,成為川渝界的特色亮點。
花生芽芽本身口味并不具有地域性,對于內地火鍋店來說不免是一個打造特色的小亮點。
2
花生芽芽“破殼”記
首先要糾正一個概念,“花生芽芽”和“霉花生發芽”可不同。
霉花生和土豆發芽一樣,有毒,不可食。而花生芽芽被稱為萬壽果芽,在正確的發芽方法下,內含的蛋白質和粗脂肪含量能被釋放出來,不僅能美顏抗衰老,口感甚至比花生還要偏好。
火鍋店的花生芽一般采用大批量機器種植,而市面上卻又少有批量售賣的,但其原料作為一種常見食材,倘若口饞這一口,私下大家可手動DIY,既好吃不貴還營養健康。
A
“看”
首先要選種。種子應選當年產的新鮮花生,現用現剝,一般60-70粒花生夠炒制一盤花生芽。
其次要浸種。浸泡8小時左右,記得中途換水一次。
B
“催”
前期工作備足了,接下來就要“催芽”了。泡開的花生粒包在打濕的紗布里保溫、保濕,放在陰涼處,每天噴水4~5次,露白后去掉不發芽、爛掉的種子,催芽過程即完成。
C
“發”
要想采芽首先要種芽。將清洗過的河沙放入容器,底部鋪濕沙子,擺下花生后再鋪層沙子,勿澆太多水,防爛根發霉。溫度適中下,5天即可收割,長度在6厘米左右(不含根部長度),太長的話會使甜度降低。
要想芽芽長得更肥碩,可蓋黑色薄膜遮光,長出來的芽芽就會根根飽滿。
D
注意霉變
霉變后的花生表皮會出現一層黑色或黃褐色的細菌孢子菌絲,慎防食用。
3
“寶藏”食材的大營養
A
天然抗癌良藥
白藜蘆醇是腫瘤的化學預防劑,具有降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等作用。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的醫生團隊曾在推薦心腦血管預防方面的食療菜品中首推花生芽。
B
減肥瘦脂皮膚好
花生發芽后其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脂肪含量降低,還能達到減肥、美容的效果。或許節食并不是減肥最好的方法,來一盤花生芽芽還能讓你“吃著減肥”。
4
花生芽能否獨步天下?
花生芽芽外形酷似豆芽,接受度不比后者,其實花生芽芽一直屬于川渝的傳統美食,只是一直還未被廣泛認知。搜索中原城市鄭州火鍋店,并未發現這一新物種,可能由于:
A
產品認知
傳統觀念中發芽的東西都不可食用,導致對花生芽芽產生認知偏差。
B
食材接受度
川渝地區“萬物皆可涮”,可在北方等地區,大家對火鍋食材偏慎重。內地對于花生芽芽的熟知度也不高,不屬于飯桌常見食材。
回歸到吃,在川渝地區,花生芽芽吃法多樣可變。
不僅泡好后可以直接拿來當零食生吃,還可熱炒、涼拌,也宜配菜、作湯、蘸醬卷餅,甚至榨汁生食、泡腌等。作為火鍋新秀,花生芽甚至還能比肩海帶芽等素菜“前輩”。
為了提倡健康飲食,豆芽如今都采用健康發制,直接上桌,被花生粒包裹著的花生芽芽也完全契合提倡健康養生的生態理念。
夏天的燥熱恐是會阻擋你去吃火鍋的沖動,雖有空調驅熱,但一番亂嚼大肉后的你這時來上一盤花生芽芽,不止視覺上清爽,入胃后又嫩又甜,還可中和火鍋的辣味,老少皆宜。
對于川渝之外而言,花生芽芽能否在火鍋界“大放異彩走天下”,我們拭目以待。
統籌|巖巖
編輯丨王莉
視覺丨李青超 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火鍋餐見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往 期 閱 讀
火鍋淡季如何出位?|菜單設計|巴奴上自助小料
歡迎關注
【火鍋餐見】
聯系我們|18637183183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