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2》中曾將鏡頭聚焦到一名在廣東坐月子的川妹子身上,為了促進產后身體痊愈,遠在四川的外婆帶來了曬干的折耳根,配以燉雞湯,“有利于傷口愈合,促進產后恢復。”
節目一經播出,網上就四散傳來引發了兩種聲音的討論:折耳根是一種中藥,可食用,對身體有健康;折耳根中含有成分已有研究表明或可致癌。
折耳根到底能不能吃?它是什么?
1
折耳根是什么?
A
關于名字
其一:
《詠蕺》中 “盤饈野味當含香”詠的蕺菜,民間稱之為“蕺兒根”。在西南方言里,“蕺兒根”音同“折耳根”。又因莖葉揉碎后散發的特殊氣味故學名為魚腥草。
其二:
魚腥草的葉子長得像豬耳朵,大家吃根不吃葉,所以是“折掉葉子的根”,故稱“折耳根”。
不過,第一種說法顯然更具有說服力。
B
生長位置
單從地理位置來追溯,折耳根并不是西南地區的特產。
《證類本草》記載“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而“江左”主要就是今天的包郵地區江浙滬。但唯獨云貴川地的人們勤勤懇懇把這一神奇物種“發揚光大”,刺激著當今人們的味蕾。
2
“如此”味道卻受偏愛為哪般?
曾有網友票選出最難吃的九大蔬菜:苦瓜、折耳根、香菜、胡蘿卜、芹菜、茼蒿、韭菜、洋蔥、油菜。不負眾望,折耳根排名第二,穩居寶座。
如果說香菜是食物界的坦克,那么折耳根就是顆原子彈,“喜則天堂,厭則地獄”。
曾被形容為“下水道味道”的折耳根到底有多腥臭?古今皆有記載。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時借折耳根以達充饑和磨練意志之目的。在現代云貴川之外的人看來,它更像是“連著下了一個月雨后,潮的發了臭的泥土里埋了一條死魚”。
這么腥臭的折耳根為什么偏偏受到云貴川人們的寵愛呢?充饑耐餓或許是最為重要的原因。
在饑餓面前,腥臭簡直不值得一提。西南人民偏愛吃野菜,在災荒多發無物可食的云貴川地區,折耳根的“抵餓性”(折耳根的主要成分是粗纖維)又恰好符合當時的歷史條件。
除了當地人的飲食習慣外,還有它可自身分泌物質以調節土壤肥力的頑強性。
自然環境的“惡”與折耳根的“強適應性”一拍即合,誕生了屬于云貴川人的一道“佳肴”。
3
折耳根也能涮火鍋?
歸根結底,“耐吃”是折耳根區別于其他野生植物的最大特點。最好的食物永遠流傳在民間。這道經過歷史檢驗流傳下來的食物,憑借著人們對吃的向往,一道道折耳根美食在民間美食家手中誕生。
A
折耳根燙火鍋
一大把折耳根根莖捆在一起,一捆一捆地往鍋里下,想吃生脆點,就少煮一會兒;想吃得耙一點,就多煮一下。成捆的折耳根在滾燙濃厚的紅湯里面翻滾,開創了火鍋涮菜新吃法。
B
折耳根牛肉
對于時下新興的各種串串店,除了風行一時大熱的小郡肝串串,川渝人們必不能少點的還有折耳根牛肉串串。
C
折耳根火鍋蘸料
如果你嘗遍了傳統的蘸料,不妨搭配折耳根挑戰一下味蕾,在其他食材蘸料的調劑下,折耳根的魚腥氣會減淡很多。
D
涼拌折耳根
涼拌折耳根是最經典的做法。鮮嫩的折耳根洗凈后,蔥姜蒜醬油醋糖“輪番上陣”,淋上一大勺油辣子,撲鼻而來的香氣猶如40℃夏日的午后,你喝到冰可樂的一瞬間。
E
折耳根茶水
折耳根水清熱解毒,清咽利嗓,可以和枸杞水并肩成為90后養生利器之一了。
此外還有折耳根炒臘肉,折耳根卷粉兒,烤豆腐也會搭上折耳根,甚至燒烤中也會加入折耳根調味。
4
又“愛”又“恨”的折耳根
如今連90后也吵嚷著“左手枸杞,右手保溫杯”,提倡“朋克養生”了,不得不說,當今大家對健康與養生的重視似乎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僅吃得好,還要吃得健康”。
說到底,折耳根屬于野菜類植物,那折耳根健康嗎?有什么“毒性”嗎?
A
天然第一抗生素
作為中藥的折耳根,魚腥草含一種天然的抗生素。據當地人介紹,折耳根具有清熱消炎抗病毒的作用,對于各種炎癥都會有療效。
性質偏向溫和的折耳根尤其對身體素質稍差的老人和小孩特別實用。
B
或“致癌”?
關于折耳根致癌的爭議主要在“馬兜鈴酸”這一物質會導致腎病的結論上,而魚腥草里并與其無直接相關性,但也不能排除其毒性的可能。
那么折耳根到底能不能吃呢?
不建議腎病患者食用。腎病患者比普通人更容易受到腎毒性藥物的損害。
而對于普通人,也最好少吃。
食物雖好,可不要貪吃哦~
統籌|巖巖
編輯丨王莉
視覺丨李青超 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火鍋餐見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往 期 閱 讀
火鍋牙膏是如何刺激消費者購買欲的?|月入十幾萬的冒菜小生意|微課報名
歡迎關注
【火鍋餐見】
聯系我們|18637183183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