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個題外話,你見過什么樣的老板娘讓你念念不忘?
是新龍門客棧潑辣的金鑲玉?還是武林外傳中貼心的佟掌柜?
她們之所以吸引人,之所以經營的店子生意火爆,有個共性就是有一籮筐的故事等你去傾聽。
話說,在現實中,我還真遇見一位,也用了一天時間去聽她講故事。
夏天總讓人慵懶,午后在辦公室吹著冷氣,磕著瓜子,幾個女人圍坐在一起說說閑話,似乎是再舒服不過的事了,動情處還能一起抹把眼淚兒。
虎曼麗是我朋友,她年長我幾歲,我平時叫她虎姐。認識許多年,卻很少有機會坐下來說話。
印象中她天天都很忙,如果說一天有5個小時睡覺,那么其他19個小時,她都在工作。哦不,算上出差的話,那就是24小時在線了。
我問她:“你不覺得人生很枯燥嗎?”
虎姐卻小手一揮:“你姐我曾經也是很瀟灑的。”
▲ 虎曼麗
確實,上世紀九十代,虎姐還真瘋狂過。
她是那個年代,最早下海的女人,從國企出來后,她去了朋友2000平的火鍋店當了總經理,從沒涉足過餐飲行業的虎姐硬著頭皮就上了,小試牛刀,不但自己的腰包漸鼓,也算幫老板賺的盆滿缽滿。后來,又負責了老板的中餐廳項目,依然被她玩的游刃有余。
虎姐說:“我頭一次知道了,原來做餐飲這么賺錢。”
嘗到錢好賺的滋味,她開始自我膨脹,“自己當老板”的聲音在心中也越來越強烈。
2008年,她拿出自己所有積蓄與朋友合伙,在黃河路上開了一家有段位的中餐店。
那段日子,可是虎姐最逍遙的時候,白天她安排好酒店的事兒,就開始和朋友搓麻將,當天店里營業結束,等著員工把結算的錢送來,她要做的就是兩手那么一攏,把錢塞進包里,連數都不數。
哪天遇上心情好,買張機票飛深圳,再在深圳坐直升機跑去澳門,接著玩。
“那年月,有幾個人坐過直升機,你虎姐我坐過。”
但,幸運之神哪能一直罩著一個人?虎姐栽跟頭了。
因為當了老板,自我約束力漸漸也沒了,餐廳的各種問題相繼而出。也不能說賠,當時墊付的資金一直周轉不開,如果繼續往里投錢,她明顯感到力不從心。
凈身出戶,成了她唯一的選擇。
虎姐第一次開始正視自己,她說:“我不適合當老板。”
生意場上敗下陣來,虎姐灰突突的在家窩了一個月。
2009年的夏天,先前的同事要跳槽,拉了虎姐陪著去面試一家餐飲公司的倉管,與所有歪打正著的狗血劇情一樣,同事沒面上,倒是虎姐讓老板相中了。
咋辦?干唄!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來,更何況生活還得繼續,還要賺錢養家養自己呢。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點,虎姐這次搖身一變成了公司夜市項目的職業經理人。
那時,虎姐所操盤的夜市是集合眾多夜市小攤販而形成的大規模夜市項目,名叫黑老婆啤酒花園,在鄭州夜市界也是小有名氣。虎姐一下子從管理人到了管理小攤販,這個跨度還是比較大。
夜市項目運轉很順利,在眾多的小攤販里,虎姐很留意一個人—王強,他是賣炒雞的,每次衛生檢查他都是最干凈的那家,做事干凈利落,并且手藝很好,在夜市里算的上數一數二的廚師。
王強心細,不多話,不管干活還是辦事特別利落,雖然是小攤販,但是他時常幫著虎姐招呼著夜市的方方面面。
一個女人管理一個近20畝地的夜市項目不是件容易事,客人喝多了鬧事打架常有,有時一晚上能打四五場架,出入派出所那是常事,每當這時王強總是站在虎姐最前面的那個人。
而那時,王強和虎姐的關系不過就是小攤主與店長的關系。
2010年,在公司第二個夜市項目落地時,王強正式加入了公司,成了虎姐的金牌搭檔。
王強是廚師出身,基本功扎實,這恰好彌補了虎姐不懂后廚的弱項,王強的到來也讓虎姐如虎添翼。
公司生意進行順利,當年,夜市項目增加至四家,虎姐的團隊逐漸成型。
▲ 王 強
夜市做的都是夏天生意,九月份往后夜市的生意就不行了,需要關門過冬,而這一個夏天賺的錢,過了冬天也就花的差不多了。
“這不行,做生意就是要為公司掙錢,夜市不做冬天生意,團隊也不能這樣閑著啊”
2012年,虎姐提出要做個火鍋店以求先自養,公司老板謀劃了品牌,放了一家店給虎姐。
因為先前有過經營火鍋店的經驗,2013年,虎姐帶著團隊下店了,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個品牌的火鍋突然就大紅大紫,不到一年,品牌迅速擴張,單河南省就發展到了近百家店,這個品牌成了公司的支柱項目,虎姐迎來了事業上的巔峰期。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說到生意場上也是如此。
成也火鍋,敗也火鍋,或許公司和虎姐都沒做好業務迅速火爆的準備,又或許團隊的成長沒能跟上品牌的瘋狂裂變。
2015年,虎姐所執掌的這個火鍋品牌謝幕,公司的支柱項目轟然倒塌,輿論鋪天蓋地的襲來,公司四面楚歌。
2015年的夏天,公司提早過冬了。
公司賬面慘不忍睹,高管7個月沒發工資,核心人員大量流失。
最后一家店被收回,加盟商曾指著公司老板的鼻子說:“不管你賣啥,如果你有本事讓這家店起死回生,我就把你當神仙供著。”
有一天,老板叫來了虎姐,順手指了指墻上“小小河邊魚”的商標,對她說:“這個品牌你拿去,就用萬安路那個店做吧。”然后再沒說話。
在虎姐印象中,老板是名牌大學的高才生,他沉穩,遇事不驚的性格讓虎姐既敬畏又崇拜,所以虎姐把老板當師傅,也一直“師傅師傅”的叫著。這么多年來,她似乎從沒見過師傅如此低落憔悴過。
從風光無限直接跌入谷底的虎姐,心里也憋著一股勁兒,她啥都沒說,心里卻明白:去證明自己,成敗在此一搏,公司的轉折或許會從此處開始。
進店前的那天,虎姐哭著跟王強說:“用結果說話,我會讓所有人閉嘴。”
虎姐帶著王強正式下店,打進去的那一天開始,虎姐關了手機,她告訴自己:“只要人在店里,手機絕不開。”
因為沒錢,虎姐只把原先門頭的字摳了下來,做了“小小河邊魚”幾個字貼上,做字的5000塊都還欠著文印店。店子內部一切照舊,原先的火鍋桌,虎姐直接買了幾個鍋蓋蓋上。
一個鍋蓋15塊錢,虎姐算來算去,最后只買了8個,她尋思著:“其他的幾張桌子等有錢再買吧。”
進店后,虎姐坐在店門口數路人,一個小時店門口只路過了八個人,說實話,虎姐有點絕望。
但她什么都沒說,在心里盤算著:店面位置不佳,人流量低,那產品一定要過硬。既然是做魚,性價比一定要高,所以只能選擇價廉物美的草魚,進來的客人必須吃好吃飽,還要便宜,火鍋放到后期,前期先做烤魚,正好也快到夏天了,說不定還能帶動晚上的生意。
2015年,烤魚市場簡直是紅海中的紅海,想要生存下來都不容易,更別說突然冒出個新品牌,虎姐師傅給她提出新戰略:抹縫經營,另創烤盤魚。
有了戰略,那就做唄,正好在2012年,虎姐做夜市時,王強曾研發了這種烤盤魚,還創下了單天賣出70多條魚的超高記錄。烤盤公司倉庫都是現成的,這又讓虎姐省了一筆。
有了前期經驗,王強也開始反復試菜,調整味道,研發了口味更佳的炒料,產品很快被確定。
2015年5月2日,魚店開始試營業,那天虎姐的師傅去了,嘗過產品,看了環境,臨出門給了虎姐一句忠告:做魚,把店里的腥味解決了,基本也就成了。
虎姐又是一頓折騰,她買來了大泡沫箱裝魚,每天的衛生做到極致,店里的魚腥味幾乎聞不到了。
5月9日,虎姐的魚店正式開業,而當天的情況簡直就像一場喜劇。
為了慶祝開業,虎姐請來拉小琴的樂師助興,還定下了四首曲子,結果當天的現場是:鞭炮放了,琴拉了,店里只有三桌客人,店外只有演奏的樂師,觀眾是虎姐和王強……
虎姐說:這狀況我覺得可嚇人,沒人……
之后的日子,就是堅持加努力咯。
每天天不亮,虎姐帶著王強親自采購蔬菜和魚,回到店里就開始準備,連涼菜都要一一試過才會端出來。
那會兒,虎總儼然就是一個老板娘:拖地、掃地、刷盤子、洗菜、刷小龍蝦、刷廁所……什么都干過,而在這之前,她哪這么事無巨細過。
每天,虎姐和王強都親自在門口攬客,但凡有路人經過,她就上前介紹自家的菜,不管是否飯點,她一直堅持。你能想象到的狗血鏡頭,她都干過,常常一天下來嗓子冒煙。
后來,據說那些店里的熟客如果不想進店吃飯,都是自覺繞著店門走。
為啥?
怕看見虎姐不好意思唄。
用虎姐自己的話說:那些天,她像瘋了一樣,什么臉皮不臉皮的,全都不重要了,只要進來客人比啥都強。
為了提高上客率,虎姐什么招都用過,只要客人提出要求,她統統滿足,什么撈面、炒飯、米飯、炒菜,只要客人點,那邊王強就跑進后廚去做。
只要有一個客人進來,所有人都像打了雞血一般興奮,虎姐在前廳跟客人推薦,王強在后廚一鍋鍋的做魚。
虎姐說:給客人做推薦一定要把握度,要推薦最拿手的,還不能讓客人覺得挨宰了,又得讓客人一下子就記住你。
虎姐始終堅持不發宣傳頁,不發代金券,店內活動僅限于:拍照上傳社交網站送涼菜,會員享受88折,她始終覺得:靠產品說話才是硬道理。
虎姐關了二層的營業區,這樣她就可以照顧到一樓的每一桌客人,哪桌客人有事,她能第一時間跑到跟前服務。
每來一桌客人,她時常掛在嘴邊的話:“不好吃了您一分不用給,好吃您就幫咱宣傳下。”她硬是用這種方式,拉來了一桌桌回頭客,據說有個女顧客一周來了九次,還都是帶著不同的朋友。
漸漸地,虎姐發現,盡管偶爾中午還是會被“剃光頭”,但是每次來的客人基本都是回頭客,會員率達到85%,虎姐心里挺開心:這說明魚店的產品暫時是過關了。
虎姐的魚店從日營業額2780元到日營業額32000元,只用了20天。
生意穩步向前,夏天跟著也就來了,虎姐又走彎路了。
店里的生意眼看著越來越好,尤其是晚上,來的客人嫌熱都不愿意坐到屋里,虎姐就和店員把桌子擺到外面,來一桌客人擺張桌子扯根電線,常常一個晚上到最后,店里面都成了電線縱橫。
因為有先前經營夜市的經驗,虎姐開始潛移默化的把夜市基因代入了魚店。
為了照顧夜場生意,店里上了小龍蝦,燒烤,增加涼菜種類。
整個夏天,生意節節攀高,可是到了十月,魚店的生意毫無征兆的就停止了,頭天營業額還是一萬多,第二天瞬間跌至三千多。
虎姐發現,客人突然好像人間蒸發了,一下子全沒了。
她帶著團隊找了半個月的原因才發現:都是植入的夜市基因惹的禍。
而這時師傅的錦囊又來了:圍繞抹縫經營,研發并開創全國烤魚界第一個鮮魚火鍋。努力打造黃辣丁的超級符號。
虎姐的魚店被重新定義:吃魚莫如黃辣丁,活魚現殺以求鮮,用料猛烈以求味。
緊隨產品的調整,虎姐的推薦戰略也跟著調整:
第一次進店的顧客:她會推薦香辣味的草魚烤盤,這是為了讓客人因為烤盤魚的性價比而記住你;
第二次進店:她會推薦藤椒味的黃辣丁鮮魚火鍋,這是因為黃辣丁難殺,處理起來費事,恰好魚類餐飲市場基本以大魚為主,選擇小魚實行抹縫經營,便于打造超級符號,加深客人記憶點。
帶有濃郁川渝色彩的黃辣丁似乎非常受歡迎,虎姐的魚店再度升溫,有時每天單黃辣丁都能賣出120多斤,與此同時,她也把師傅給的十二字方針:好吃第一、深度鏈接、完美體驗。謹記于心。
因為做這個店,虎姐硬是把自己從職業經理人變成了老板娘,她關心和客人的溝通,能記住接待過每一位客人的喜好,時刻賦予團隊正能量。
虎姐常說:如果當初自己當老板時,能用一半開魚店的心去經營,那就是另番結果了。
生意越來越好做,團隊成員不斷增加,每天的晨會虎姐一次不拉。
這天,晨會照舊,開會前虎姐看到店門口的大樹下站了位老人,她下意識的讓店員搬了凳子給老人,就開始例會了。
虎姐在會上講:“無論外面風吹雨打,無論我們周圍開了多少家魚店,這都不是我們需要去關心的,我們要做的是如何把顧客請進店里,讓他們得到最好的就餐體驗,我們要堅持死磕產品,時刻關注顧客就餐體驗,把店里的細節做到極致。”
晨會結束,老人拉住了虎姐,他說:“妞啊,你剛才晨會上講的我都錄下來了。我的企業在河南也算得上排名前三的企業,但今天你的這段講話,我明天要拿給我公司高管聽聽。”
虎姐明顯有些不好意思,她沒想到這每天她都要講的話,居然還能被夸。
老人接著說:“有你這樣的老板娘,生意不好都不可能。”
后來,老人成了虎姐店里的常客,每次虎姐都親自招待。然而直到今天,虎姐都不知道老人的企業是做什么的。
虎姐的“小小河邊魚”越做越好,她給公司賺得了重創后的第一桶金,也為公司的再起步增加了士氣。
虎姐的團隊越來越大,加盟店遍布全國。
因為之前的教訓,虎姐把前進的步伐放的穩健有力,她從最低谷爬了出來,并百煉成鋼。
虎姐說:我人生所有的開心和不開心都給了小小河邊魚,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樣。
虎姐的“小小魚”越游越遠,她卻異常低調,不接受采訪,不做廣告,有時同行跟她取經:“你是怎么做到的?”
虎姐哈哈大笑:“做好一個老板娘該做的。”
End
統籌|巖巖
編輯 | 阿寧
火鍋餐見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最近,有不少火鍋人打電話給餐見君
問:推文啥價格?
在這里,餐見君統一回復:
只要你敢分享你的經驗、教訓、成長史
讓行業內的人有所收獲
那我就敢為你搖旗吶喊
免費發聲,免費發聲,免費發聲!
如果你是熱愛火鍋行業的文字工作者
也請大膽投稿我們,有稿酬哦~
沒辦法,就是這么任性
誰讓我們都是一群有情懷的火鍋人
聯系電話:18637183183(同微信)
投稿郵箱:hgcj666@foxmail.com
這是火鍋餐見為您分享的第 67 期內容
歡迎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快到鍋里來
!
點擊下方藍色文字,查看往期內容
海底撈申請上市,為火鍋人瘋狂打call!
混戰三年的火鍋外賣,究竟誰能笑到最后?
一個火鍋二代的餐斗史
誰能打敗海底撈?
我的火鍋店是如何被大佬們搞垮的
聯系我們 | 18637183183(同微信)
內容交流 | 18039281106(同微信)
郵箱 | 1303859391@qq.com
歡迎來撩~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3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