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郭燕青
來源 | 餐飲投融界( ID : canyintrj )
在餐飲界,做到小范圍或者區域性加盟,并不困難,在餐飲人眼里,這種加盟連鎖其實屬于偽連鎖。說到真正的全國性乃至全球性連鎖,絕味無疑是一個好的樣本。
絕味從2005年成立第一家店,到2017年進入資本市場,憑著一根鴨脖,13年時間,零售規模近80億元,3000+加盟商,9000+門店覆蓋全國除臺灣外所有省級市場,是全球單品類門店數量最高的品牌。
絕味的9000+門店中,97%以上為加盟店,這在餐飲行業絕無僅有,絕味是如何運營這個龐大體系的?近日,絕味副總裁秦國紅為《餐飲投融界》分享了絕味長久不衰的五大秘訣。
利潤管理——賺錢
讓加盟商賺錢是品牌長久運營的必要條件。
在加盟的道路上,每天都有大量品牌轟然倒下,絕味歷經13年發展,對于如何活得更久,有著豐富的經驗。
對于輕餐來說,想要做大的最佳途徑是加盟連鎖,而做連鎖,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產品持續永遠好吃;第二,利潤能夠支持企業的體系持續健康高速地發展;第三,產品必須保證85%以上都能夠做到持續標準化。
三點之中,利潤尤其重要,絕味有個專業的詞叫預期利潤管理。絕味經過調研發現,對于加盟商來說,投資額度越小,投資的時間預期就越短。投資金額在35萬元左右時(投資一家絕味門店的費用),收回成本的最長預期時間是24個月。因此絕味在設計加盟體系時,將收回成本的周期設置為18個月。
絕味通過選址評估與成本費用管控,確保加盟商的利潤。在選址階段,商圈環境、競品信息、店面自然條件、租賃產權風險、盈利能力評估都是絕味考量的元素。在成本費用管控方面,通過測算前期投入、月成本預估與投資回報周期,最終確保絕味門店的成活率在95%以上。
規則管理——權益
規則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權益。
在加盟合同設計中,權利義務不明確,授權范圍不清晰,違約責任不確定等是加盟雙方常常面臨的問題,絕味在13年中也經歷了四次合同修訂,2017年最新修訂版本中,新增了增加新商標和轉讓條款,保障門店的標準運營。
在規則之下,找什么樣的加盟商同樣重要。絕味很牛的一點在于,用科學的方式,將對加盟商的主觀判斷客觀化,所有的一切通過問詢方式呈現在一個表單里,判斷一個人是否適合做絕味的加盟商,只需填寫表單里的問題,結果會自然呈現。
絕味9000+門店只有3000+加盟商。秦國紅介紹,將來希望將加盟商控制在2000家,未來的絕味將是同一批最有想法、最有開拓能力的心緊緊連接在一起。
難以置信的是,靠加盟起家的絕味,竟然沒有招商部門。將一切主觀的東西客觀化、數據化,讓加盟體系變成一個自始至終都有章可循的數據模型,猶如一臺精密運轉的儀器,復雜而有序,是另外一個維度的智能化加盟。
3000+加盟商堪稱絕味鐵軍,是絕味體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是絕味擴張的主要力量,每一個加盟商猶如一個小型集團,共同撐起絕味150億元的市值。絕味要投資一些新項目時,只需要把項目向3000+加盟商講,接下來就順其自然地各司其職。這就是規則的力量。
風險管控——可控
風險管控的最終目的是可控。
隨著加盟店數量的不斷增加,加盟體系風險與經營風險隨之上升,將風險降到可控范圍內,是企業做大的前提。當企業面臨不可控局面,就意味著所有的風險將全部降臨。對于加盟連鎖來說,一旦做不好,可以讓你整個加盟體系瞬間坍塌。
絕味曾經經歷過兩個加盟商同時看中一個商圈的案例,一個加盟商通過高管介紹,另一個則直接對接當地加盟團隊,由于職位的不對稱,導致兩家加盟商都獲得加盟批準。這種“撞車”情況最考驗公司解決問題的能力,絕味的宗旨是公平。
絕味非常人性化的一點,所有加盟商都有董事長的聯系方式,在遭遇不公時,他們都可以第一時間把情況向董事長匯報,董事長通常會在三天之內作出回復,而通常的回復一定是優先保護加盟商真實的權益。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所有加盟商的利益均等,促進市場穩定發展,避免出現因管理不公而產生加盟商糾紛。
其次還要降低加盟體系的經營風險,絕味13年來堅持九個統一:統一門店選址,統一店面規劃,統一品牌形象,統一產品配送,統一物料包裝,統一店面管理,統一推廣活動,統一銷售培訓,統一全程督導。
絕味靠這九條標準,降低了絕味加盟體系的風險,讓它可以快速地跑起來。
運營管理——裂變式發展
營運管控的最終目的是裂變式發展。
很多品牌在區域內做到很好,但是一旦跨區域就死掉了,問題在哪里?當連鎖品牌從一個省跨越另一個省的時候,該做出什么樣的選擇?絕味給出了答案。
在進入一個省級新市場時,絕味會在該省最繁華的一條街開一個最代表品牌形象的店,確保天天有人排隊,也就是先打造一個爆款,這個爆款必須由絕味直營。
與此同時要進行的工作就是城市商圈規劃,待到市場知名度和銷量穩定以后,才開始放開加盟體系。
絕味的加盟模式不通過門店來賺錢,而是通過供應鏈來賺錢。這就導致絕味在進入一個陌生的市場后,會有一個臨界點,而突破這個臨界點,必須靠加盟。
在絕味的邏輯里,加盟商不是找來的,而是吸引來的。當你的門店天天排隊,別人才會去打聽,因此,絕味每到一個陌生地方,一定是先把知名度形成,并且銷量穩定,才去開發加盟。
開辟一個新的市場,絕味有自己的導航系統——城市調研評估表、區域戰略規劃圖、城市商圈布局圖、飽和開店盤點表。簡稱“兩圖兩表”。每一個絕味的子公司都有這“兩圖兩表”,兩個圖表每年更新一次,保證未來三年絕味的門店開在哪里。
首先看城市調研評估表,從城市基礎信息、城市類型、城市發展規劃及行政區劃、城市商業布局及容量、競品五個維度去調研評估。這個評估表就代表城市的規模、容量、經濟水平、購買實力全面信息。
第二個區域戰略規劃圖,進軍外省的第一個城市一定是省會城市,那么之后呢,這就需要區域戰略規劃圖。區域戰略規劃圖是在城市調研評估表的基礎上得出下一個結論,各個城市開發的順序,絕味會正式制作一個城市的信息卡,貼在地圖上面,以顏色來區分城市開發的先后的順序。
第三個是城市商圈布局圖,從商圈、綜合體、交通樞紐、高校、大型商超、競品及相關連鎖品牌的分布六個維度來調研,從而證明進入到一個陌生市場以后,該如何布局,如何占領起制高點,也就說前期是圍繞著城市戰略,第三步就是圍繞商圈來做布局了。
第四個就是定點斬首式飽和開店盤點表,絕味會在這個城市里面把開店的數量,開店的位置,開店的順序全部標注出來,最后再進入到商圈布局環節。
有了“兩圖兩表”后,什么時候進入到什么層次,做什么動作,未來三年的數量全部可以在表上看到。這個時候去做好營運體系,就可以保證它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劃的門店數量。“兩圖兩表”就是絕味從零到9000+到2萬家的導航系統。
分級管理——優勝劣汰
分級管控的最終目的是優勝劣汰。
當一個品牌擁有50家店到100家店的時候,就需要分級管理,否則后面的路走不通。
分級一體化建設非常關鍵。絕味會分三個步驟,首先是評估,每年會做一次評估,評估他們當年的出貨額、門店數量、以及加盟商的成長。
其次,通過評估給加盟商打分,加盟商被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分級的目的是管理,不同的級別享受不同的政策。這樣做的好處也顯而易見,對內,驅動加盟商自主發展;對外,實現加盟商可持續發展。
秦國紅稱,13年來,絕味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利益共同體階段、事業共同體階段和命運共同體階段。
利益共同體階段最需要建立的是信任,而信任來自于利益體系;事業共同體靠教育來銜接,為此,絕味管理學院同香港理工大學聯合發起國內首個特許經營實戰秘密EMBA研修班;第三命運共同體,未來的命運共同體靠加盟商委員會,有了加盟商委員會,才有了加盟的體系。
絕味加盟商委員會的建立,充分體現出一個企業的憲政思維。加盟商委員會有一套成型的運轉方式,通常以月為單位召開例會,會議圍繞著全國加盟商在生意發展、自檢自查、參政議政、經驗交流、資源共享、愛心互助、監督保障八大范疇內遇到的問題以及公司政策解讀、市場問題研討、月度檢查通報、加盟商意見反饋等維度展開討論。
絕味加盟商委員會分為四級,第一全國加盟商委員會,第二省加盟商委員會,第三市加盟商委員會,第四區加盟商委員會。從全國委員會的會長到區委員會的會長,一定是賺錢的人。絕味通過以上五大管控,以及超前的憲政思維,將3000+加盟商緊緊團結在身邊,成為生死與共的伙伴,最終達到看不見管控,卻看得見秩序的效果。
秦國紅介紹,絕味走到今天,三個最核心的競爭力就是利潤管理、運營管理和分級管理,這三個管理是絕味可以持續發展的核心。
– END –
關注公眾號,回復「報告」免費獲取
《2018年10月中國食品與餐飲行業投融資報告》完整版
更多精彩內容查看:
兩位投資大咖現身說法:做到這三點,資本才會青睞你!
對話馮衛東:投資企業前,對人的判斷和考察應該放在第一位
馮衛東:餐飲投資“有路可退”,黃金時代才剛剛到來
報告 | 弘毅10.26億收購新辣道,美菜網完成超50億元融資,10月餐飲行業有這些大事
一年開店180000家,新茶飲市場有多大?
干貨 | 餐飲行業投資機遇解讀
把錢投給P2P,不如投給這個正在爆發的行業 | 報告
↓ 點擊閱讀原文,做更懂餐飲的投資人
原創文章,作者:窄門餐眼,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3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