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餐飲小老板路》之六:劉創創

    《我的餐飲小老板路》之六:劉創創

    【蔣毅按】第一次和創創見面,是他給我電話,說想約我見面,當時我恰好在紅牌樓,所以就見了,見面后得知他在我出生的小鎮生活了一段時間,而且他嘴里說的醪糟,就是我們鎮上那家很出名的店,從我很小時,就知道鎮上這家醪糟,尤其是他們家的酒曲,我們村很多人自己做醪糟,都要買他們家的酒曲。

     

    但創創找我不是說醪糟的事情,而是問關于開血旺店的事情,他說他知道一家非常好吃的路邊攤血旺,他想把技術學會后,開一家小的血旺店,大家也知道,我以前就專門研究過血旺,于是讓他帶我去品嘗一下,結果吃完以后我覺得并不出彩,我自己也能做出那樣的味道。

     

    于是勸他放棄血旺,并把做血旺所可能遭遇的所有坑,也都一五一十的告訴他,當時對他印象很深的一點是:他完全不認識賣血旺的老兩口,但卻真的是“厚著臉皮”去給別人幫忙,只要過去,就會買禮品,跟著別人走,最后甚至把別人家都找到了,一直試圖用誠意打動賣血旺的老兩口,最終那大叔還是沒動心!

     

    雖然才認識,但好在創創聽了我的勸,放棄了血旺店,結果他送了我兩瓶醪糟,我吃完覺得很好吃,是小時候的味道,于是就在朋友圈幫他做了一波推薦,結果一下給他帶去了200多個醪糟愛好者,據說,到現在很多人還固定在他那里買醪糟,變成了他的忠實消費者。

     

    后來創創說要來成都創業,問我干什么,我說干什么都可以,但盡量不要脫離“紅糖醪糟”,因為就他這個人而言,身上最拿得出手,而且確實很不錯的產品,就是醪糟,如果放棄醪糟做其他的,我認為會得不償失,于是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做紅糖醪糟的冰粉,并且我讓他到豪蝦傳門口來賣,我們店夏天時,門口每天都排長隊,吃龍蝦又狠辣,大家吃冰粉的概率很大,相當于現成的客戶。

     

    龍蝦季過后,他到三圣鄉去租了個院子,做成醪糟工坊,但如果不是看他給我的這些文字,我根本不知道他當時面臨如此大的困難和窘境,現在回想起來,甚至覺得有點慚愧,因為他每次叫我去三圣鄉,都是給我準備我喜歡吃的飯菜,我毫無感覺的大吃大喝,唉,不知道給當時的他增加了多少負擔。

     

    所幸的是,短短兩年時間,創創實現了鳳凰涅槃,雖然現在還沒有大富大貴,但已經鎖定了醪糟和米酒這兩款主打產品,現在也獲得了很不錯的口碑和銷售成績,按照這兩年的銷售曲線,以及消費后的口碑效果,創創后面半輩子都可以把精力花在這個產品上了,當然,它們也值得有人去這樣做!

     

    創創在各種場合說我的好話,在外面聽到有人說我壞話,他還會生氣,甚至與別人絕交,老實說,感動之余其實也挺慚愧,因為他的創業過程,我其實提供的幫助非常有限,每次無非也就是強調他不能脫離醪糟做其他事情,每次都樂觀的給他說傳承了千年的醪糟,后面還可以做一千年,值得長期堅守這個產品!

     

    人生就是這么奇妙,很高興見證了創創的創業逆襲過程,雖然現在說逆襲還顯得有點早,但我還是用了這兩個字,因為他下面的這個創業經歷,以及接下來他在這件事情上的持續投入,我相信,這兩個字會很貼切:一個一心想賺大錢和塊錢的創業者,吃盡苦頭后愿意在一個支點上努力,這本身就是一種逆襲!

     

    好了,大家還是看看創創的經歷吧,下面是他自己寫的創業過程,希望能給那些處于迷茫期的創業者,一點點安慰,一點點信心,和一點點方向

    ~~~~~~~~~~~~~~~分割線~~~~~~~~~~~~~

     

    我叫劉創創,今年36歲18歲以前我一直生活在農村,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到過最繁華的城市就是我們那個小縣城,不知道什么是理想?唯一的目標,就是能夠早日掙點錢,能夠娶個媳婦兒,不打光棍兒,青春期還試著當了一個小混混,混到18歲就混不下去了,于是跑去參軍入伍。

     

    在部隊服役的八年,是我人生中非常有價值的八年,憑著勤快加努力,一步一步從基層連隊,被推薦到大機關的首長身邊,當服務工作,學習了很多知識,也見識了一些場面和格局。

     

    26歲從部隊復員,我先后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做工程呀,與人合伙開融資公司什么的,那段時間,曾經一度有很多幻想,覺得自己很快就可以暴富,成為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好在現實給了我一個接一個的巴掌,及時把我從夢里打醒。

     

    2014年我們的融資公司經營狀況越來越差,而且完全看不到后續希望,于是我開始真正思考,自己的人生到底應該做什么,一次飯局中,幾個朋友合計說開餐廳,當即決定先合伙開一家小面館試水,如果開的好,就好好干,開很多連鎖店,如果開不好,也賠 不了多少錢。

     

    一家面館4位朋友入股,開面館的錢很快湊齊了,店面裝修卻沒人具體負責,好不容易裝修好,開店后,店里也沒人具體負責,當時大家都是懵的,誰也沒拿出專門的時間,來具體負責這么一家生死未卜的小面館。

     

    于是在熟人介紹下,我們招來了店長和服務員,他們幾個的責任心和動手能力非常強,在我們幾個老板不去店里的情況下,他們自己就把店開起來了,我們幾個人變相成了純投資人,營業額從最初的每天一兩百塊錢,到第二個每天將近三千元,居然就這么實現了盈利。

     

    但我們面館開到第5個月時,還是放棄了,為什么放棄呢?是因為店長辭職了,生意嚴重下滑,幾個股東不到店里管理,店里生意全靠店長,但是股東意見不一,既舍不得送股份,也不愿意給店長增加工資,店長看不到希望就辭職離開了,我們幾個股東本來也是搞得好耍,無心顧及面館,所以也就放棄了。


    當時我是這家店的大股東,占40%的股份,剛開業的頭一兩個月,我還有時間去店里看一下,督促一下,讓大家用好的食材,用好的服務好的衛生,持續保持經營回頭客,但后來我也去得少,現在想起開面館這段經歷,還是給我帶來幾點經驗與教訓:

     

    1、合伙做生意,要找適合的人,責權分明。最好找能夠持續為這個項目提供價值的人入股,如果僅僅是能夠出一點資金,那這個價值是最小的,要在合伙之前提前講清楚寫進合同里,以此執行。

     

    2、最好能夠在產品上找到一些差異化,我們當時的面館,有一款雞湯肚條面,這款面的毛利率特別低,但是真材實料,導致口碑特別好,帶來很多回頭客,而其他面館幾乎都是主打紅湯,牛肉肥腸之類的臊子,同質化太嚴重。


    3、開餐廳要重視衛生、服務和食材,只要這三方面能夠持續保持,堅持下去開成功一個面館,問題應該不大。

     

    第一次餐飲創業就這樣以失敗告終,前后經歷有6個月左右,面館關閉不久,我們的融資公司也以倒閉結束,融資公司的倒閉像一個推手,斷了我過去一直想著一夜暴富的夢,從那一刻起,正式決定從零開始做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做。

    在我做工程和融資公司那幾年見過很多靠做工程和地產發家大老板但是當市場遇到波動和挫折,他們的財富瞬間化為烏有,尤其地產商,基本沒有再復盤的可能。

     

    而餐飲這個市場一直有需求,哪怕是開一家小面館,只要你穩穩當當,認認真真的經營,不但不容易被市場淘汰,而且經常是經營的時間越長,越有競爭力,品牌效應越好。

     

    我自己從小到大也是一個好吃嘴,一直都有個餐飲夢,但以前覺得餐飲是低檔次的生意,放不下面子,無法下決心去認真做餐飲,經歷過工程和融資公司后,就再也沒有這方面顧慮,也不覺得那些聽起來高大上的事情有什么可留戀的,于是,我從頭開始來想自己的夢想,那一年剛好31歲。

     

    第二次創業的時候,我知道自己做事情差條理性,尤其對財務管理比較差,這算是缺點,但同時我的優點呢,是思維比較活躍,喜歡創造性的東西,于是我找了一位合作伙伴來彌補我的短板,負責人員管理和財務管理。

     

    第二段創業是麻辣小吃項目,我們投資20萬左右加盟別人,是一家剛成立不久的小店,也是那個時候我學會玩微信,試著在朋友圈發廣告,加微信好友,因為那款小吃味道有特色,我們很快就加滿一個微信號,每天在朋友圈發一天廣告,發快遞同城送貨,銷量很不錯。

     

    結果,也因為在朋友圈銷量不錯,我們沾沾自喜情況下,忽視了線下門店的銷售和細節管理,堂食做的非常差,如果不算線上部分,門店的銷售是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在朋友圈銷售產品的周期很短,顧客不可能每天只吃你一款產品,我們也不可能每天加太多好友,所以不久后,線上銷量也下滑。

     

    加上當時我們加盟的品牌,也是剛剛成立的創業項目,從物料配送到服務指導等,都完全跟不上,我們作為加盟商,也完全沒有歸屬感,這次創業雖然也是艱難重重,但我對餐飲創業有了一點信心,覺得找到了一些門路,于是把這個項目關掉,想另外去做一個項目。

     

    很快我就開始了第三段創業,因為手里有5000個微信好友,當時我認為再創業是不難的,甚至自負的認為,只要有5000個微信好友,不管我在哪里,賣什么東西,應該都有顧客購買。

     

    于是,我的第三次創業主要以在微信朋友圈銷售為主,發掘一些傳統小吃,比如當時的兔頭、鹵牛肉、鴨頭、粽子、月餅等,甚至還賣過泡菜,主要以傳統小吃的為主,把品質提高,包裝做漂亮,特色亮點做出來,然后賣給微信好友,先后嘗試賣過不少產品,雖然口碑不錯,但最后實際沒有什么利潤。

     

    16年春節,我找到小鎮上一家手工醪糟和手工湯圓,臨時起意的把這兩款產品組合在一起,做成禮盒套裝來銷售,結果銷量非常好,做醪糟和湯圓的那兩家小店,完全做不出我們需要的量,哪怕我們每天加班熬夜的去幫忙做,甚至熬通宵的加班,也不夠賣。

     

    那段時間晚上幫忙加班生產,白天還要到處送貨和發貨,雖然很累,但是那一年春節特別有成就感,過得非常充實,最后我們總共賺了一萬四千塊錢,我和合伙人一人分了七千塊錢,快快樂樂的過了個年。

    春節銷售完醪糟后,我就只一直在琢磨醪糟,這產品接地氣,有受眾基礎,也不用添加劑,市場上沒有一個好的品牌,但是我們那個四川的小鎮上,醪糟分淡旺季,冬季大家自然就會想起吃醪糟,夏季大家怕吃醪糟上火,所以吃得少。

     

    而且新鮮醪糟不好存儲和運輸,如果不經過特殊處理,它無法運輸到外地,我又只想做沒有任何添加的活酵母醪糟,前前后后試著寄給很多外地顧客,都沒成功,最后我們還要倒貼運費,于是當年就放棄了夏天做醪糟的這個念頭。

     

    總得找點事情做,于是我和小伙伴一邊籌備冒菜館,一邊賣一些小吃類產品,來維持日常開支,時間很快就到16年中秋節,因為有之前成功賣粽子的經驗,我們又開始籌備月餅,并提前一兩個月時間做準備,等中秋節過后,我又陷入迷茫,感覺這么下去不是辦法。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我們先后嘗試過很多產品,最終都沒有聚焦到一個點上,一直都在解決生存的問題,感覺自己陷入了死胡同,找不到出路,經過再三思考,我決定暫時什么也不做,和當時的合伙人商量后,主動退出,決定離開那個我熟悉的這個小地方,走的時候什么也不要,只把剩下的兩百個醪糟瓶子帶走。

     

    當時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為什么要帶那兩百個醪糟瓶子,因為它們完全不值錢,還很占地方,在家休息一段時間后,內心依然很迷茫,那個時候我開始學著在朋友圈寫日記,在朋友圈寫日記得到很多朋友的點贊鼓勵,給我帶來一些信心。

     

    朋友看到我處于迷茫階段,就專門推薦我關注豪蝦傳創始人蔣毅,我加蔣老師的微信以后,發現他是一個特別真實的人,通過關注他的微信朋友圈,我隱約感覺自己可能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17年春節前,我主動約蔣老師在成都見面,本來以為很難約,結果居然一約就同意了,就在他們店里,到現在我都記得他當時說的一句話:“當你付出一個月努力,你得到的回報也是一個月;當你付出一年的努力,你可能會得到一年的回報;只有當你付出十年的努力時,你才會可能得到10年的回報。”

     

    跟蔣老師聊完天以后,我更加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我希望得到10年的回報,不再胡亂賣東西,堅定的做個長期主義者,17年春節期間的一個早上,我微信里突然涌進來200位微信好友,都要向我買醪糟,后來才知道,是蔣老師吃了我們的醪糟后,覺得很好吃,在他的朋友圈給我發了一條推薦的廣告。

     

    最終,這200位好友,基本上全都購買了我的醪糟,一兩百瓶的銷量,對當時的我來說,是個特別特別大的訂單,在此之前,我只是偶爾賣幾瓶醪糟,在廚房里就可以搞定,這兩百瓶醪糟的訂單,直接讓我從廚房走到陽臺上工作,這對我是個特別大的鼓勵。

     

    還記得有一位姓扈的姐姐,一次就買了十瓶醪糟,當時把我開心的幾乎跳起來,被人認同的感覺十分舒服,到17年春節后,我就決定一年四季都賣醪糟,而且當時還找了一個環境非常好的門面,辦了相關資質開成了一個小店。

     

    在正式開店前,我再次回到教我醪糟的師傅哪里,又扎扎實實的學習了一段時間,這次學習與以往完全不一樣,在學習醪糟制作的過程中,也發現做出長期穩定的醪糟并不容易,制作醪糟的工藝很繁瑣,但還有比制作醪糟更加繁瑣的工藝,就是自己制作甜酒曲。

     

    當時師傅只教給我醪糟的制作技術,沒有教我酒曲的制作技術,我從剛開始賣醪糟,就請求師傅教我做甜酒曲,他不同意,有兩個理由:第一、師傅父親在去世時有遺囑,祖傳技術不能外傳;第二,師傅認為我是搞得好耍,堅持不了多久,一直勸我放棄做醪糟,因為他覺得沒有年輕人愿意吃得了這個苦,他自己的子女就是例子,堅決不學自家的祖傳技術。

     

    雖然沒有學到核心技術,也沒有絕對信心能夠靠醪糟養家糊口,但是小店還是開起來了,隨著天氣轉熱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在沒有生意的時候,我經常一個人背著包跑到成都來到處逛逛看看,參加一些社群學習,增長見識。

     

    期間拜訪過很多做食品的前輩和行業專家,記得一位食品學院的院長給我說,一個身價千萬的人轉型開醪糟廠,前一年剛剛倒閉,為此負債累累,他勸我“不要隨便去做這種小眾的產品”,不過他還給我說過一句話,既然這么多人都勸你不要做這件事,你還要非做不可,說不定你真可能做成。

    那段時間整個人還是非常迷茫,有過無數次想放棄的念頭,每當想放棄的時候,哪怕有一點火星碰到我的內心,又會點燃內心那把熊熊的烈火這期間我一直關注蔣老師,也在他身上得到很多能量,知道他在創立豪蝦傳初期也是很多人不看好,前后經過兩三年才活下來,我才干了多久就想放棄,實在說不過去,經常以這樣的勵志故事來激勵自己。

     

    來來回回往成都一段時間后,我決定干脆來成都找機會,過去對成都很向往,但又害怕,因為沒有學歷,沒有人脈,根本不敢想象自己到成都如何立足,這次為了創業,必須要賭一把,只有到成都這樣的大城市,才有更多的機會和空間。 

     

    到成都來立足,對我來說打工不現實,因為沒有一技之長,也沒有學歷,光靠賣醪糟,其實也沒信心,于是考慮開一家面館或者火鍋店什么的,先把基本生活穩定下來,再考慮發展。

     

    經朋友介紹,我找到崇州一家靠手推車賣冒血旺的攤位,那家冒血旺做的味道非常好,生意也非常好,每天都能現場看到他們的操作,也能夠吃出沒有加任何香精和添加劑,這一點非常符合我的創業要求。

     

    從差異化的路線上來說,這款產品在川渝的受眾面非常廣,在單品里邊沒有單品王,出品和毛利率都符合開店復制要求,所以當時就下定決心把這個小吃學會,只要味道好,哪怕推一個小車,也能養活自己,如果能夠發展,那更好。

     

    事情的結果是,我厚著臉皮,主動到小推車旁邊,連續給老板幫忙一個星期,老板還是沒有把冒血旺的技術交給我,結果還搞得老板兩口子晚上回家打架,老板娘看我勤快,想教我,老板堅決不外傳,說要把技術留給他兒子。

     

    就這樣時間到了17年的5月份,醪糟店生意下滑很厲害,我也完全沒心思開了,一心想要到成都,但完全找不到自己人生發力的方向,這個時候我再次約豪蝦傳的創始人蔣毅。

     

    在聊天中我們聊到冰粉兒,突然我靈機一動,冰粉的技術含量比較低,正好是夏天冰粉又是快消品,如果我在豪蝦傳的門口擺攤兒,賣冰粉兒,如果賣的好,我可以聯系更多的餐廳到他們門口擺攤賣冰粉給他們提成或者給他們供貨。

     

    蔣毅非常仗義,為支持我到成都創業,把自己餐廳的冰粉兒下架,讓我在他們店門口擺攤,六月初開始賣冰粉,到八月底龍蝦店也慢慢進入淡季,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做的冰粉比較普通,并沒有超越別人的優點,更主要的是,冰粉產品沒有任何技術壁壘,感覺無法做大。

    怎么辦呢?回頭想想,我自己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產品,還是只有醪糟,那時經過兩個多月對成都的熟悉,我對在成都立足,也有了一點信心,到2017年九月份,隨著龍蝦過季,天氣轉涼,我決定不再做冰粉,繼續做醪糟,于是把當時在市中心租的房子退掉,在三圣鄉租了一個院子,籌備自己的醪糟坊。

     

    當我把三圣鄉的院子租下來時,已經完全沒有經濟來源了,折騰幾年下來,不但沒賺到一分錢,還倒欠了一屁股債,在院子裝修期間,我連點外賣的錢點都沒有,遇到裝修工人欺生,虛高報價,也遇到鄰居每天借酒瘋找我茬,無理由的胡亂罵我。


    那段時間真正體會到黃渤說的那句話,當你在低谷時,你身邊的小人就特別多。越是這樣,我越不敢反抗,生怕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為我沒有去處。

     

    不過暖心的事情也多,其他幾家鄰居經常幫我做事情,送吃的給我,還有三圣鄉工商和食藥監的同志,幫我辦理營業執照,想著為我節約錢,很多網友也在微信上給我各種鼓勵,到那年十月底,院子裝修得差不多,我就在院子里架起一口大鍋,靠收廢品的大爺送給我的舊木材,燒火蒸米做醪糟。

     

    為了增加人脈,我白天去參加一些社群的學習,晚上回來就熬夜蒸醪糟,分裝醪糟,經常熬夜到夜里兩三點鐘,鄰居看到我一個人熬夜,估計是于心不忍,就時不時的過來幫我裝醪糟,當時感覺特別溫暖,17年的冬天,靠著網友的支持,賣醪糟勉強能夠賺出日常的生活費。

     

    2018年春季又進入淡季,之前只是迷茫,但2018年直接是焦慮、恐懼和無助,馬上要交房租,每天睜開眼就要花錢,夜里常常是焦慮得睡不著覺,半夜半夜的對著窗外看,現在回想都不知道當時自己是怎么撐過來的。

     

    那時候,有一些人來談合作,我也急于想和別人達成合作,就吃虧了,最大的虧,是一個微商的朋友,說可以幫我賣多少多少套,說得很有把握,因為急于賣貨的原因,于是我去籌資訂做了包裝、重新設計,結果銷售完全不理想,本想靠別人快速賺一筆,結果包裝和設計全部砸在手里,反而還虧了將近二十萬。

    2018年的整個春天和夏天,非常的蕭條和慘淡,也就是那段時間,我天天待在院子里沒事做,就專心研究產品,結果把水果醪糟和鮮花醪糟的技術研發出來,全程不用任何食品添加劑,無論從美感或者是口感上都是非常棒的,也算是意外的收獲吧!

     

    轉眼到2018年的中秋節,我有做禮品的經驗,于是順勢推出水果醪糟的套裝,因為產品新奇有特點,我們迎來了兩年內最大的訂單,新力地產公司,一次給我們定了200套高端醪糟禮盒,作為送給客戶的伴手禮,后來我們又接到烤匠的訂單,還有一家科技公司的訂單,加上微信好友的購買,中秋節我們銷售額突破12萬,這讓我喜出望外。

     

    中秋節剛過,我就開心的給幾位平常很關照我的朋友打電話,很堅定的告訴他們,我在成都活下來了,雖然這12萬塊錢根本不夠還之前的欠債,但它對我的意義非常大,帶來了信心,2018年春節我們做了簡易的醪糟年禮裝,銷售額突破十五萬。

     

    再到2019年的三八婦女節,因為吃過我們醪糟后的口碑效應,有好幾家高端品牌公司,在我們這里定做醪糟禮盒裝,送給公司同事,雖然這幾個節氣的銷售額并不算多,但就是這些訂單讓我能夠活下來,有繼續做下去的機會。

     

    2019年春節,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有顧客喝到我們的米酒,覺得非常好,讓我賣米酒,米酒屬于醪糟發酵的附屬物,我以前沒想過它還能當產品賣,于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嘗試在朋友圈銷售米酒,結果,反響非常好,得到的反饋都是稱贊,說我們的米酒非常有特色,非常好喝,這個產品再次給我帶來信心。

     

    2019年春節前,我回去看望我的醪糟師傅,把這兩年的經歷講給他聽,結果出乎我意料的是,他說把制作甜酒曲的技術傳授給我,當時我沒忍住,一下就哭出來了,雖然當時我們也掌握了其他酒曲的制作工藝,但還是非常感動,師傅能無私的把祖傳技術傳授給我這個外人。

     

    于是,2019年夏天,我們開始親手制作自己的甜酒曲,在此基礎上,又融合其他幾種傳統技法,我們開始做產品研發和升級,在醪糟的延伸產品上不停的做創新嘗試,2019年成都幾家知名的餐飲品牌與公司,開始售賣我們的米酒和醪糟,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

     

    2020年春節前,無論是米酒還是醪糟禮盒銷售,都在以往基礎上,提升了一個臺階,更讓我欣慰的是,我們有了一個小團隊,過去我害怕與人正面沖突,不敢管理員工,不愿意面對財務,經過這兩三年親身的磨難,我也慢慢總結了一些管理經驗,我們的小團隊成立起來后,有了自己的核心骨干。

    遺憾突然到來的病毒事件,讓整個社會遭受重創,我們的上下游都因此受傷很重,與我們長期合作的那些餐飲品牌,也因為歇業而受到影響,我們想為他們做點什么,但是力量有限。


    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管餐飲合作方的品牌大小,只要庫房有我們的產品,我們都無條件退貨,我可以通過朋友圈銷售掉,免得過期變成他們的損失,有未付款項的公司也可以延遲付款,直到餐飲資金解決為止。

     

    后來,想到很多朋友一直在支持我們,于是臨時決定做一個活動,對那些長期在朋友圈支持我的顧客,我們所有銷售的產品全部以7折的折扣價銷售,雖然力度并不大,但也算是我的一點心意,覺得可以為大家做一點事情。

     

    目前事情有所好轉,我們也在積極籌備復工,復工后的形勢現在不明朗,可能會有新一輪的壓力,不過在經歷過多年的失敗和挫折后,我們現在已經有了抗打擊能力,維護好自己的基本盤,扎扎實實做好產品,我們還是有繼續活下去的機會,回顧這些年的路程,對我個人的成長或者創業來說,可以做個小小的總結:

     

    因為小時候生活在貧窮的環境中,所以導致我在成年以后,會不自覺的選擇一些容易完成的事情做,或者說總是想走捷徑,找那些能讓自己穩定的事情去做,這導致我在部隊那幾年,沒有想過再更上一層樓,也沒有更進一步的主管欲望,覺得在領導面前就很知足。

     

    退伍后到社會的前期,又總想著暴富的機會,成天都不切實際的計算,如何快速賺到一筆財富,好讓自己不用為生計發愁,可以穩定下來,但最終,這些東西都沒給自己帶來安全或者踏實,反而帶來一個又一個的打擊和創傷。

     

    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如果我僅僅只是想過清苦的小日子,也不是不可以,在小鎮生活也行,但我這個人,內心始終有一顆躁動不安的心,這個火苗一直在燃燒著,一旦遇到一根火柴的時候,它很快就會點燃。

     

    但是我前期沒有真正的去歷練過,沒有真實的腳踏實地的去扎扎實實做好一件事,所以每次重新換賽道時,就會經過更加辛苦的磨練,慶幸的是,我這一路來都可以找到,賽車道上那些優秀的賽車手作為我的引路人。

     

    很多時候,我們作為一個新手非常容易走彎路,受挫折后也容易陷入迷茫,如果有這些高手為我們指點方向,當引路人,不僅會讓我們獲得繼續走下去的信心,而且在一些事情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感謝一路走來那些幫助和支持過我的朋友,微信好友和顧客,感謝蔣毅老師,以及餐飲圈的很多很多朋友,是大家的幫助,讓我找到了自己事業的方向,現在我已經是個堅定的長期主義者,打算用十年為周期的去付出努力!

     

    2020年2月27號

    【完】

    關于本公眾號ID:luzhulongxia

    本賬號主要是刊載我個人的創業日志,內容包含兩個方面:如何將豪蝦傳按照百年老店的方式去做長久;以及如何將四川鹵煮龍蝦推廣到全國各地。我已經連續記錄了七年,并且會一直記錄下去,成為我人生成長的一個印記。正因為是我自己的創業日志,所以內容難免帶有強烈的個人主觀色彩,不求您的認同,歡迎大家保留你們自己的個人意見!特別說明:因為日志都是一氣呵成,寫好就發,所以錯別字有點多,這方面我已經病入膏肓,放棄治療啦!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07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2日 22:00
    下一篇 2020年3月2日 22:0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