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豪蝦創業日志之《餐飲的工具能力》

    《餐飲的工具能力》

    2012年以來,國內的餐飲行業出現了飛速的發展,其中,又尤其是加盟連鎖,更是出現了爆發式發展,現在市面上很多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品牌,幾乎都是2012年以后創建的,但遺憾的是,一方面是餐飲行業的飛速發展,另一方面,餐飲品牌的壽命卻尷尬的越來越短:平均壽命只有不到500天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么些年來很多人在尋找原因,觀點也比較多,眾說紛紜:有觀點認為是基礎太差情況下發展太快;也有觀點認為是賺快錢的思路導致人浮于事;還有觀點認為是社會太浮躁,導致行業畸形發展……,我的觀點是:問題出在國內餐飲行業的工具化能力太糟糕。


    全世界范圍內,最出名的餐飲企業,估計非麥當勞和肯德基莫屬,它們兩家都賣漢堡,薯條和炸雞等幾個品種,卻享譽全球,其中,麥當勞在全球擁有三萬多家門店,而肯德基所屬的百勝餐飲集團,在全球擁有超過三萬五千家門店,它們管理這些門店,依靠的是什么?


    昨天下午,我在屋頂上的櫻園,分享了關于餐廳效果落地,所涉及到的四個層面的問題,分別是認知層,方法層,工具層和執行層,在認知層,方法層和執行層,國內的餐飲企業,都可以無限接近其他知名連鎖企業,甚至超過其他知名企業,但在“工具層”,很遺憾的是差距實在太大。

    事實上,不僅是麥當勞和肯德基,歐美國家只要涉及到多店經營的行業,一定有匹配的工具,稍微大一些的企業,都必然標配專門屬于自己企業的技術化部門,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是為企業發展解決各類工具化問題,以至于歐美很多企業,表面是傳統企業,背后其實都有很強的技術實力。


    比如美國的沃爾瑪,大家熟知的是它作為全球第一超市的品牌屬性,但有多少人知道:這個品牌擁有自己自主研發的衛星,也擁有自助研發的超市的全部管理工具,以至于很多人說沃爾瑪不是超市零售企業,而是一家科技公司。


    又比如日本的711,在幾十年前剛剛開售發展時,鈴木敏文就為它量身開發了全套管理工具,并且不停的大量資金和財力投入做升級迭代,得以實現他在零售哲學上的各種思考和設計,全世界的零售現在都在學711,但有多少人注意到這家公司背后的技術投入和工具化能力?


    反觀國內,其他行業暫且不論,單就餐飲行業而言,雖然也擁有各種各樣的工具,號稱市場上有超過6000家企業在做餐飲軟件開發,但遺憾的是:幾乎沒有一個工具是餐飲企業主導開發的,而是互聯網公司和科技公司主導開發的,這里面天然的存在認知鴻溝。

    一方面,具備工具化能力的軟件開發公司,他們因為不懂餐飲行業的業務邏輯,不太可能開發出真正適用于餐飲品牌的工具,即便是有公司開發,更多是基于對餐飲業以前和當前的需求梳理產品邏輯,缺乏對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的預見性,所以開發的風險性非常高,稍不注意就可能面臨“開發出來就過時”的境地。


    另一方面,餐飲從業者要搞懂軟件的開發邏輯也很惱火,那些餐飲生意不好的餐飲品牌,不會想到去開發工具;而那些生意非常好的餐飲品牌,他們的注意力更多在品牌的規模化發展上,缺少工具化思維,當然,更主要的是:缺乏工具化的產品轉化能力。


    基于上述兩方面原因,國內如此龐大的餐飲市場,餐飲行業的工具,卻很少看到餐飲老板深度參與的身影,幾乎都是沒有餐飲一線實戰經驗的軟件公司開發的,即便是有一些餐飲老板的參與,也更多是做影響力背書,而并不是參與源頭的產品設計和迭代需求梳理。


    這當然不能怪軟件公司,畢竟他們不懂餐飲行業的業務邏輯,如果非要怪罪的話,只能是怪我們餐飲從業者自身的工具能力太差,下午和門頭戰略的余校長聊到這個話題,他也深有同感,并且從另一個維度解釋,說國外的企業都擁有“哲科思維”,也就是基于“哲學和科學”的指導,所以什么都想用工具來替代。

    而我們國內的企業呢?最擅長的是“關系思維”,關系思維背后的本質是相信“人的力量”,為此做任何事情,都會不由自主的首先想著搞定“人”,從根子上就缺少工具思維;而哲科思維則完全相反,天生就不相信人的力量,所以一切能用工具替代的,都不遺余力的去實現工具化。


    看到這里,我們作為餐飲從業者,可以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平時在思考自身企業的解決方法時,是哲科思維?還是關系思維?是工具思維為主?還是人力思維為主?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工具思維為主,那么你對工具的認知是什么樣的?能區分功能性工具和系統化工具的差別么?


    當然,這個問題沒必要回答,我們自己心里清楚即可,老實說,兩年前,在AS的影響下,我開始投身于餐飲工具的開發,每實現一個有用的功能,我都滿滿的幸福感,覺得自己已經走在了餐飲同行的前列,但是自從我發現百勝集團和麥當勞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擁有系統化工具后,就汗顏和慚愧,再也不敢沾沾自喜。

    單就工具化而言,國內的餐飲行業現在連起步階段都算不上,因為很多餐飲人對餐飲工具的認知太淺,比如有人把掃碼工具僅僅理解為點餐,把會員工具僅僅理解為公眾號的賬號收集,把后廚的KDS僅僅理解為減少餐品出錯,也就是說:連對工具的認知都還沒打開,就更別談開發工具了。


    這是我對國內餐飲最悲觀的地方,我毫不夸張的說,餐飲行業從業者的工具化能力,將決定國內餐飲的未來,恰如前面所言,我們在認知層,方法層和執行層,都可以不輸給其他國家的任何企業,但在工具層的落后和差距是無法回避的事實,這方面的短板不補起來,國內餐飲不可能有更大的發展。


    我這算是危言聳聽么?希望是吧!老實說,我真心希望自己這個判斷是錯的,我也希望那些優秀的餐飲同行們,可以不借助工具,也能輕松的管理全國的幾百上千家門店,也能管理餐廳的人財物等要素,也能及時的發現企業所存在的問題,并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總結一句話,不要勞什子工具,也一樣可以讓企業健康而良性的發展,這可能么?


    因此,最近這兩個月我得出一個新的結論,那就是工具化能力太差,是國內餐飲的最大短板!這個短板如果沒有餐飲人去補起來,那么國內餐飲的發展前景有限,國際競爭力也非常弱,為何一定要是餐飲人來補?而不是互聯網人,或者是其他行業的人來補這個短板呢?


    留給大家思考吧!


    關于本公眾號ID:luzhulongxia

    本賬號主要是刊載我個人的創業日志,內容包含兩個方面:如何將豪蝦傳按照百年老店的方式去做長久;以及如何將四川鹵煮龍蝦推廣到全國各地。我已經連續記錄了七年,并且會一直記錄下去,成為我人生成長的一個印記。正因為是我自己的創業日志,所以內容難免帶有強烈的個人主觀色彩,不求您的認同,歡迎大家保留你們自己的個人意見!特別說明:因為日志都是一氣呵成,寫好就發,所以錯別字有點多,這方面我已經病入膏肓,放棄治療啦!

    (豪蝦十年,感恩有禮)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142.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0月26日 22:00
    下一篇 2019年10月26日 23:4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