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意見》
昨晚我寫了一篇關于大眾點評的文章,原本只是提醒關注我的餐飲同行,結果,沒想到的是這篇文章被大眾點評的內部工作人員認同,到處轉發我這篇文章,使得它的閱讀量超過正常水平快十倍,我的這個寫餐飲日志的公眾號,今天也多了接近200人的關注者,有時候覺得真是奇妙。
今晚我們就接著說關于點評的事情,雖然也與大眾點評有關,但又不完全是它,因為我們要說的是關于餐飲老板的一個超級痛點,今天上午,我到店里和肖春見面,談到餐飲老板這個群體時時有點小小的激動,激動的地方在于:餐飲小老板太苦逼了。
朋友們可能好奇,餐飲老板哪里苦逼?沒當過餐飲老板的可能覺得輕松,但是當過餐飲老板的,絕大多數都會給你倒一肚子苦水出來,尤其是餐飲小老板,是最苦逼的一個群體,聽起來是“老板”,實際上呢?卻幾乎要做店內所有的事情,而且沒有人逼他們,很多都是無奈,或者沒有選擇。
一個家庭富裕的小女孩,留學回國前,一直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是父母和家人的寶貝,結果回國后與朋友開餐廳,有一天我帶朋友去他店里吃飯,結果吃到中途,廚房說廚房下水道堵起了,廚師束手無策,我跟她一起進廚房去看,正想什么原因呢,她居然直接跪下去用手摸下水道的入口,我當場傻眼,因為里面全是餐廚垃圾,非常臟污……
當然,這些只是小插曲,不算什么苦逼,它畢竟只是身體上受點苦而已,餐飲老板真正苦逼的地方,在于自己遇到問題時,找不到問題在哪里!可以說,這是幾乎所有餐飲小老板共性的問題,任何餐飲,在任何階段都會遇到問題,沒有品牌可以例外,當一個餐廳遇到問題時,最操心的就是它的老板。
但遺憾的是,在絕大多數時候,餐飲老板都手足無措的不知道從哪里下手,大多數人采取的找問題的方式,無外乎下面幾種:其一是找身邊的親朋好友來給自己提意見,這種情況最容易,但效果也最差,因為請客吃飯,幾乎都不可能聽到真實的意見,這背后要從兩個維度來看:
第一個維度是中國人典型的面子觀念,即便是他能發現你的問題,也會顧忌到情面,或者吃人嘴軟的原因,而委婉的表達,提些不痛不癢的意見,也就是即便是發現問題也不好意思明說,怕傷著你;第二個維度是他們對餐飲更是一竅不通,根本看不到店里真實的問題,能看到的無非是一些表面現象而已,所以幾乎無用。
其二是找一些生意做得好的餐飲同行,或者是一些業界比較有名的所謂餐飲大咖,這確實比找親戚朋友要好,但同樣的存在前面的問題,你請別人來吃,別人看到真實問題了,也不一定好直接粗暴的告訴你;第二,他自家餐廳生意好,但并不代表他就一定很懂餐飲,萬一是其他股東厲害呢?或者只是運氣呢?
當然,現實中沒這么簡單,很多遇到問題的餐飲老板,要去約那些餐飲大咖比較難,約到了,也很可能最終的建議就是一句話:讓你投廣告,因為按照正常人的邏輯:生意不好是沒有客人來,沒有客人來是因為別人不知道,別人不知道那就應該投廣告,投廣告沒什么用?那就持續投,一直投……
很明顯,類似這樣的建議,對于哪些遇到問題的餐飲老板,尤其是餐飲小老板是很難產生作用的,因為他們店里很可能不只是營銷宣傳的問題,而可能是菜品和味道這個維度的問題,也就是產品可能有硬傷,也可能是管理上的問題,比如服務不到位,環境臟亂差等,這些問題不解決,做任何廣告都沒用,得到的只能是更多差評,完全得不償失。
其三,就是以大眾點評為首的各類平臺,包括旅游網站的美食攻略,美食評論等,這些上面的評價,尤其是大眾點評上的消費者評價,對于餐廳來說,是最大的消費者意見收集渠道,通過這上面的各類差評,店里可以發現很多老板可能平時忽略掉的問題,但并不完全準確。
原因在于,大眾點評的評價機制是不用消費后評價,而是可以隨意評價,也就是我作為消費者,哪怕沒到一個餐廳去真實消費,也可以評價這家餐廳,這就給點評的質量帶來隱患,因為它給了競爭對手,以及一些專門通過差評來給商家制造麻煩的人以漏洞,讓商家束手無策。
當然,更嚴重的問題是,消費者在大眾點評上的很多差評,都是因為遭遇不滿意而帶來的情緒發泄,并不是針對商家存在的問題而進行說明,更談不上能給商家以合理的建議,這無可厚非,畢竟,作為消費者來說,沒有給商家提意見的義務,他們只需要表達自己的滿意和不滿意即可。
因此,哪怕是大眾點評這樣的消費者平臺,其實也不能給餐飲小老板帶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甚至會讓老板忽略掉店里真實的問題,比如消費者全是好評的話,老板容易盲目自信的認為自家餐廳什么問題都沒有;比如消費者評論味道不怎么樣的情況下,其實服務上的問題可能比菜品味道更嚴重。
這是所有餐飲老板面臨的痛點問題,與每天都在開業的餐飲市場相比,真正懂餐飲的專業人士數量實在太少了,所以餐廳遇到問題,很多老板連問題出在哪里都不知道,想聽一聽消費者的真實意見,都不知道怎么去聽,更不知道愿意給自己提意見的消費者在哪里,所以現在淘汰率比以往更高,關店的速度更快,根本原因就是遇到問題時,舉目四望看到的都是絕望。
我們豪蝦傳和豪記鹵煮其實也面臨這樣的問題,也就是我非常希望有人能給我們提出一些寶貴的意見,而且最好是可持續的經常給我們提意見,以防止我們走著走著就走偏了,但這些意見在哪里?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所幸我自己是一個發自內心熱愛餐飲的人,每天也都在通過日志和朋友圈信息來反思和總結,所以不至于錯到哪兒去。
但是能像我這樣天天扎在餐飲里面的人又有多少呢?于是,這刺激我在這幾天反復考慮,最終決定成立一個私密性的吃貨組織,我把他命名為“豪俠吃貨團”,里面的成員,我一個一個的去挑選,既要滿足“能吃擅寫”的能力要求,更主要的是:心態要正,為什么要這一條?
是因為市面上已經有各類試吃團,點評團等社群,以免費吃喝的好處,吸引了很多吃貨的參加,他們也經常組織針對餐飲的試吃活動等,但最后都無法堅持,或者堅持一段時間就變質了,為什么?這個問題我曾經深度思考過,其他原因有很多,但我認為最大的問題在于:沒有價值感。
對于商家來說,他們組織試吃活動,要的其實不是那一兩桌的人氣,而是希望贏得真實的消費評價和整改意見;而對于組織方來說,他們可能是為了給商家湊人氣,或者確實是帶著給商家品菜的目的組織人,但參與這些活動的吃貨,則可能是各類人群,懂和不懂餐飲的人都有。
那么問題就來了:當試吃活動結束后,如果不能給老板以系統性的意見和建議,而只是象征性的給老板一個打分,或者勾叉的表格,這對老板來說是沒價值的,同理,對于參與方也沒有任何價值感,他們感覺自己就是被叫過去寫好評的,原因在于自己這一頓是白吃白喝,換取的就是要給別人寫好評。
因此,傳統的試吃活動,無法給參與雙方帶來價值認同,那它就一定無法持續下去,最終這樣的試吃團也就一定會鳥獸散,難以長久,那么我現在來做的豪俠吃貨團,如何避免這樣的情況呢?我做任何事情,都想往可持續發展方向努力,這次做吃貨團,同樣是首先考慮:它如何可持續發展?
最終想去想來,就只有一個路徑,那就是必須給所有人賦予參與的價值感:那就是我給別人能帶去什么有價值的意見?或者,我們這幫人能給別人帶去有什么價值的意見?如果我們沒有價值感,只是去白吃白喝別人一頓,這樣的情況只能留下那些生活拮據,想節省生活費的人,其他人一定遠離。
那怎么才能有價值感?那就是我們豪俠吃貨團的成員,一定要是既懂吃,又能寫,還有真正想幫助別人的正能量發心的人,在這以前,很少有會去思考說去吃一頓飯還能給別人帶去什么幫助,確實,吃完拍屁股走人就行,但我們這幫人是否可以在折基礎上,能利用我們作為消費者的能力,給苦逼的餐飲老板帶去一點什么幫助呢?
如果今晚在這家餐廳的消費過程很滿意,那么給別人一條優質點評,對店家表示鼓勵,這可能給店家帶去更多的客流,帶去更好的生意,這是對店家的幫助;如果今晚在餐廳吃得很不愉快,那就把自己所遭遇的問題,能以合適的途徑和合理的方式,去讓老板知道,引起重視,去整改和提升,這對商家是更大的幫助。
這樣的消費評價就能帶來價值感,至少,比簡單的情緒發泄更有價值感,因為這些老板,以前看到情緒化的差評,他們可能不會太重視,會片面的以為競爭對手的惡意差評,或者是客人在不負責任的打胡亂說,于是就錯過了去發現問題和改正問題的機會,也流失了一個真正了解自家問題的信息源。
因此,豪俠吃貨團要想可持續,我們的每個團員必須要有價值感,這個聽起來很虛,讓人覺得不靠譜,那么轉化一下,用“說人話”的方式來表達價值感,那就是不允許撒謊,這里面包含兩個方面:既不允許好的說不好,也不能不好的說法,也就是一點:不能逼著團員寫好評。
我一直認為,以給別人免費吃喝,然后逼著別人寫好評,是一件非常讓人鄙視的行為,如果是商家這樣做,還情有可原,畢竟這屬于商業交換,但是如果我豪俠吃貨團也這樣去干?那叫什么話呢?老實說,我自己一想著就犯惡心,誰如果說請我吃飯,讓我必須寫好評,我一定是扯鉤子走人,并且永不再去。
推己及人,我都如此反感這樣的行為,那么現在我來創建這個吃貨團,那就堅決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因為它幾乎是一種心理性排斥和厭惡,任何理由都無法說服自己接受,隨意,我們把價值感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我們的團員如果要去給別人餐廳提意見,那一定要實話實說的真實感想。
下午,有個朋友要加入,我說加吃貨團以后,在群內不能撒謊,每周必須真實點評別人的餐廳等,他說我這樣門檻太高,要求太多,我說那你就別加入吧,既然是我創建的吃貨團,那標準就由我來定,因為以后也是由我來做信譽背書,我堅信有和我一樣認同自我價值感的人,如果我錯了,真的沒有呢?也沒關系,我一個人也可以干這個事情,而且我本來一直也在干這樣的事情,干了很多年。
當然,現實不可能,因為現在已經有這么幾十個人加入吃貨團了,大家都是關注我很多年,認同我這個價值感的朋友,也都是能吃擅寫的人,事實上,吃貨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群體,我一直以來都以吃貨自居,一個真正的吃貨,在關注吃的時候比較單純,有一個說法是,那些容易滿足于口腹之欲的人,內心不會有那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
更何況,我們這樣的一群人,是能真正的給餐飲老板帶去價值,給他們帶去幫助,不需要我們額外給他們什么,不需要我們額外承擔什么,我們每天都在吃吃喝喝,如果在這樣的吃喝行為中,我們還能順便的去幫助到那些餐飲老板,幫助他們及時發現他們自己忽略的那些問題,這不是一件很有價值感的事情么?
“價值感”是豪俠吃貨團的核心所在,為此下午我還提煉出我們這個團的口號,那就是“讓評論,有價值”,這也算是我們這個吃貨團的愿景,為了確保它不變質和可持續,我從最開始就不從這個吃貨團上考慮任何商業回報,而且也不允許其他任何人加入商業目的:一切有損于價值感的事情,都不允許做!
最后,回答下午那位朋友的問題,能吃擅寫的標準是什么?其實,“擅寫”并不太重要,因為就算你現在不擅長寫評論,沒關系,只要你愿意寫,堅持寫,寫久了,自然而然的就“擅寫”了,我這樣完全沒文筆的人,長久寫下來,別人都覺得不錯,其他朋友應該比我厲害多了吧?但是,如果你連“能吃”也做不到:
那還是算了吧!
(本文耗時56分鐘)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