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婆豆腐》
今晚的日志,其實有應付之嫌疑哈,而且起這個標題也是實在找不到其他標題,所以首先給朋友們說聲抱歉,一則是因為這個標題,再則是今晚的日志,是因為時間不夠,而出現的應付性文章,內容可能沒有什么價值可言,大家就權當我在這里胡言亂語吧。
前幾天,掌柜攻略的葉總來成都,到店里與我見面時,說他們下個月有個全國餐飲老板到成都餐訪的活動,向我了解一些成都的餐飲現象,并希望我做一些推薦,在閑談中,我們談到了太古里東糠市街的馬旺子,這是眉山的一家老字號,葉總說他前次來去過。
我說馬旺子是典型的一個老品牌煥發心機的例子,一個快接近百年的老品牌,來到成都后,用老的味道嫁接上新的元素,結果在太古里附近引爆市場,成為這條街生意最好的餐廳,在以此舉例時,我無意中提到了麻婆豆腐,意思是四川類似這樣有特色的菜品其實挺多的,但遺憾的是沒有像馬旺子這樣的包裝和運營。
結果一聽到麻婆豆腐,葉總就明顯的感覺語帶興奮,他以前從來不知道麻婆豆腐居然現在還有創始店,并且,以他的認知而言,麻婆豆腐這四個字在美食里面的影響力,將遠遠大于血旺,估計,在川菜里面,也就只有回鍋肉可以在知名度上超過麻婆豆腐吧。
當時葉總就立即決定第二天要去實地考察,品嘗一下真正的麻婆豆腐是什么樣子,于是我把陳麻婆酒樓的兩家店的地址都告訴他,推薦他去草堂那邊那家店,隨后葉總就回去了北京,籌備餐訪的事情,昨天,他再次問我,是否認識麻婆豆腐的負責人,意思是他們安排了一頓麻婆豆腐的品鑒,到時想請他出來介紹一下麻婆豆腐的故事。
結果我公布出來后,好幾個朋友都給我找人去了解這個事情,感謝蓉姐,通過她的私人關系,聯系上了陳麻婆酒樓現在的總經理,答應全面配合這個事情,等葉總他們的餐飲老板餐訪團到成都,去他們餐廳就餐時,派人出來給大家專門講解和介紹麻婆豆腐背后的故事。
今晚為什么要以麻婆豆腐為主題呢?其實,是內心的一點點小遺憾,恰如葉總所言,我對于陳麻婆的現狀有點也有點覺得可惜,因為,現在的新餐飲時代,原本是大家都在瘋狂的為自己的產品和品牌找歷史,找根基,為此甚至不惜弄虛作假,而麻婆豆腐這樣自帶光環的王牌單品和品牌,卻幾乎沒有響動。
如果沒有馬旺子這個案例,有人可能會說這些老品牌不在意曝光,但是,馬旺子在太古里附近的超級火爆的生意,帶來的不僅是超高的營業利潤和商業回報,更主要的是讓馬旺子這個百年品牌(已經94年),得到了更大范圍的品牌傳播,品牌價值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我就好奇:陳麻婆的運營方,對新興的市場難道無動于衷么?我每次帶外地朋友去陳麻婆,都發現生意并不怎么好,經營思維也還完全停留在傳統餐飲的思維上,既然大家還在堅持餐飲生意,也在通過銷售獲得商業上的回報,為什么不因此而更進一步,像馬旺子一樣,打造一個新的門店出來呢?
以麻婆豆腐在美食里面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如果能在春熙路附近,也像馬旺子一樣,完全按照新的思維來運營一家新的餐廳,就圍繞這一個單品來發力,用葉總的話說,其背后蘊含的價值,遠遠超出馬旺子所展現出來的價值,完全可以煥發出更光輝的形象和更大的影響力。
都知道馬旺子入駐成都,與漢源集團的促成有很大的關系,葉總好奇的問我,難道就沒有一個營銷策劃團隊去找陳麻婆的團隊,給他們打造一個爆紅的新餐廳出來么?我也一個勁搖頭說完全不知道哈,生活在成都,我們其實很少去關注到他們的發展思路,每次去都只是純粹的請客吃飯而已。
川菜有幾個招牌,比如回鍋肉,比如麻婆豆腐,比如魚香肉絲,比如水煮肉片等,除了魚香肉絲比較小眾之外,其他幾個都是每個川菜館都必備的菜品,而且擁有非常深的群眾基礎和非常大的菜品影響力,回鍋肉現在找不到創始人,水煮系列的菜品也有點爛大街,唯獨是麻婆豆腐,身上自帶光環和爆款基因。
作為四川餐飲人,也作為一個生活在成都的美食愛好者,真心希望成都那些老品牌,不要沒落了,不管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沒落,都會讓人覺得遺憾,畢竟,我做這么多年的餐飲,深知要創造出一個超級單品有多么不容易,而要成為川菜里面的菜品代表,那更是難上加難。
麻婆豆腐,完全應該具備更牛逼的市場前景,如果是能在這個老品牌和老味道的團隊里,嫁接進去新的思維,能參照馬旺子的模式,打造出一家適合年輕人的特色餐廳,這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真心希望有人能去把四川的這些老牌子和老味道發揚光大,讓他們煥發新春。
不然,被一個杭幫菜品牌把麻婆豆腐做成吸引客人的招牌菜,我作為一個熱愛川菜,認同川菜,喜歡川菜,內心以川菜而自豪的四川餐飲人,多少還是有點覺得面上無光哈!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