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行業,都有一些行業領袖,成為這個行業從業者的學習對象,經常被各種場合提及,就好比提到電商,必然提到馬云,提到社交,必然提到馬化騰,提到餐飲行業,有三個人被提及的頻率最高,分別是張勇,吳國平和賈國龍,因為他們所創辦的海底撈,外婆家和西貝莜面村,屬于國內最頂尖的餐飲企業。
餐飲就是一個江湖,這三個人相當于各自門派的掌門人,江湖上有很多傳聞,各種信息被夸大和扭曲后,我覺得,這三個人的形象其實已經偏離了本我,當然,不是他們自己這樣,而是被各種過分解讀,被各種夸贊后的失真,那么他們真正的想法是怎樣?卻一手信息太少。
因為沒有聽過張勇和吳國平的分享,所以對這兩個前輩暫時不予評價,這次專程來北京,聽的又是西貝的品牌大課,而且,第一個分享的就是賈國龍,他既是西貝公司的創始人,也是這個公司的精神領袖,通過昨天的分享可以看出:賈國龍不僅在外界被神化,在西貝內部的管理層,也是一個威望很高的人物。
在正式行文之前,必須要特意強調的一點是:對于人物的評價,難免有個人的偏頗之處,因此下面的日志,僅代表我對賈國龍的看法和認識,我承認存在認知不足的可能性,所以我不奢望看這篇日志的朋友認同我的觀點,允許大家有自己的看法,在對于一個公眾人物的評價上,大家求同存異比較好。
為什么今晚的日志要寫這個標題,那是因為通過昨天的現場學習,以及與西貝合作了十多年的合作伙伴的第三方信息,賈國龍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格局很大。眼光非常長遠,而且非常有魄力,基于這樣的判斷,由此得出的結論是:賈國龍把西貝能做得如此規模(年營業額35億,最近三年要實現50億年營業額),實至名歸。
但不得不說的是,賈國龍沒有演講口才,他的分享幾乎看不到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很順暢的言辭邏輯,這可能和PPT不是他自己寫的緣故,在演講中,很多時候都出現明顯的重新組織語言的情況,站在純演講的角度,這是不合格的表現,但考慮到他的身份和時間,無法親自制作PPT,導致這些小瑕疵,倒也可以理解。
賈國龍是1988年的大學生,這已經可以彰顯出他的底子不薄,而更讓人驚訝的是,他中途退學出來創業,第一個項目就是餐飲,一直到現在,中間的28年,其他什么事情都沒干,全部時間都用在了餐飲行業,所以,從這個專注度上來說,在業內也是翹楚。
在創建西貝之前,賈國龍已經開過很多品牌的餐廳,有失敗有成功,而把西貝這個品牌做成功后,他又同時創建了很多其他餐飲品牌,從始至終,賈國龍的餐飲之路都是“多品牌”戰略,根據他現場分享的這些品牌,加起來總數量超過20個,也就是說:賈國龍這28年來,創建的餐飲品牌多達20多個。
在這28年里,賈國龍走過很多彎路,甚至在最近這些年,西貝全國聞名的情況下,西貝在各種光環下,同樣在走很多彎路,比如,西貝在最關鍵的品牌名字上就做了很多次的更改,從西貝莜面,改到西貝西北菜,最后又改回西貝莜面村,中間所花費的金錢和投入是一個天文數字……
因此,有朋友說西貝只是表面風光,現在一年銷售額35個億,但是純利潤卻非常非常少,甚至不賺錢,為什么?就是因為賈國龍這個創始人,這些年來在不停的“折騰”,據說,賈國龍如果在店里發現某個東西不對,會要求立即更換,哪怕是這個東西剛剛投入了幾百萬,也會毫不猶豫的要求更改。
這原本不是什么好話,外界甚至以此作為攻擊賈國龍的利劍,說他也不過如此而已,但賈總讓人佩服的恰好也在于此:他自己并不以此為恥辱而羞于提及,而是相反:大膽承認自己在這么多年中所犯的那些錯誤,并從中不停的吸取教訓,做出戰略整改和調整。
這次北京的品牌大課,就是賈國龍魄力的最大體現,西貝旗下的餐飲企業目前已經做到35億的營業流水,這在國內已經是航母級的餐飲企業,這個企業在做后續的發展規劃時,會相對更謹慎,但是,讓我非常意外的是:這次的品牌大課,實際上是西貝開啟“蕎麥面”這個項目的宣言書。
準確說,昨天的品牌大課,不是在談過去和現在的西貝莜面村,而是在給大家明目張膽的宣告:我賈國龍以后要做十萬家蕎麥面,并且各方面都按部就班的進行,公司基礎,產品研發,團隊配備,戰略高度,市場落地,全都已經準備好了,接下來將是西貝這個公司的戰略重點。
什么是蕎麥面?文字層面的意思不用我解釋,商業層面的意思,其實就和蘭州拉面,沙縣小吃,黃燜雞,成都冒菜一個意思:鎖定中低端人群,具備高頻剛需特點的快餐品類,也就是說:西貝接下來的商業戰略和目標,是以蕎麥面作為單品的超級快餐項目,為什么叫超級?因為他們的目標是十萬家這個規模。
我們暫且不去管這十萬家怎么實現,也別去在意他們要怎么實現,今晚的主題不是這個,而是請大家捫心自問:如果你是賈國龍,當你現有的主打品牌已經是全國三甲,門店規模良性的發展壯大,一切順風順水時,屬于國內餐飲行業的航空母艦級別,你敢于這樣突然調轉船頭的去做一個快餐么?
那么,為什么賈國龍,以及昨天一起分享的團隊其他成員都對此目標堅定不移?甚至信心百倍,除了他的團隊看到快餐市場的未來這個商業機會之外,我認為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相信自己具備實現這個商業目標的能力和本事,具備比其他人更強的優勢,尤其是人才優勢。
說到人才優勢,那就涉及到今晚的主題,也就是賈國龍的格局了,演講結束后有學員提問,西貝擁有的最大財富是什么?賈國龍毫不猶豫的說是人才,我深信不疑,因為賈國龍在人才的投入和培養上可謂下足了血本,現在西貝一萬多名員工,平均收入水平在全國餐飲行業也可以算是行業翹楚。
當然,人才的投入最主要是中層管理人員的投入,對于中層管理團隊,賈國龍除了給大家的工資遠遠高于其他餐飲同行,更主要的是給大家充足的學習和提升機會,現場有中層分享說,每年每個中層管理人員擁有10萬元的培訓基金,拿來送他們出去學習和提升,不夠還可以再追加(涉及到出國等)。
如果一個企業,派遣一兩個人出去學習,這沒什么了不起,很多企業都可以做到,但是西貝派出去學習的人員,可完全不是幾個人,甚至不是幾十個人的問題,當然,比這更可怕的是,這些投入真正產生了效果,盡管西貝的人才也在不停的流失,但也有很多人才留了下來,成為西貝最忠誠的“戰士”。
而要做到這一點,考驗的就是老板的格局和眼光,一個沒有格局的老板,心里只有利潤,成天想著的也是怎么多賺錢利潤,在餐飲行業,這樣的老板特別多,哪怕是一年賺上億了,也還在不停的想著怎么賺錢,而忽略其他方面,但很明顯,賈國龍不在這個行列里面。
或許,也正是因為賈國龍的西貝,這些年在人才上的大量投入,讓他對自己的團隊有足夠的信心,因此才敢于啟動一個目標為“十萬+”的超級項目,單品牌做到這個規模的,不管是中國,還是全球,目前好像沒有先例,而賈國龍把它列為目標,并且通過公開課的方式向全國同行宣告,他信心來源于何處?
當然,除了人才的培養之外,賈國龍的格局也同時體現在其他方面,比如聘請華與華作為自己的品牌總顧問,華與華在國內的品牌咨詢行業非常牛,屬于最頂級的公司,咨詢費屬于一般企業無力承擔的巨額數字,而西貝則是他們服務的第一家餐飲公司,并接受華與華的“全面改造”。
對于華與華這家咨詢公司,以及其創世人華杉,我后面會有一篇日志來專門說他,今晚就不多說,通過西貝聘請華與華這件事情,同樣能彰顯出賈國龍在餐飲上的那種超越常人的魄力和格局:因為隨后每一次廣告投入,幾乎都是千萬級別的大投入,這對于一個餐飲企業來說,不是小錢。
當然,有朋友可能會反駁,說自己如果做到賈國龍這個級別了,也會聘請華與華,也會花大力氣培養人才,呵呵,我權當相信你說的是真的吧,但問題在于:賈國龍很多年前就已經在這么做了,并且目前來看貫徹執行的非常好,事后諸葛亮誰都可以當,但是身處其中的行為,則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
因此,昨天聽課下來,給我最大的感受是,賈國龍是天生的領袖人才,在89年就敢于退學出去開餐廳,然后幾十年如一日的只做餐飲,在發展過程中,把自己的員工一個二個的盡力去培養成獨當一面的人才,甚至讓員工一家人都“依附于”西貝旗下的各項業務,所有人都唯他馬首是瞻,這真是大本事。
但是,非常遺憾的是,雖然我承認賈國龍的過人之處,也承認西貝的人才和團隊非常牛,但我并不看好他們這次將要啟動的蕎麥面項目,以賈國龍的格局和魄力,以西貝現有的團隊實力,他們開創一個牛逼的蕎麥面品牌沒問題,但是要實現十萬家以上的門店規模,平心而論,實現的難度非常大。
為什么?這就涉及到對中國整體快餐市場的底層商業分析了,受限于篇幅,今晚的日志不展開這個話題,我答應大家,會在隨后的日志里,專門拿一篇來說明我不看好的理由和依據,我自認為會得到很多餐飲同行的認同,當然,任何事先的判斷都有出錯的可能,我希望自己判斷出錯,而期待賈國龍能順利如愿做成功。
今晚的日志就是這樣,總結起來的話,我對賈國龍打心底佩服,此人是真正有大格局和大眼光的人,而且也有大目標,用他自己的話說,做事就是要爭第一,否則何必去做它?此人在餐飲行業能獲得如此成就,能把西貝做到如此的規模和影響力,確實配得上“實至名歸”四個字。
至于他們的新項目,我們另外一篇日志,再來單獨說哈!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