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拿海底撈的半份菜作為案例,倡導餐廳都提供半份菜,給了一個很好聽的口號,就是“節約”,一直關注我的朋友們知道,對于火鍋這個行業來說,我是非常贊同半份菜思路的,甚至專門給朋友們推薦過九眼橋的“辣么牛”火鍋,但僅限于火鍋而已,其他餐廳倡導半份菜,則顯得外行。
作為一般的食客,因為對烹飪不太了解,支持并要求“半份菜”屬于正常的思維,也值得肯定,但作為懂餐飲的人,尤其是那些經營餐飲生意的餐館,盲目的推出所謂的“半份菜”,我覺得就有點可笑了,明顯不可能長期堅持和執行的策略,卻如此大張旗鼓的鼓噪,說得不好聽點,這是欺騙消費者!
國內目前很多行業之所以如此糟糕,不是業內人士不想做好,而是太多拍腦袋決定,把完全不具有可操作性的事情,當成制度和政策進行貫徹執行,中國幾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導致現實中“唯領導論”和“唯上級論”觀念嚴重,有時候明知道一個東西有錯,但因為是上級和領導的決定,不管什么結果先做了再說!結果導致一團糟!
拿提倡半份菜這件事來說,這本身非常好,也應該提倡節約!但具體如何做到,這需要對餐飲行業和消費者兩個主要群體進行調研和數據收集,而不是一來就是口號式的表忠心,尤其是餐飲企業,要真正的為消費者好,就應該告訴消費者實情,讓消費者明白,怎么樣節約才是于參與方都有利,能長期持續的!否則就存在欺騙嫌疑。
稍微對烹飪了解一點的都知道,中餐菜品的構成要素中,原材料的價格只是一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調料在菜品中所占比例很大,我看到過一個售價38元的菜,原材料最多5元錢,但調料成本需要15元,而且,就算減少一半的原材料(所謂半份菜),其調料也不敢減少一點,因為一旦減少就做不出這個味道了!
因此,對于中餐的很多菜品來說,減少一半的原材料分量,并不意味著可以減少一半的售價,這個消費者不明白,但餐飲經營者應該最清楚,作為餐館應該讓消費者明白這個道理,大多數消費者在家里也做菜,都能理解并相信這是事實,也可以體諒!但就讓消費者蒙在鼓里,讓大家真的以為分量減半就可以加個減半,這不是欺騙是什么?
當然也有例外,就是那些不需要額外增加調料的菜品,比如前面所說的火鍋配菜,因為只存在原材料成本的增減,其他幾乎不存在額外成本,這樣的菜品采取半價當然是很不錯的,海底撈一直采取這樣的半價策略,也因此深受消費者好評,甚至因此成為讓消費者交口稱贊的典型案例。
而其他需要大量配料才能成菜的菜品和餐館,我覺得應該對自己的消費者實情相告,為喜歡自己菜品的消費者謀求更合適,更長久的節約之道,比如免費提供精美打包,并傳授家里加熱方法,鼓勵好吃嘴將剩菜打包回家;比如培訓點菜員,根據消費者數量進行點菜,當消費者點菜超過一定數量時,給予提示并解釋等,這遠比推出一份不切實際的“半價菜”更有價值和意義。
我不贊成一些餐館盲目跟風,在風頭上應景來推出所謂的“半份菜”,很多餐館和菜品一看就知道不可能做出半價的半份菜,但卻號稱要“長期堅持”這樣的半價策略,我私以為,這只是他們的權宜之計,或者只是應景的短期“逐名”行為,而不是真正對消費者好的負責任行為!
而真正要養成全社會節約的習慣,我認為現在這些基于餐飲層面的討論都是白費力氣,甚至,餐飲環節只是最基礎的環節,如果非要盡自己的責任,我覺得作為餐館來說,把前廳服務人員培訓好,在點菜環節稍加提示;消費完以后給消費者一個溫馨的打包提示或打包包裝,應該比這些虛頭巴腦的口號更有意義!
繼江蘇十三香,湖北油燜大蝦,湖南口味蝦之后,第四個具有地區代表性的龍蝦味型,純正的川派麻辣味道,曾經專屬于成都豪蝦傳龍蝦館,他們借這個味道成功撬開成都的龍蝦消費市場,引出四川吃龍蝦的熱潮;現在創始人面向全國推廣四川鹵煮味道,爭取讓全國喜愛龍蝦的消費者,品嘗到地道四川風味的麻辣小龍蝦!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