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零售思維重塑餐飲,詳解木屋燒烤的大數據生意經

    自2013年開始井噴發展至今,燒烤界尚難有一個強大統治力的品牌獨步天下,更多呈現出一種群雄爭霸的亂戰格局。2003年創立于深圳的木屋燒烤是其中最具野心的企業之一。

    創始人隋政軍的目標證明了這一點——5年內完成百城千店布局,做到每年100億營業額。

    但按照聯合創始人王樂武的說法,木屋做全國連鎖的目標既不是上市,也不想和冰城串吧一樣做垂直供應鏈生意,在他的構想中,賺“賣菜的錢”在未來的門店利潤結構中甚至還不到50%。

    比起餐飲生意本身,“大數據平臺”才是王樂武津津樂道的核心話題,未來木屋燒烤要做“流量生意”。

    筷玩思維通過與王樂武的深度交談以及對木屋燒烤的長期觀察,將木屋燒烤的“大數據生意”拆解為“三步走戰略”,并希望借此為餐飲業同行提供更多商業上的想象空間。

    第一步:選好品類賽道,打造穩固的單店盈利模型

    燒烤是市井生意,和大數據這種高端科技名詞似乎八竿子打不著。

    但實際上,燒烤占據了中國餐飲市場33.6%的份額,僅次于火鍋的39%,即使保守估計也有數千億的市場,這也是木屋燒烤能夠獲得足以支撐其大數據野心的流量的基礎。

    木屋燒烤選擇品類是主動分析的結果,但木屋燒烤的起步之所以能夠成功,有“很大的幸運成分”,幸運是指入行的時間節點非常好。

    隋政軍和王樂武在2000年時,正擔任某知名外企高管,年薪就已經有了30萬元,并且王樂武還有自己的管理咨詢公司、一堂講座收費也高達3萬元。

    他們放棄了高薪、舒適的生活,“如果不把這個品類做成全國連鎖,太耽誤人了,賺那點錢(開餐廳)還不夠耽誤功夫的。”所以,木屋燒烤從最開始就要做大品牌,直接跳過路邊攤模式,進店上樓開起了大店,深圳的第一家店面積達1000余平米。

    這也造成了木屋燒烤在當時的客單價較高,有70元左右,而且燒烤進店上樓在當時還是首創。所幸的是,深圳有體量龐大的高端消費群體,這些群體又有著足夠前衛的消費理念支撐。

    而等到木屋燒烤進駐北京市場時,又趕上了消費升級潮,若是當年沒有選擇從深圳起家或是過早進入北京,木屋燒烤很可能就已經不存在了。

    無論是主動的分析市場,還是無意識的趕上了市場潮流,客觀的市場大盤和環境都有了。那么問題就來了:木屋燒烤如何保證單店的獲客能力并打造穩健的盈利模型——客流量就是流量,這是數據生意的基礎。

    燒烤業有兩個制約客流的瓶頸:時段和淡季,單日營業時間短且集中于夜晚。冬季時顧客更缺少吃燒烤的理由。

    面對時段瓶頸,木屋燒烤的解決方案簡單粗暴:用性價比最高的產品組合,中午時段長期打5折,培養顧客消費習慣以增加午餐客流。

    木屋在產品中挑中了生蠔扇貝套餐,原價6元/只的生蠔扇貝中午僅售3元,顧客點一份套餐加炒飯,僅需20多元即可享受一頓“豪華海鮮炒飯”。

    木屋燒烤的戰略目的是提高中午時段客流,做口碑是其核心目的,并未抱著必須賺錢的目的,只要“打平”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木屋燒烤的連鎖經營起步較早,擁有先發及規模優勢。其目前已是湛江生蠔商們最大的合作伙伴,對原材料端有議價權,能夠以低于市場價50%的價格收購。王樂武不無得意地告訴筷玩思維,企業經營的最高境界是:我這么做不虧錢,但你學我就可能會死。

    時至今日,木屋燒烤的午餐時段營業額已經占到全天的18%。可面對淡季,木屋還沒能給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式。

    筷玩思維在對燒烤行業的數家知名企業進行采訪和梳理后發現,適合燒烤場景的品類補充是提升淡季營業額的有效手段。

    燒烤品牌望京小腰,從全國各地搜羅來了四款“機密級”的火鍋作為拉升淡季營業額的殺手锏。火鍋的食材與燒烤趨同,對供應鏈造成的額外成本微乎其微。而且,同為聚焦聚餐人群的品類,火鍋和燒烤的場景、核心顧客也相對一致。

    據介紹,木屋燒烤對單店盈利模型的研究是領先業內的,由于創始人曾在零售行業摸爬滾打多年,對實體店的盈利模型研究路徑十分熟悉。從源頭采購、產品研發生產配送、門店運營、培訓招聘到新店的設計選址、工程建設、人力財務、品牌的打造都形成了穩固的模型。

    就拿選址來說,王樂武稱,木屋通過公司多年積累的選址模型計算出的投資額、盈利額與實際情況相比,誤差不會超過10%。

    目前,木屋燒烤年銷售額在6億元左右、凈利率達10%。

    第二步:打造木屋連鎖體系,百城千店初步構建平臺體量基礎

    在與天圖資本的“聯姻”發布會上,隋政軍放出了“5年開出百城千店”的豪言,在確保單店盈利模型穩健的基礎上,全國千店連鎖是木屋燒烤邁向線下數據平臺的關鍵之舉。

    畢竟單店客流量再大,也稱不上是“平臺”,只有當門店數量達到一定規模,“大數據”的說法才能言之成理。

    眾所周知,燒烤行業中,木屋燒烤和冰城串吧在連鎖經營模式上代表了兩個流派:一個依靠直營并搭建“體系化的后臺”,另一個提倡加盟并深入研究各種模式的可能性。

    隋政軍認為,直營只要能讓企業的各個環節、整體系統質量過硬,就能做到拓店數量和質量的平衡。他將直營連鎖經營歸結為三個要領:

    第一個是商業模式。

    這里面包括采購、供應、品類、銷售、定價、店面運營和裝飾以及運營管理模式、選址建店系統、營銷集客系統、團隊的培訓選拔激勵體系。據介紹,上述這幾大系統木屋現在已經基本建立。

    第二個是物聯。

    采購、配送、制作、加工系統要統一,隋政軍認為加盟店,各自采購、加工,各自有各自的渠道,“只是形式上的鏈接”,這樣連鎖的規模效應就體現不出來,品質控制和安全管控也不達標。

    第三個是軟連,即軟件相連。

    據悉木屋燒烤正在加緊研發自己的專屬SaaS系統,因為所有SaaS服務公司,以及第三方平臺如新美大,最終目標都是做大數據生意,與木屋燒烤本質上存在利益沖突。王樂武也明確表示,不打算把數據分享給這些競爭對手。

    以上這幾點,任何一個都需要時間的積淀、直營的管理成本是規模化經營的噩夢。所有規模效應帶來的溢價都會迅速淹沒在急速攀升的管理成本中。

    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一家餐飲企業能夠靠直營開出1000家門店。即使是“企業系統力量”令無數餐飲人膜拜的麥當勞,也是靠特許經營在全球拓店的。

    截止目前,木屋燒烤有70家直營店,現階段的連鎖規模或許可以依靠直營進行強力掌控。但要知道,對餐飲企業來講,百家和千家連鎖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木屋燒烤的直營連鎖事業究竟會如何發展,筷玩思維將會持續關注。

    第三步:用零售思維重塑門店作用,販賣顧客流量和消費數據

    隋政軍和王樂武均曾擔任中華自行車和日企三洋電機的高管,在零售行業摸爬滾打十余年。王樂武常掛在嘴邊的“商者無域,相融共生”,也是語出零售巨頭國美的總裁黃光裕。

    如果說,兩人對實體店盈利模型的經驗運用還只是停留在工具層面,那么,他們“將門店當做零售店鋪”的獨特視角,則是對傳統餐飲門店概念的徹底改造。

    一句話概括“滴滴解決的是出行場景下出現的各種問題,木屋解決的是外出就餐場景下的問題。”

    以木屋燒烤與一些按摩店的合作為例,木屋門店每天等位的人數就多達1萬人,按摩店免費為排隊的顧客做體驗和按摩。“你不用給我錢,我也不用給你錢,我增加了客戶的體驗,你也推廣了你的品牌。”

    王樂武進一步分析,發現現在獲取個人信息,尤其是有效顧客信息的價值越來越高。而木屋燒烤每天線下有2萬人流量的數據。

    后來,滴滴找到木屋燒烤希望在其門店放置廣告牌,王樂武開口要價每個廣告牌6000元。當時,負責這項合作的滴滴地推嫌木屋要價太高,但王樂武“毫不讓步,你不放我就去找e代駕”,結果滴滴總部聽說這件事兒之后,馬上批準了這項合作。“雖然錢不多,但就算給我解決一個人工成本那也是錢啊。”

    至此,木屋燒烤的平臺價值初現,它賣的不僅是燒烤,實際上還賣起了時間、空間和顧客。如今,線上獲客成本,尤其是高門檻產品的線上獲客成本越來越高,這是木屋燒烤大數據生意得以成立的現實基礎。

    再以寶駕租車為例,其在木屋燒烤門店發展會員,派發印有APP二維碼的優惠券。木屋燒烤則按照到店下載APP數量抽取20元/人的傭金。

    寶駕的租車業務售價為200元/天,這樣高門檻的APP線上獲客成本為100元/人。但若與木屋門店合作,木屋方僅收取20元/人的費用。對寶駕租車來說,獲客成本大大降低。

    對木屋而言,這是一門近乎零成本、100%毛利的好生意。而且每個顧客只消費燒烤的話,貢獻的利潤僅為7.5元,遠低于與寶駕租車的合作收入。“四個人掃碼下載APP我免單都行,他們吃飯才能貢獻多少利潤?”

    接下來,王樂武還計劃通過打造擁有自主產權的SaaS系統將顧客消費數據固化下來,他意圖用這些數據撬動上游供應鏈市場,這是連鎖企業門店平臺價值的更高體現。

    如果木屋燒烤順利實現百城千店的計劃,其對羊肉、孜然等原材料的需求量將達到天文數字。

    那時,木屋燒烤公布一下羊肉的需求量,就能影響羊肉的期貨價值;發布孜然的用量,孜然的價格就會產生一定波動。

    “大家都以為沃爾瑪是賣百貨的,但實際上沃爾瑪每年12%的凈利潤是出售銷售信息給供應商得來的。”這也是王樂武從零售業獲取到的經營靈感。

    理想總是是豐滿的,木屋燒烤想要達成這個終極目標的前提是:必須先實現百城千店的戰略布局。用王樂武的話說:“錢就在消費者兜兒里,能不能讓消費者心甘情愿掏出來,就看企業的本事了。”

    結語

    連鎖餐飲企業門店如何轉化為大數據平臺?這就需要餐飲老板重新認知顧客、門店和第三方合作機構各自的定位以及三者的關系。

    顧客傳統意義上是到店消費菜品的人,但在餐飲數據平臺的認知中,他們就變成了“用戶”,就像在淘寶上購物的人一樣。顧客的消費數據是珍貴的資料,而且當客流量達到一定級別,巨大的客流量就是流量,餐企可以將流量轉化給第三方合作機構。

    門店則是匯聚線下流量的平臺,對于合作機構而言,餐企門店的價值就如同滴滴APP之于出租車司機。實施的關鍵是找到能夠與就餐場景發生聯系的第三方,門店解決的是他們獲取流量的問題。

    這就是餐飲企業“大數據生意”的底層邏輯。而實踐的難點還是老話題——連鎖經營能否成功。

    持續不斷為餐飲業提供硬干貨。接下來,筷玩思維將換股并購2家餐飲產業服務公司,屆時,我們將具備多維度、全資源、深層次的餐飲深度服務能力。各種形式合作請聯系:蘇先生 18518677068(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筷玩思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7816.html

    (0)
    上一篇 2017年2月23日 08:05
    下一篇 2017年2月23日 09: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