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度糯米和外賣成不良資產,進退兩難的李彥宏該咋辦?

    中國互聯網被BAT一統江湖已有近10年之久,但近年,隨著下半場游戲的開始,不少好事者把三巨頭的縮寫換成了“XAT”。

    言外之意,有人質疑百度掉隊了,未來滴滴、京東、小米等后起之秀或將取而代之。

    但筷玩思維不認為這種情景會在短期內出現。雖然百度無論市值、投資戰略、生態模塊還是營收能力事實上已經完全無法和阿里巴巴、騰訊媲美。

    今年的百度和樂視一樣面臨著“水逆”,但痛打落水狗是無意義的,分析背后的商業邏輯和現實才更有價值。

    BAT三大集團是各有鮮明特色的公司,百度以技術驅動為核心、騰訊擅長產品運營、阿里巴巴的銷售和馬云的戰略格局受人推崇。

    百度的錯誤在于它重金布局了O2O,這個與其企業發展路徑毫不相關的領域。

    大股東們坐不住了:百度在打一場必敗之仗

    百度目前市值約為584億美元,而AT卻早已邁過了2000億美元大關,差距之大令人錯愕。

    這個鍋,百度的O2O業務得背上。

    對O2O服務領域的布局大幅擠壓了百度利潤率。百度Q2運營利潤為28.66億元(約合4.313億美元),同比下滑17.4%。O2O業務導致其運營利潤率降低了25.4個百分點,另外一家“賠錢貨”愛奇藝則進一步將百度運營利潤率降低了5.5個百分點。

    涉足O2O服務領域使得百度支出過高。財務數據顯示,百度Q2銷售、總務和行政支出為41.94億元(約合6.331億美元),同比增長7.8%,主要由于O2O業務支出增長。

    要知道,去年同期的同比增長率高達81%,也就是說這一數字仍在繼續攀升中。

    而在今年6月底,李彥宏放出豪言,未來三年投入200億元支持百度糯米,這也力證了百度發展O2O業務的決心。高投入注定高風險,更何況百度將寶全部壓在O2O業務上。

    無論是財報數據、還是大舉進攻O2O的舉動,不僅引發了投資者的集體擔憂,還順帶降低了投資信心。一旦股東失去投資信心,股價縮水在所難免。

    筷玩思維認為,血拼O2O于百度而言,本就是一場必輸之仗。從內部和外部因素來分析,借O2O打造新百度的風險巨大,極可能淪為一場“燒錢”的鬧劇。

    首先,地圖被百度看成是移動端重要的流量入口之一,但地圖卻無法擺脫它的工具屬性,難以成為“流量入口”。

    實踐證明,用地圖向生活服務導流是百度一廂情愿了,最終成為一個前途未卜的空中樓閣。

    高德地圖被阿里收購后也犯過類似錯誤,俞永福接管后砍掉了附著在其上面的所有業務,專注聚焦在地圖導航這一核心屬性。

    其次,百度糯米沒有管理過海量地推團隊的成熟經驗。

    糯米被百度收購之后,在很多城市,采取了委托代理商組建新團隊的措施,但新、老團隊各自為戰,時常因為片區劃分爭吵,矛盾也因為待遇和收入不斷升級。

    美團和大眾點評的經驗證明,O2O地面銷售推廣需要靈活多變的營銷策略,更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累。百度擁有技術和數據優勢,但地推團隊的短板讓其線上和線下無法有效連接。

    再次,百度糯米的服務質量堪憂。

    根據2015年8月26日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十大被控訴生活服務電商榜》顯示,百度糯米以18.65%的用戶投訴率高居榜首。

    最后,百度糯米和外賣入局太晚,市場份額早已被瓜分,要想攻破其它競爭對手已經建立的“壁壘”,難度太大。

    糯米于2010年6月23日上線,經歷了“千團大戰”幸存,2014年1月,百度收購了糯米全部股份,并開始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但此時,美團、支付寶口碑、大眾點評等企業已經在O2O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建立了“壁壘”,將百度糯米和外賣擋在了堅固的城墻之外。

    如今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優勢互補,在這個O2O新巨頭的剿殺之下,百度糯米的勝算能有幾何?

    一位百度內部人士說,華爾街的投資人認為,百度目前已經遇到了一個明顯的發展瓶頸。

    百度旗下本來就有愛奇藝和去哪兒兩個燒錢不斷的“賠錢貨”了,而O2O又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故事,現在又要投入200億現金。這對于華爾街無異于“驚嚇”。

    這場仗本就打不贏,華爾街已經認識到了,但是百度和李彥宏卻沒能醒悟過來。

    O2O業務是百度未來發展的絆腳石而非敲門磚

    眾所周知,李彥宏一直對互聯網“連接一切”的價值推崇備至,他將O2O業務定義為“連接人和服務”,更把其地位上升至“打造百度2.0”的戰略意義。

    這種主觀意愿是好的,至少在理論上,O2O萬億級市場確實能夠支撐百度的轉型。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李彥宏曾經的浪漫主義演講,最后很可能只會剩下一地雞毛。

    百度今年營收增長疲軟,尤其是其Q2的表現,與AT兩家營收能力的差距叫人咂舌。

    據三家財報顯示,騰訊Q2營收356億元、阿里巴巴收入321億元,反觀百度則不足158億元。三家增長率分別為52%、59%、10.2%,百度進一步拉開了與AT的發展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的凈利潤同比還出現了34.1%的斷崖式下滑。

    營收能力下降遇上轉型“連接人與服務”的戰略深水區,百度的情況已經到了不能更糟糕的境地。

    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深度學習智能機器人、百度大腦、醫療大腦、面部識別技術都是需要大量前期投入的項目。

    李彥宏在面對媒體對“掉隊”的質疑時,也曾以此回應說“人們總是忽略量變,卻往往被質變殺的措手不及。”

    百度仍然認為自己是一家技術驅動型企業,但O2O對技術的要求卻不高,相反卻很依賴后端運營。簡言之,O2O萬億級市場讓百度偏離了自己的主業,且百度急需開源節流、收縮戰線。

    百度轉型“連接人與服務”已經三四年有余,巨頭轉型是不能回頭,只能一條道走到黑的生意,所以沒有反悔的余地。

    但目前斷言其定位轉變錯誤為時尚早,需要調整的事實上只有實現路徑。實現“連接人與服務”的具體方法有很多,比如不一定自己做。

    就如同騰訊對電商的選擇一樣,不謀求控股、不設置壁壘,賺錢就好。騰訊在嘗試這種投資方式之后,一騎絕塵,最近市值超過20000億港元成為亞洲第一大公司。

    過去投資總是謀求控股的百度,現在已接受“騰訊式投資”,去哪兒與攜程合并之后百度成為其最大機構股東,百度地圖等業務得到發揮,其戰略目的得以實現,驗證了這種方式對百度是可行的。

    假設,百度地圖、百度錢包等平臺的場景還在,人工智能等技術有用武之地,流量有更多變現通道,并且新公司還能上市做大做強,這并不違背百度戰略目標,還能在商業上有更大的回報。

    百度靠搜索技術起家,李彥宏本人也是硅谷高級工程師出身。百度最初給外界的印象也一直是低調的、擁有工程師文化的企業。但如今,卻錯投了O2O這個強調“運營能力”的領域,自身的優勢完全無法發揮。

    多年后,李彥宏回想起當初的這個決定,或許自己都會啞然失笑。

    越是巨頭級公司,越應順從自己的基因

    對于任何企業來說,“初心”不只是宣傳時的華麗辭藻,這個詞的背后隱喻了企業賴以成名的成長路徑,具體在BAT這樣的巨頭身上,它還表現為“生態化”的商業策略。

    百度轉型“連接人與服務”或許沒錯,它不惜時間、成本的深耕互聯網IT技術稱得上目光長遠,華為的成功也佐證了這個道理。百度錯在了企圖把控O2O全局的戰術失誤、錯在背棄了自身的成長路徑和基因。

    而在這一點上,騰訊和阿里巴巴卻始終如一的貫徹下來,這里以騰訊為例:

    作為產品型公司的騰訊,一直都是以打造產品為己任,當然這也跟馬化騰的處事風格和產品經理出身有關。騰訊的戰略“以社交、內容為磚”打造自己的護城河,如微信和游戲。

    目前網絡游戲和數字內容業務、微信和手Q代表的移動生態系統、企業通信產品這幾大業務成為了騰訊當下最核心的戰略重點。

    這次Q2財報,騰訊還公布了上半年的營收狀況,上半年總收入為676.86億元(102.0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8%,相形之下百度還不及騰訊的一半。

    作為騰訊主要收入來源的游戲,Q2收入為171.24億元,其中,騰訊手機游戲在Q2表現依舊強勢,收入達到了96億元。

    再來看騰訊內容生態系統中的其它部分,騰訊廣告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140%至人民幣102億元,主要反映在來自微信朋友圈、移動端新聞應用及微信公眾賬號的效果廣告收入的增長。

    而品牌展示廣告收入增長41%至人民幣28.35億元,主要受騰訊新聞及騰訊視頻收入的增長所推動。

    對于優勢領域的并購策略上,騰訊更注重產業鏈的拓展,以內容為戰略重點,著重補充內容IP方面的資源,進行垂直整合,擴大自己在文化娛樂領域的優勢。

    從中可以看出,騰訊的戰略部署一直圍繞“產品”、“社交”、“內容”三個關鍵詞進行打造,而且從中獲益頗豐。事實上,每個巨頭企業都是如此,無論是阿里巴巴、華為還是大洋彼岸的微軟、蘋果。

    企業對成長路徑是有依賴的,騰訊做不起來電商、阿里巴巴也不會發瘋去做社交。AT只會圍繞自己的優勢資源、能力,通過投資、并購等形式布局產業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態化”玩法。

    可百度不信這個邪,偏偏要去做線下運營,而且還要自己做。哪怕自己沒團隊、O2O與核心業務構不成生態系統、技術優勢無用武之地,直至最后一條腿掉進了O2O的無底洞中。

    談到基因,值得一提的是,百度在塑造自身基因上面臨著內部的尷尬:高管大多是職業經理人。

    阿里巴巴創始團隊“十八羅漢”,如今大都依然以各種角色活躍在集團中。騰訊的5人創始團隊中,許晨曄、張志東和馬化騰同為深圳大學計算機系的同學,且目前4人均奮斗在公司一線。

    反觀百度李彥宏周圍均是出身各異的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人與創始人不同之處在于:沒有經過企業文化長期熏陶、注重短期業績考核、不在乎長遠戰略定位問題,因為職業是經理人,也無可厚非。但這卻使得如何貫徹、傳承百度的技術基因成了大問題。

    如果百度執迷不悟不改變戰略,必然陷入多線作戰,不能專注于自己最擅長的領域。

    同為搜索引擎技術公司的Google變身Alphabet,專注于科技創新的模范就在眼前,但百度卻自甘墮落反其道而行之。360董事長周鴻祎也曾直言,費解百度干送盒飯的事情。

    百度解脫困境的最優辦法,是基于自己最擅長的技術,在科技創新這條線上深挖,同時補齊李彥宏在戰略布局上的短板,而不是不斷燒錢在自己不擅長的O2O領域纏斗。

    或許,盡快打包出售百度糯米和外賣業務回歸主業,才是李彥宏扭轉百度疲態、回歸主賽道的當下現實選擇。

    PS:筷玩思維是餐飲人的職業發展平臺,同時也是立足于餐飲產業鏈的大數據和產業服務平臺。創始團隊有成功的連續創業經歷,尤其品牌&營銷從業背景突出,在B和C端的品牌塑造、營銷推廣資源廣泛。

    綁定筷玩思維深度合作,助力客戶迅速打進餐飲產業鏈并進入VC和消費者射程各種形式合作請聯系:蘇先生 18518677068(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筷玩思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7898.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2月19日 07:30
    下一篇 2016年12月19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