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進入餐創學堂
01
我叫莫恒權,一個從事11年的餐飲創業人。
在我的記憶里,人呢,沒有哪一天是離得開美食這件事的。
每一個人對美食都有一種烙在食道里的印記。我有好幾次想跟下現在年輕人的潮流,來一次brunch的體驗,卻還是抵不過自己對吃這件事的執念。
了解美食文化的朋友都知道,每一類餐點都是要和“粥”扯上點關系的。
不管你是點了腸粉、炒面,還是咸煎餅,粥永遠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能發揮提味、中和作用的永遠是粥,也只有它能將各種餐品的味道提升至極致。
粥在早餐中是非常重要的,常聽人說早上是被粥的鮮香饞醒的。
著名電臺主持人陳揚,在他的粥論里有說過:“粥,是人類的飲食至尊”。
因工作性質,我又不得不四處奔波,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
借工作關系,我每到一處地方,只要時間允許,我是一定要到住處附近找有“粥”的店鋪,滿足一下我這挑剔的胃。
幾年下來,我發現,各地的粥品都有各地的特色,就算是同一款粥,不同的做法出來的味道也是千差萬別,總覺得好像少了那種最初、最真、最暖心的味道。
在我的認知中,粥,喝到胃里應該是暖融融的,哪怕是過了半個小時,食客的嘴角也會留存下那股淡淡的,粥的專屬香味,而非時下市面上的那種粥,還沒喝完喉中就會反噬出一種無以言表的澀感。
因此,我決定打造一家,經自己嘗遍全國各地粥味道的舌頭鑒定過的,能溫暖為家人生活而奔波,卻無暇照顧自己健康的勞動者們,小熊粥鋪由此誕生。
02
當我把這個靈感乍現的想法和朋友們商量,他們一致認為,僅2018年這一年,全國粥店的增加數量就超過萬家,大型的品牌已經數不勝數,全國各地,各大城市都遍布著粥品門店,競爭有多激烈?!
想這個時候開始做粥生意,簡直就是腦袋秀逗了。讓他們這樣一說,我猶豫了。
不過,我是一個有想法就不肯輕言放棄的人,尤其在做粥這件事上。
隨后,我找來做大數據相關專業的朋友咨詢,看看能不能從專業數據調研報告中找出一條可行性經營思路。
經過長時間深度分析研究,最終我從“餐飲互聯網大數據分析”中獲得了做用戶畫像的7大趨勢觀點:
1. “懶人經濟”只會加速外賣市場的發展;
2. 外賣將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
3. 一線城市將繼續領先,三四線城市潛力巨大;
4. 線上線下將為產品賦值;
5. 外賣已有向新零售發展趨勢,且勢頭明顯;
6. 外賣用戶呈年輕化、個性化狀態明顯;
7. 單品化趨勢依舊明顯。
此外,還發現,目前餐飲外賣增長速均在10%以上,遠超傳統餐飲行業增速。
而外賣市場日趨成熟,用戶在外賣平臺上多樣化消費習慣已被養成。
從全場景策略覆蓋等情況來看,預計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在未來仍將繼續保持增長,2020年將有望突破3000億元。基于以上這些,我的自信心上來了。
03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雖說知道了“粥”這個單品是可做的,而且還應借助外賣大好勢頭去做。
但,我自己畢竟不是廚師出身,想踏足餐飲行業,沒有掌勺大廚,即便有再好的想法和理念都是空談。
這一行的一切都要基于舌尖的那一丟丟味道,要尊重每位食客的胃,否則還沒等起步就有可能被摔得頭破血流。
自己搞不定,就只能辦法拉人“入伙”。“三人行,必有我師”嘛,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我始終堅信這一點。
我花了幾個月時間,把自己的想法一遍遍講給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聽,包括那個被我視如珍寶的用戶畫像也帶給他們看。
經過大家長時間的頭腦風暴,最終我們確定了將“暖心”、“暖胃”定為小熊粥鋪要走的路線。
我們都知道,想要保留粥的純真口感,米的香味是至關重要的。
雖說全國種大米的不少,但若細品下來,每一種米的口感都不同。
怎么辦?
我想了一個現在看起來有些笨的辦法,就是將市面上流通的,我們能找到的大米的所有品類都買回來,高薪聘請專業大廚,將每種米都下鍋熬制,我們一一品嘗給出評價。
那段時間,我們幾個溝通的第一句話都是“你在哪兒買米呢?”
經過幾十輪品米,終于敲定了一種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說“就它了!”的大米。
主角有了,配角也要出彩。接下來,產品研發的問題來了。
04
皮蛋瘦肉粥
作為各大粥店銷量前列的粥品,TA當仁不讓,是我們的咸粥之王!
很多人覺得,不就是皮蛋瘦肉粥嘛,我自己看看食譜也做得出來,不就是加入皮蛋和瘦肉就行了。
這樣煮是沒錯,但這只是家常操作,小熊粥鋪怎么可能是這個水準?
我們不僅要賣給偏愛養生,看重健康的女性朋友,怎么能通過她們的推薦讓身邊略顯粗糙的男性朋友也大愛,這才是我們小熊粥鋪要做的。
在外打拼很不容易,如果能讓一碗“暖心”、“暖胃”的皮蛋瘦肉粥略加撫慰也是我們想要去做的事。
小米南瓜粥
小小的米粒,大大的營養,糯糯的南瓜,甜甜的滋味,那是縈繞在心頭家鄉的風味,TA自然要作為我們的甜粥之后!
不過,現在市場上粥店選的甜粥多半加了糖精,但我絕不會這么干!
小熊粥鋪要做就做能夠保留食材最原始的口感,不能勾兌格外的添加劑。
我們精挑細選市面上能找到最甜的南瓜,加優質小米熬制,甜度則不再需其他添加劑來補充。
除此之外,我們還參考其他粥店推出的其他單品,不過,從食材源頭的選擇上我們摒棄他們一些內幕做法,奔著:
“安心”(在魚龍混雜的外賣市場,做品質放心的食物餐品);
“暖心”(暖心的情感符號,以應對復雜的生活);
“信心”(用美好的食物讓用戶愉悅的面對生活,給予信心)三心去做。
除“咸粥系列”和“甜粥系列”外,我們又路線推出了“生滾系列”的“生滾窩蛋牛肉粥”、“海鮮系列”的“干貝蝦仁海鮮粥”、“小吃系列”的“香酥安心油條”等諸多餐品。
之所以目前種類還略顯不足,那是因為我們的研發團隊都是一些有著“處女座”情結的完美主義者,他們不說“好了”,我這個做老板的都不敢輕易推向市場。
05
產品搞定了,接下來要考慮的自然是銷量了。
都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我想做的是既要讓大家知道粥香,還要讓大家知道這立著“小熊”FLAG的,能讓你想起親情、愛情,喝一口聯想到自己的生活不易,立馬能暖到心窩,能流下淚水的粥香是從哪兒飄出來的。
我要打造1家、2家、3家,…N家這樣的粥店,讓“一只暖心熬粥的熊熊”深入到每一位打拼者的嘴里、胃里、心里。
目前餐飲市場有4萬億的體量,僅小吃零售就會在未來占據2-3萬億,而絕大多數的休閑零食類大量資金都在建店,但真正能產生銷售業績的只有10%。
線下就是線上,線上就是線下,借助外賣平臺(每次服務時間為半小時30分鐘)。
因此,我們采用高頻打低頻,每天刺激消費,把店鋪做“輕”,事實證明,這樣操作是完全有效的。
小熊粥鋪沒做過太多的宣傳,基本都是口碑相傳。我們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做了52家店。
我們能發展到今天,肯定少不了加盟商的鼎力支持。有一家爆款店,現在已經能做到最高營業額10008元/天,平均5000-6000元/天,這就是我們這家20平米的小熊店,1600元/月房租,在南寧做出來的真實業績。
想要聽更多我們用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盈利經驗,歡迎您關注餐創學堂,我將在餐創學堂的5.18餐飲創業節為大家做現場直播為大家分享更深入、更實際,實操性更強的營銷經驗。
進入直播間可獲得麥當勞星巴克兩位創始人的自傳書籍,關注餐創學堂,走近導師團,導師團成員(518餐飲創業節5位創始人、萬達商業管理集團副總張輝、外賣新零售專家裴成輝、品牌營銷專家樊修、餐飲創業家平臺12位黑馬創業導師等)。
掃碼進入直播間
想要私下和我深度交流的朋友,可以在添加指導老師微信
小熊粥鋪愿意傾囊相授,幫助更多伙伴在小吃領域發家致富。
5月17日
(20:00-22:00)
我們不見不散!
一杯喜茶,是如何破解外賣平臺高達20%以上抽成的?
點擊這里進入直播,點亮“在看”
馬上開啟你的5.18餐飲創業節學習之旅吧!
原創文章,作者:餐創學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