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企業融資難,特別是剛開始創業的餐飲企業,想獲得資本的投資更是難上加難。但有這樣的一家餐飲企業,從一開始創業,就獲得了著名天使投資人徐小平的青睞,然后四年內獲得5次資本投資,累計投資額已經達到8000千萬,估值高達5個億,一舉超過了眾多的餐飲百強企業,這家餐飲企業就是伏牛堂!
伏牛堂創始人張天一
2018年4月6日,伏牛堂宣布,獲得數千萬級B輪融資。
為什么其它餐飲企業要獲得投資難于上青天,伏牛堂卻如此容易?
因為伏牛堂代表了餐飲未來的大趨勢:外賣加餐飲新零售!
一、 先知先覺,搶灘外賣,站上餐飲最大風口
雖然2014年中才成立,但伏牛堂創始人張天一卻有很前瞻的眼光,當別的餐飲人還在痛斥外賣是偽需求時,伏牛堂創始人張天一卻語出驚人,一針見血的指出:”堂食和外賣,就像步兵和騎兵!”
外賣就是堂食的半徑延展,如果說堂食只能覆蓋數百米(店內),那么外賣可以覆蓋的數千米。
我們舉一個極端案例:兩個品牌,同樣的產品,一個只做堂食,一個只做外賣。三年之后,你猜誰的火力打擊范圍更大?一定是外賣。可能這個外賣品牌早就覆蓋全北京了,而堂食品牌剛開了5家店。
門店
做一個外賣品牌,十幾萬塊錢開一個店,綽綽有余。而一個堂食品牌,一家門店很容易就需要百八十萬的投入,這就是大家的戰爭成本不一樣。所以外賣點選的位置不對,分分鐘可以跑,損失沒多大,但堂食店一旦選址錯誤,就是個悲劇,虧損成為無底洞,永無翻身的可能。
所以,張天一開始,就押注外賣。和三大平臺搞了聲勢浩大的戰略合作發布會。創業之初就站上了餐飲行業最大的風口,抓住了餐飲人幾千年來最大的機遇,伏牛堂的外賣一日千里,銷量持續攀升!
新餐飲加上外賣的輕模式,這也是伏牛堂持續獲得投資的主要原因!
牛肉粉
二、 布局餐飲新零售,搶占至高點
餐飲行業為什么獲得投資難?
張天一認為,
1、餐飲行業的增長只是線性增長而非指數級增長,因此在資本看來未來想象力不大。餐飲行業一家店收入是多少,一百家店收入就是1×100=100,不像互聯網行業今天一百個用戶,明天就可能是一萬個用戶;
2、線性增長還不可測,擴張風險極大。開一家店特火,但從第一家店到第一百家店中間有無數個坑在等著餐飲人,線性增長也不一定可測,中間還有很多斷點。
3、餐飲行業還沒有規模效應。SKU極其復雜,供應鏈沒整合起來,就沒有規模效應。比如說北京開一百個伏牛堂,深圳開一百個伏牛堂,可能這兩個一百個伏牛堂之間沒有什么必然關系,只是共用一個品牌而已。
所以,利用一年多時間,張天一在餐飲的模式上做了深度的思考,把外賣又向外延伸到了更高的維度,升維思考,降維打擊,把餐飲企業變成了可以指數級增長的企業!具體做法就是餐飲零售化,做一碗有儀式感的新零售牛肉粉,把牛肉粉零售化,成為方便面的替代品。
霸蠻
以前的方便面只需要泡,而張天一的霸蠻牛肉粉是需要煮,煮的話就已經進入了一頓飯的范疇了,這就是張天一強調的儀式感。現有的階段,主打便利性幾乎沒有發揮的空間,所以霸蠻牛肉粉的定位,更趨向于一頓飯的便利解決方案。
此前,方便速食領域一直是被面所霸占,速食牛肉粉幾乎是不存在的,但是霸蠻出現之后,就打破了這樣的局面。目前霸蠻速煮系列牛肉粉在天貓、京東、下廚房、盒馬鮮生、全家便利店、華聯BHG、華潤OLE等主要線上線下平臺都進行了布局和銷售。
經過一年多的摸索和測試,伏牛堂成功走通了餐飲+新外賣+新零售的路子,目前有20家門店,在營收結構中門店的收入只占20%,其他80%的營收是來自外賣、線上電商零售”!
學霸
三、構建學習型團隊,學習力才是終極核心競爭力
小米創始人、順為資本雷軍說,他要投資一個項目,首先要看的就是團隊,其次才是他做的事!
伏牛堂之所以頻頻受到資本青睞,其中一個主要原因還是團隊。創始人張天一,就是北大法學的學霸。學霸組建的是一個具有超級學習能力的團隊。
伏牛堂已經是餐飲外賣的頭部企業,但他依然派出了外賣高管團隊,連續兩期都參加了由美團點評餐飲學院和餐飲創業家聯合主辦的《外賣爆單實戰營》!
世界上最恐怖的事,就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
這句話,適合我們所有餐飲人,站上外賣的風口,抓住餐飲新零售的大機遇,需要我們更努力!
———————華麗麗的分割線
如何抓住外賣的千年機遇?享受外賣的窗口紅利?外賣市場要從哪里切入?外賣運營和營銷怎么做?答案在這里!
報名請掃二維碼:
更多課程報名信息,請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創學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