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餐營者商院
張蘭在資本博弈中出局失去了親手養大的俏江南,后被資本集團CVC轉手給了香港保華集團。
從此,提到俏江南的創始人張蘭和前少東汪小菲,最熟悉的稱謂是大S的婆婆和老公,吃瓜群眾亦把俏江南視作娛樂圈八卦。
俏江南的興起在于趕上了餐飲發展的好時候,得益于占領了當時國內高端川菜品牌的空白。
俏江南的衰落除了時代變遷更迭的外部因素外,其公司核心價值觀、管理等卓多細節上預示著重重危機早已出現。
都說“魔鬼藏在細節里”,俏江南的倒閉剛好為此做注腳。
各位餐飲人引以為戒,一失足成千古恨,品牌形象的牌子倒了,想在立起來,很難。
做餐飲的先把看家本事練好了,才談別的
從餐飲評判三大要素解析俏江南。
菜品:俏江南早期菜品研發挺下功夫:晾衣白肉、江石滾肥牛、麻醬鳳尾等當時算是創新,江石滾肥牛、文房四寶還帶有表演性質。
環境:十年前俏江南的裝修風格是典型的土豪路線。
服務:當年俏江南可是收取10%服務費的。注意,早期。
現后來就呵呵了,菜品、環境、服務一起重力加速度式的下跌。
餐飲說到底都是個內容為王的產業,這內容的三要素沒一個能拿得上臺面的,有什么競爭的資本?
很多顧客去過成都重慶吃過正宗川菜后紛紛表示:我原本以為川菜都和俏江南做的一樣難吃,現在才知道我被騙好多年!
不光難吃,還貴,服務還是晚娘臉。
做餐飲的首先把看家本事練好了再談其他,沒有誰會傻到一次次捧著銀子來找虐的。
一個做餐飲的不想著怎么升級菜品和服務,總想著在娛樂圈出名又或者在資本市場變現,最后把主營業務也丟了。
“回鍋油”事件:俏江南員工就是吃回鍋油的命?
俏江南的回鍋油事件曾鬧得沸沸揚揚:客人吃剩的水煮魚里剩的油倒掉太可惜,收起來借著做菜。
結果被臥底記者給爆出來了,超級牛叉的俏江南公關就說了兩點:
第一,這個事從來沒發生過。
第二,我們做回鍋油也只給自己員工吃,不給顧客吃。
所以這邏輯就是:
第一我們死不承認。
第二顧客是當上帝供著的,員工就吃回鍋油。
這背后是俏江南管理層對所犯下的錯誤拒不承認、既然無認罪態度當然也談不上悔過的措施,以及對員工的極端不尊重——做你俏江南的員工就活該吃回鍋油,那我做你員工干嘛呢?!
反觀海底撈的老鼠門事件,管理層第一時間出來認錯背鍋:這事我們做錯了。
但不能怪門店員工,是我們管理不善,應該負主要責任。
這種坦白、敞亮、放低姿態肯請原諒,并且明確絕對不拿基層員工問責開涮的大氣大度,也難怪大部分吃瓜群眾默默放在了準備砸去的臭雞蛋。
美國奇葩超市Costco不僅對顧客好得令人發指,對員工也好到心生羨慕甚至直逼谷歌。
如果評價世界上員工幸福感最高的企業,Costco可能是當之無愧的最優之列。
在美國的員工滿意度調查中,高居第2的就是Costco,僅次于谷歌。在Costco,一個收銀員時薪是20.89美元,這幾乎是沃爾瑪的2倍,普通超市員工的3倍,而且88%的員工都享受公司提供的健康保險。
2008年美國經濟危機爆發時,其它公司紛紛開始裁員,Costco的領導層卻認為應該共渡時艱,反而給所有員工都漲工資——因為大環境艱難,更需要在此時此刻同心協力共渡難關。
這樣的高投入帶來了員工的低流動率。高員工保有率使得Costco可以大幅削減培訓費用,員工離職率僅為5%,管理層離職率不到1%,這個數字相當驚人。
人員流動性大、人才留不住是餐飲業的普遍痛點,幾乎所有的餐營者都遇到過。利字當前很難不動心,但總有些東西超越金錢。
勞資關系只能談錢,“把你放在我心里”就可以談情,而情一定要通過具體的事件才能體現。
這Logo是個什么鬼?
川菜餐廳,為什么叫俏江南?提到江南首先就是我們江浙滬大包郵區啊~掛個京劇臉譜啥意思?
哦,不對,這是川劇臉譜,人家做川菜。那又回到第一個問題上,既然川菜干嘛叫俏江南?
經常看商院文章的老鐵們一定都知道,我們一再強調視覺表達的語言最直觀,因此在logo這一體現企業調性的重點上,必須一錘定音,不要咯里吧嗦的。俏江南的定位還能再模糊一點兒嗎???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
細節的背后是制度、用心、創新,細節能窺出價值觀。
與其說俏江南敗在了細節上,不如說它倒在了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上。
讓俏江南倒閉的魔鬼藏在平凡日常的細節里,餐飲就是個步步為營的勤行,尤其在如今白熱化的競爭里各位餐營者們尤其不能懈怠,稍不留神可能就是天崩地裂。
最近聽說俏江南又要易主了,這次它會起死回生嗎?當一個品牌屢屢被爆負面新聞“元氣大傷”,想要重振旗鼓的成本比做新品牌更高。
因為從心理學角度理解:最初的信任是白白得來的,一旦這種信任被破壞,再要重新建立信任要比以往花跟多的精力和時間——就如同一次問銀行騙貸以后就再難貸款是一個道理。
唯有守護品牌不讓其受傷,因為這世代從來只聞新人笑,哪里聞得舊人哭。
點下圖看往期精選文章
▼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4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