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職業餐飲網 大魚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快餐連鎖是什么?不是我們所熟知的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而是以三明治起家的賽百味。
然而,這個曾經的快餐巨頭,這兩年來正爆發大范圍持續關店潮:
2016年,賽百味在美國關閉359家門店;
今年,這個數字是909家,幾乎是去年的三倍,還有超百家賽百味門店處于倒閉邊緣。
跌下神壇的賽百味,比任何時候都值得反思。
1
市場瞬息萬變,健康非獨特賣點
當SUBWAY的競爭對手只有M記、上校爺爺的時候,SUBWAY肯定是相對健康的。但幾十年過去了,SUBWAY的對手已經不僅僅是麥當勞和肯德基,還有更多主打健康和新鮮的快餐品牌在不斷地壯大,沖擊著SUBWAY的市場。
而且,為了增加效率和加強管理,賽百味有專門的采購商配送貨物到店,但這些商品的交付每周進行一次,到周末時,蔬菜已經不再新鮮,生菜的口感更是像“碎紙”一樣。其他定位與賽百味類似的休閑快餐品牌早已打出使用當季蔬菜,無添加劑,非油炸等健康賣點。
2
復雜的點餐流程,逼瘋顧客
50年如一日的“三明治”可不是什么工匠精神,而是跟不上時代的變化。顧客對于產品的需求、服務的需求都在升級,而SUBWAY就像看不見一樣,沒有任何改變。
以其麻煩的點餐流程為例,在最初的時候,這個流程確實很有新鮮感,但時間久了,過于麻煩和冗長的流程是會讓人厭煩的。現代人生活節奏快,誰還愿意花費那么多時間用在點餐上?
(點個餐要“過五關,斬六醬”)
3
萬年不變的單品,便宜也不再是殺手锏
其“萬”年不變的產品更是顧客普遍的槽點。以單品闖天下的模式雖然沒什么問題,但是這個單品一定是要順應時代不斷變化的。
賽百味不思進取的同時,它的競爭對手正在積極求生。
比如三明治連鎖店Arby’s會在菜單里加上希臘傳統卷餅等新菜式;
另一家三明治連鎖Jersey Mike’s會在門店里放置一臺切肉機,給顧客提供現切肉類而非早已準備好的肉片,來強調手工現做和高級感,并讓服務員穿上藍色圍裙,店里也裝飾上沖浪板等,讓消費體驗更加豐富。
五美元一個的三明治,早已不是物超所值的代表。
4
加盟商條件參差不齊,5家供應商供應4萬家門店
為了大力擴張,賽百味對于加盟門檻的設置非常的低。低門檻,意味著加盟商的條件也是參差不齊的。
在賽百味的加盟商中有眾多缺乏餐飲經驗的年輕人,而賽百味又沒有提供持續的培訓服務,導致這些沒有經驗的加盟商無法很好的經營一家店鋪。
除此之外,賽百味的供應鏈問題也比較嚴重,全球只有5家供應商,卻要負責1100個國家及地區的4萬多家門店的供應。
5
不同地區沒有及時“本土化”
SUBWAY在全球擴張的時候并沒有根據不同國情及時調整產品線和經營模式。而麥當勞在“全球本土化”上面就是一個很好的正面案例。
除了10個左右的“核心菜單餐品”,像是芝士漢堡、巨無霸等等,還會根據所在國家,研究能夠迎合當地顧客口味和喜好的專屬餐品。
6
口味本身無法適應就無法適應中國市場
曾有一篇文章“入華22 年,為什么賽百味還是沒能讓中國人愛上三明治?”就曾質疑過SUBWAY,事實的確如此。
賽百味是非常西化的食物,再怎么變通,也絕不可能出現豆腐米飯。
而且賽百味制作的三明治里有大量蔬菜,要求面包一定要放冷才能做三明治,否則熱面包會影響蔬菜的口感。
而中國人習慣吃熱的食物,到了冬天完全不能接受。
此外,賽百味的口味偏淡,對于嗜辣的人,賽百味沒有針對不同口味做任何定制的三明治。相比之下,麥當勞、肯德基就針對中國開發了大量的產品,而且針對中國人口味偏咸的特性做了一些優化,提供了體驗更高的產品。
7
產品升級效率每每“慢半拍”
如果賽百味的產品出新速度用“分”形容,那么它的競品麥肯則以“毫秒”計量,你還在糾結三明治2.0如何升級,這邊肯德基十三鮮小龍蝦漢堡以49元的套餐價格早已打入消費者內部。
(2017年12月29日肯德基上海門店推出的小龍蝦烤雞堡)
8
沒有對客群進行細分
大龍焱火鍋創始人柳鷙曾分享過一個心得,人均70、80的火鍋近年開始“高舉高打”,環境、裝修、擺盤已經從競爭力變成一種標配,這一市場變化,打破了高端火鍋消費的品牌固有壁壘,環境不再是壁壘,“所以我們從客群細分上開始著力,給客戶進行了年齡分層,給每家門店配上了可以對外開放的母嬰室,讓服務更加人性。”
精耕細作是趨勢,但賽百味的方向依舊模糊,對于客群的細分掌握,尤其是中國市場,看起來沒有任何成效。
小結:
眼看著坐擁全球門店數量之最的賽百味銷量慘遭滑鐵盧,領導層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在蟄伏近20 年后,他們終于進行了一些改變嘗試。
比如升級門店內部,改變logo,配備自助點餐機等,但影響目前來看甚微。究其原因,SUBWAY的調頭還是在外圍操刀,并未觸及根本。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在高迭代率的餐飲“河流”中,“變”與“不變”,如何變,對于餐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選擇,而一旦選擇失誤,可能積重難返。變有風險,當過盡千帆,留下的一定是適應潮流的。
點下圖看往期精選文章
▼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5330.html